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给年轻人提建议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澎湃特约评论员 江城
2022-05-25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前几天,“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上了热搜,原因在于部分建议过于空泛,甚至前后矛盾。有媒体梳理了最常上热搜的“专家建议”,试图总结专家建议的特点,都建议了哪些,人们又喜欢哪些、反感哪些。

从梳理的情况看,个人生活是专家建议的热点区域。比如建议“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晚饭只吃7分饱”“普通人不必焦虑”“不要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等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专家爱聚焦的领域,恰恰是年轻人意见反弹的重灾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情绪,相当程度就是冲这些来的。

就拿买房来说,一边有人说“不要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一边也有人说“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到底听谁的?十年前听专家的话没有咬咬牙凑首付买房的,后面肠子都毁青了吧。

还有些已经谈不上严肃的建议,更像是唠叨。这些是常识,也是大道理,人人都懂,只不过现实不允许。年轻人未见得就不想早睡早起,不想每天遛弯上下班,不想自己独立买房,但这是“建议”能解决的吗?

说白了,这些建议有点低估了公众的认知,没把年轻人当作理性人。每个努力生活的年轻人,当然都有自己的生活策略,会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生活方式,哪会连吃饭穿衣还需要循循善诱呢?

人们期待的专家建议,是站在公共立场上发声,为公共政策提供可行的思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生活指导”。把一些社会议题降格成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有点避重就轻的意思。解决问题,不可能靠年轻人自己努力就行了。

顺着这个判断标准,其实也能看到一些优质的建议,获得了不少的共鸣。比如有专家建议“儿童5岁起就需要性教育”“初中生免费接种HPV疫苗”等,就引发了公众严肃的讨论。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建议有成为公共政策的价值。人们细致地分析建议的可行性,拆解其中的成本收益,最终很有可能形成一些共识。这就比年轻人多喝热水之类的靠谱多了,前者引导社会怎么做,后者教育年轻人怎么做,层次、格局的差别显而易见。

年轻人对专家建议不买账,也说明去在中心化的互联网生态里,没有人可以单纯凭借一个头衔,自动地成为意见权威。专家的建议是不是靠谱、有没有可行性,都会被放到公共舆论审视一番,难免会有不一样的反响。

当然,也不希望这一波关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讨论,推导出一种反智的倾向,让人们不再信任任何专家的建议,这是反科学和反理性的。专业视角终究会提供不同于一般人感性认知的思路,社会舆论也需要专业知识与民意的互动,不断提升理性的水位。

大家并不要求专家一定要绝对正确,这不太现实。关键是专家不能使用一种“中止讨论式”的话语结构,比如把严肃的社会问题简化成年轻人的个人问题,这就让讨论失去了公共价值。

总之,社会依然需要专家建议,尤其需要有价值的专家建议。各领域的专家如果能不断提升公共发声的质量,提出更多有益的建议,形成有启发性的舆论互动,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