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海,建筑可阅读”线上讲座:大师解读上海传承与更新

澎湃新闻记者 鲁怡
2022-05-19 22:47
来源:澎湃新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石头的史书。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建筑是一张名片,是一席承载着魅力与荣耀的流动盛宴。

自开埠以来,上海在近180年的城市建设中,留下了珍贵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遗产。为了发挥社团组织的专业力量,向全社会普及建筑美学和建筑知识,5月18日起,由上海市科技协会指导、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的“我爱上海,建筑可阅读——历史·人文·美学·技术”系列线上讲座正式开讲。活动以1949年为界,分为优秀现当代建筑和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两个系列,将邀请建筑师、工程师、文化界名人和长期从事建筑科普的科技工作者,共同讲述建筑背后的建筑专业知识与人文故事。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表示:“社会组织既是行业的‘智库’,也是科技知识的‘集散点’。上海市建筑学会致力于行业科技成果积累和普及每年举办150余场活动,希望藉由‘我爱上海,建筑可阅读’活动,贡献一份专业力量,传播上海建筑文化、提升全民建筑美学,与大家携手共建美丽上海。”

5月18日,系列线上讲座第一期优秀现当代建筑专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总建筑师郭建祥担任演讲嘉宾。5月20日,将推出“优秀历史建筑”专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培元担任演讲嘉宾。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

汪孝安:在上海文化的背景下阅读上海建筑

汪孝安的演讲主题为《上海城市印象》,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城市因为有了故事而精彩,刻在城市每一个角落的过往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格调。他援引建筑历史学家罗小未在《上海建筑指南》一书中的观点,阐释上海建筑风格与上海文化的关系,上海建筑风格既多样也兼容,这种特点来自上海文化是一种复合的多元文化,作为一个水路发达的沿海城市,这种复合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入侵之前。基于此,汪孝安将“上海历史的整体印象”作为演讲的第一部分,上海是一个工商口岸的城市、中国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是一座移民城市,是中国房地产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是一个相融性、包容性很高的城市,并一度是一座文化中心城市——这些特质,造就了上海独特的城市底蕴及建筑风貌。

演讲的第二部分,汪孝安分享了有关建筑与建筑师的历史。他表示,建筑技术或许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最早开发的技术之一,建筑文化是与每个人最贴近的文化之一。上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建筑师行业,1910年,上海拥有外籍建筑设计机构14家,1927年成立上海建筑师学会,包括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华盖建筑事务所等中国建筑设计机构不断发展,打造了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中国银行大楼等屹立为城市符号的优秀作品。

在第三部分“城市发展脉络的启示”中,汪孝安展示了1918年、1937年、1960年的上海地图,一百多年来,上海区域面积扩大了约十倍,城市空间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上海用地容量、高度变化显著,1980年,上海没有一幢建筑高度超过100米,而今天已有超过3万幢高层建筑,超过1500幢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步入存量时代,上海城市更新面临优秀新当代建筑保护管理新课题,汪孝安认为,很多历史保护建筑都是解放前的,实际上1949年也有很多优秀建筑应该被予以保护,包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有40多年的历史,很多建筑面临更新,他逐一列举了上海商城、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上海影城、上海大剧院等承载城市功能、见证城市历史的优秀现当代建筑,梳理建筑的价值,强调对此类建筑的保护、激活应予以重视。

在演讲的第四部分,汪孝安列举了城市更新的政策与对策,短时间的高密度开发,所造成对城市问题值得反思,在他看来,经过过去30多年的发展建设,上海面临诸多重要变化与问题:一是面对居住空间需求对多元化,住宅设计应如何进行灵活性应对;二是城市工作模式的变革,大城市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三是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影响,商业建筑如何面对新的市场模式;四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如何探索中国式养老建筑的发展模式;五是城市城际交通模式改变,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空间利用综合开发是全新课题;六是生产模式的变化,如何寻求高新技术园区业态集聚的新模式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七是文化经济政策多元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化的交往空间场所提出多样化的使用要求,如何再利用举办大型世界性盛会的设施;八是历史建筑和既有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九是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十是大型复杂综合体建造的趋势。

汪孝安表示,关于第七个问题,上海世博会已经交了一个很好的答卷,世博园区的选址对于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5.28平方公里270多家企业及众多居民搬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后世博时代黄浦滨江、徐汇滨江的进一步开发,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成为市级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同时由于世博会召开,也带动了浦江两岸的开发——2017年黄浦江滨江45公里贯通,2018年启动“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空间建设工作。关于第十个问题,汪孝安提到优秀现当代建筑之一上海商城,作为1990年代建成的早期综合体,上海商城开创性采用的中庭设计,成为后来很多综合体的模版,集酒店、公寓、办公、商业于一体,交通排布于建筑内部,十几万方的体量、超过10的容积率,却未造成南京路的拥堵,这些都非常了不起。

