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17-10-12 20:31
来源:澎湃新闻

2017年7月13日,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0月11日,上海市印发《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上海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的功能定位、实施路径,尤其是聚焦六大专项行动,提出了60项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

根据上述《行动方案》,上海要建设的桥头堡,是服务全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走进来”的桥头堡,要坚持以内外联动的大视野,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对接,推动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格局。

装备制造“走出去”与产能合作,是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在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特种设备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深化跨境经贸合作区发展,发挥重点企业龙头作用,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地区)在园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合作共享。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了解到,过去三年,上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施投资项目246个,实际投资额45.9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6倍,承接重大工程3019个,累计合同额217亿美元,年均增长9.4%,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突破5000亿元,已占全市1/5左右。今年1-8月,上海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4295亿元,增长21.0%,增速领先全市近5个百分点。

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为例,近年来,除了在国内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之外,上海电气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按照集团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本着“重技术、轻资产”原则,推进市场、资本及产能走出去。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干锦对澎湃新闻介绍称,多年来,上海电气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拉克、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国家承接工程合同金额约28亿美元。2016年,该集团海外业务收入逾139亿元人民币,包括了境外投资企业收入、海外工程收入、出口业务收入,占集团业务收入约14%。

上海电气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布局,主要分为三类。其中之一,是收购境外企业,包括集生产制造、研发于一体的综合装备制造类企业以及设计、研发为主的研发中心、设计团队。

“我们的出发点,一是希望通过收购境外高技术企业,使国内技术能与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尽快接轨。通过收购,先进技术溢出到国内,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收购境外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熟悉国外运作模式。”陈干锦称,上海电气近年来收购的境外企业,均是工业领域的高技术企业,且在全球同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这种“溢出”效应,在上海电气燃气轮机业务的境外收购案上,有着充分体现。

2014年,上海电气以4亿欧元竞得欧洲老牌燃气轮机制造商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40%股权。同年,上海电气与安萨尔多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经过大规模培训,上海电气初步掌握了具有国际水平的E级、F级燃气轮机技术,同时已具备与安萨尔多开展联合研发项目的能力。下一步,双方将联合开发H级燃气轮机技术。

据陈干锦介绍,合资公司成立以来,已取得了33台燃机订单及8台燃机长协服务订单。2016年,上海电气-安萨尔多的新订单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四。

类似的案例,还有上海电气旗下集优股份(2345.hk)于2014年以1.93亿欧元整体收购荷兰内德史罗夫紧固件有限公司,后者是全球最大紧固件及冷锻组件供应商之一。2016年度,内德史罗夫公司贡献收入6.27亿欧元,实现利润5370万欧元。

除了收购境外企业之外,上海电气的“一带一路”布局还包括海外工程项目和海外投资建设工厂。近年来,上海电气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拉克、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国家承接的电站、输配电工程合同金额约28亿美元。

陈干锦称,上海电气实施“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产业布局,已试水海外建厂,把产能转移到成本更低或离目标市场更近的地方。例如,集团旗下海立股份(600619.sh)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投资7180万美元建立了海立压缩机工厂,年产能200万台,拓展了印度市场。在转移产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