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破千万,疫情下的毕业季如何应对就业难?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2-05-25 18:43
来源:澎湃新闻

即将从中部地区某所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的何源泉,工作的事近期终于有了着落。

何源泉庆幸自己去年下半年做出决策,去报班参加了计算机编程语言培训。但他还顾不上高兴,一是因为他自知近半年培训学会的软件开发知识技能有限,满脑子里想的是如何顺利度过3个月的试用期;二是今年就业难,同学中还有不少人仍在找工作,他总担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会“溜走”。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此前介绍,我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加之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和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当下,就业不仅牵动着高校毕业生的神经,而且已成为一个从高校到国家层面都十分重视、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名普通本科毕业生的“曲线”求职之路

“就业难”并不是什么新词,近年来几乎每个毕业季都会被提及。但透过学校老师和辅导员发布的各种通知,何源泉感觉今年“就业难”问题似乎更突出。

何源泉庆幸自己去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告诉澎湃新闻,他大学就读于中部地区一所普通高校的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是他自己选的,但进大学前他并不真正清楚自动化专业到底要学什么,就业方向如何。

一路读下来,何源泉发现,所学专业的内容更多偏向硬件,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因此,他并没有想过要考研深造。

去年9月进入大四后,他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了。在和已工作的学长聊天中,他得知本校前几届同专业的毕业生有些去了工厂,工作累、工资低。还有人因此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培训转行做程序员了。

想到自己对当程序员有些兴趣,何源泉有了通过编程培训转行的想法。经过与父母和学校老师沟通,去年11月前,何源泉终于选定一家培训班,开始了编程学习。

“培训课程安排比较紧凑,白天上课、晚上自习,学习压力比较大,有人下晚自习后还会自学到凌晨。”何源泉说,遇到跟不上老师节奏时,他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但想到培训班中还有不少人是毕业后裸辞“回炉”培训的,就咬牙坚持学了下来。

转眼到了今年春招季,培训课程也接近尾声,何源泉终于和他的大学同学们一样,投身求职浪潮。

“由于培训机构需要靠学员就业率来为招生树立好口碑,所以培训机构的老师会积极指导我们写简历,模拟面试,提升我们求职面试的技巧。”何源泉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企业招聘都是先进行线上面试,他有时会把面试过程进行录屏,事后请培训机构的老师提改进意见。

事实上,转行去当程序员也并非一件易事。何源泉在求职中发现,“大厂”偏好招名校毕业生,中小企业偏好招有工作经验的人,他这样的“双非”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处境比较难,简历挂到网上很少有HR去点开看。

为了简历能被招聘方看见,何源泉后来听从培训机构老师建议,在简历中标记了“一年工作经验”,等到获得面试机会后,先争取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再说明自己是应届毕业生,但是有一年的实习经验,能胜任应聘的岗位。

四五月份,何源泉在各招聘平台海投的简历很多都石沉大海了。直到近日,他才获得一份来自东部地区某城市一家中小企业的后端开发岗位录用通知,月薪8000元,试用期三个月。

多重压力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确定工作后,何源泉回了趟学校。他发现,目前还有不少同学的工作没定下来。除了有一部分人在准备考研“二战”外,还有些人一边在为各种招聘考试做准备,一边忙着海投简历,参加面试。

“有个之前没有好好参加过实习的同学,现在连一些实习机会也在积极争取。”何源泉在听了一些同学讲述求职经历后,再次感受到,今年找工作难,没有工作经验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更难。

事实上,综合各方信息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确实较严峻。

去年12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谈到,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加之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71,降至疫情暴发以来最低点,明显低于全国1.56水平。与 2021年一季度(1.34)和四季度(0.88)相比,本季度景气指数同环比均下降。从环比变动来看,招聘需求人数下降 6%,求职申请人数上升16%,CIER 指数环比下降0.17;从同比变动来看,招聘需求人数下降8%,求职申请人数上升75%,使得CIER指数出现同比下降0.63。

报告称,分行业来看,受“互联网大厂裁员”和“双减政策”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较为青睐的互联网与教培行业等招聘需求缩减。尽管通信/电信、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景气较好,但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填补目前较大的需求缺口。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招聘需求和求职供给的体量仍相对较大,但由于求职供给人数较多,使得CIER 指数仍较低。分企业来看,小微企业招聘需求受到较大冲击,大型企业需求也在缩紧,毕业生追求稳定就业心态迫切,国有企业就业“内卷化”加剧。

澎湃新闻还注意到,近期受疫情影响,多地的一些大型招聘考试延期。如5月19日,四川发布公告,原定于5月29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全省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共科目笔试将延期至6月19日举行;原定于5月28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省属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将延期至6月18日举行。

