专家:新能源汽车推广是道路交通实现碳中和最有力的措施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2-05-25 21:18
来源:澎湃新闻

5月22日,在“迈向碳中和:中国道路交通领域中长期减排战略”线上研讨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总监薛露露在介绍其项目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措施是道路交通实现碳中和的最有力的措施。

“在现有政策情景下,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有望在2030年达峰。如果采取积极的结构优化措施,达峰时间有望提前到2025年、2026年,不仅达峰时间提前,达峰的峰值有可能更低。” 薛露露指出,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即便到了2060年,温室气体减排也或将会比现在水平低一半,如果采取更为积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措施,在深度电动化情景和深度减排情景下,到2060年,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接近于零,即在不采取碳汇的基础上实现道路交通的碳中和。所以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推广措施是道路交通实现碳中和的最有力的措施。

薛露露表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措施能够支撑50%的减排潜力,意味着剩下50%减排建立需要制定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才能实现。

交通运输行业的减排成本高,根据薛露露团队的测算,不同情景,2020-2060之间的累计所需要的低碳投资在39万亿到83万亿人民币之间,并且呈现出早期低碳投资上升的趋势,到2035年左右达到拐点,之后低碳投资逐渐下降。

不过研究也显示,道路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的措施,除了能够减少温室气体以外,也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对于同样的投资得到的环境效率是双重的,既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环境效益,也包括空气污染物减排的效益。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完善的高铁网络,最繁忙的港口,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交通体系也在为各个城市、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贡献着力量。现在中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又肩负起一个新的重要的使命,就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巴黎协定》全球2度温控目标的实现。

根据2022年4月IPCC发布的第六次报告,2019年全球交通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次于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农林土部门是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占全行业的大概是15%。然而,由于减排成本高,交通运输部门是“难减排”的部门之一,根据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交通部门未来的排放下降趋势可能会比全行业的平均下降趋势要缓慢,由于减排难实现1.5度的温控目标,全球交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只比2020年排放要低43%。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表示,根据生态环境部门2018年的数据,虽然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很迅速,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等15个大城市的PM2.5的源解析工作的结果显示,当地的排放源中,移动源对于PM2.5的污染浓度的贡献是13-52.1%。这些机动车保有量的数据、公共出行、污染占比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有别于其他的国家,我们有条件通过较小的成本的投入,实现交通运输部门中长期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朱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