5月13日,江西发布公告,原定于5月21日组织开展的2022年江西部分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统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延期;原定4月9日举行的江西省2022年中小学及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推迟6月25日。在此之前,江西省还推迟了原定于5月21日组织的全省2022年度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5月24日明确该项笔试将于7月9日在南昌举行。

早在今年3月,天津、内蒙古、陕西、黑龙江、甘肃、浙江、吉林、河南等多地发布公告,或推迟招考公务员笔试或面试时间,或推迟选调生笔试时间。

有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这些招聘考试受疫情影响延期,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部分毕业生求职“战线”,并可能增大他们落实就业时间的不确定性。

政策先行,多举措扫除障碍促就业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期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将扩大企业就业规模,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

教育部也正在多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在今年3—8月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每所新建高校书记(校长、院长)正职共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校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

5月9日,教育部启动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专场招聘和供需对接等活动。同期,教育部将陆续推出系列“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5月-8月,教育部还将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与有关部门、各地高校集中开展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专项行动。

近期,不少地方也推出了很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如:3月1日起,北京多部门联合举办“2022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预计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50余场,3000余家用人单位将提供就业岗位约10万个。北京还提出,要为毕业年级学生修满学分创造条件;引导未返京毕业生就地就近择业就业;落实好“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做好各类选调生、乡村振兴协理员、社区工作者等招录工作;并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及创业成果认定办法,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从5月份开始,北京市教委将适时调研、检查各高校工作落实情况,每月通报就业工作进展,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高校进行约谈。

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开拓政策性岗位空间,如: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规模,深入实施特岗教师、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提高毕业生入伍比例,支持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同时,设立1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把保障大学生创业作为重点;出台减税降费、加强融资支持等惠企纾困政策,对吸纳毕业生的企业给予补贴。

高校“访企拓岗”与“全链条”服务毕业生两手抓

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需要给毕业生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作为毕业生“出口”单位,当前各地高校正在加大“访企拓岗”力度。

5月20日,福建省教育厅消息称,近日该省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们纷纷深入一线用人单位,挖掘岗位资源,推动用人、育才精准匹配,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今年4月,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分别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与40余家企业代表交流座谈,开拓就业岗位500余个;集美大学书记、校长分别带队走访重点用人单位80余家,共为毕业生征集就业岗位3800余个;三明学院校领导带头访企拓岗,截至目前已走访对接用人单位135家。

近日,安徽皖西学院要求,当前到6月20日,作为就业工作数量提升月,各学院要向学生精准推送各类就业信息,确保就业率不低于80%;包保责任人(专业教师)要面向校友企业、规上企业、小微企业广泛发送线上招聘邀请函;第一责任人(党政主要负责人)待疫情结束后,要率队外出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不少于3个(省外1个),并邀请各类招聘方组团进校招聘。

天津美术学院日前发布倡议书,面向全校教职工及广大校友征集2022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并表示推荐一条经核实的有效就业信息,即可获得精美天美文创产品及纪念证书一份。

一些高校负责人还与时俱进,“直播带岗”,为自己的毕业生推介岗位。据《中国教育报》近日报道,今年河南高校毕业生达81.7万人,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1/13。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日前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黄荣杰“直播带岗”,向企业“推销”本校毕业生。当天相关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200多名毕业生现场匹配到了适合的岗位。该报道还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河南高校“直播带岗”已从过去的点式探索,发展为现在多数学校的自觉行动。

“访企拓岗”之外,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近期很多高校还推出了答疑解惑、简历修改、面试辅导、公考培训等几乎覆盖毕业生就业“全链条”的服务举措。

如北京大学近期开展活动,为毕业生讲解线上求职应聘核心技巧,并提供简历提升指导、简历修改等服务。中央财经大学计划5-6月开展线上系列招聘活动,并启动“职业发展季”系列活动,提供行企职导航、简历和面试辅导、公考培训、升学规划、基层就业和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相关的服务与内容分享等。中国人民大学则安排了“2022届赴基层就业毕业生训练营”系列、“RUC求职工作坊”系列、“行业大咖Show”系列等多个系列的线上服务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线上求职训练营等活动,提供简历辅导、线上模拟面试、应聘技巧分享等就业服务。另外,针对应届生签约手续办理,往届生报到证办理,户口、档案迁出等就业手续办理事项,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开通了“云办理”通道。

疫情之下,北京要求在京各高校严格校园封闭管理。为便利毕业生“云求职”,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还专门为毕业生准备了面试间。面试间内大多带智慧面试屏幕、专业补光灯、辅机位支架等设施设备,以便将毕业生在面试中呈现出最佳风貌、状态。

(应受访者要求,何源泉为化名)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