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更新历经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0年,解决有无的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工业区改造加上旧区改造;第三阶段,提出了历史风貌保护观点。在汪孝安看来,上海特别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就是2007年正式出台《关于本市风貌保护街道(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有64条道路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整体保护,即道路红线永不拓宽,而且街道两侧建筑风格尺度也要保持历史的原貌。

演讲最后,汪孝安分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除了世博会的案例外,他特别提出上海郊区村落的更新,建议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城市消费者与农业生产者可直接沟通,为获取绿色农产品、体验农业休闲生活提供新渠道,建立起城乡之间的互动机制。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总建筑师郭建祥

郭建祥:传承与提升,虹桥T1航站楼改造

郭建祥以《传承与提升——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设计》为主题,透过一个具体案例折射城市100年来的发展变迁。

阅读一座机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郭建祥表示,虹桥机场是上海一个浓缩的舞台、几代人的共同记忆,T1航站楼自1960年代建成以来已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它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2021年,“百年门户 世界枢纽”上海机场建场100周年主题展在虹桥举行,1921年竣工的虹桥机场经历了1932年“一二八”事件、1937年虹桥机场事件,后一个事件成为淞沪会战的导火索,成为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标志;1963年,周恩来总理到虹桥机场视察,昔日民族历史的见证者扩建为国际航线民用机场,在改革开放前担当国家外交的大舞台,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级的交通枢纽。

从当年的一条土质跑道开始,虹桥机场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经历多次扩建改造,其中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国经济交流的发展,共启动3次扩建工程:1984年开始了对1960年代建设的A楼进行扩建,第一次引入当代航站楼功能概念,设计和施工均由日本大林株式会社承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东院”)作为国内合作方共同完成设计;1988年在原候机楼南侧新建国际候机楼,由华东院与NANO公司合作设计,满足年700万人次客流量需求;1990年代后,对此前的改扩建全面整合,形成了T1航站楼整体格局,成为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合理、旅客流程便捷的现代化航站楼,旅客量正式突破年1000万人次。

1999年浦东机场通航,上海正式进入双门户时代,作为世博会重要对基础设施建设之一,虹桥枢纽带动了虹桥西片区对发展,而作为上海机场起源,T1航站楼所在的东片区,迎来了更新的机遇——2013年,上海市政府对《虹桥商务机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批复,明确机场东片区作为虹桥商务区重要组成部分,紧密依托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紧密依托T1航站楼,建设成上海乃至全国的“现代航空服务示范区”。郭建祥领衔的华东院设计团队接过了这一历史使命,历时6年,原创设计虹桥机场T1航站楼更新及交通中心工程,将T1航站楼精心打造为“精品航站楼”,服务1000万年旅客量,航站楼面积13万平米,交通中心7万平。

在郭建祥看来,作为东片区的龙头项目,T1航站楼的更新具有3大特质——有机性、城市性、引领性。告别“大拆大建”时代,充分融合城市开发、生态绿色等各种因素,T1航站楼是中国民航建设进入有机更新阶段的一个缩影;航站楼作为城市门户,既彰显城市品位,又能有效激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经济活动;作为高科技的物质载体,航站楼内部功能的更新,大数据技术、无感刷脸等设备,势必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T1航站楼更新也面临如何保留、如何提升、如何保证不停航运营三大难题。由1960年代至1990年代不同时期建造的6个部分拼接形成的T1航站楼,每部分的建造标准、技术甚至楼层标高都不一样,需要经过现场的检测、多方面的研究论证,对于原有的建筑体系和消防统一研究,确定给出保留范围;在保留现有建筑基本格局条件下,建筑师要对功能、空间进行重新规划,提升品质,打造“精品航站楼”;改造期间航站楼的运营不能中断,建筑师要确保分步改造的两个阶段,改造方案都能为运营提供完整旅客流程。

郭建祥介绍,历经6年,最终T1航站楼形成了一体枢纽、脱胎换骨、融合设计、文脉延续、生态典范、金色机场6大特点。即以国际化理念打造一体枢纽;通过举高出发大厅、候机厅等解决原有室内空间较为低矮的问题,通过改造,内部空间6个不同时代打造的部分满足现代交通空间需求;对市政道路改造拓宽的同时,将108棵承载市民记忆的香樟树全部移植到交通中心的集中绿化区,将2层停车库全部设置为地下,腾挪出2万多平米的景观绿地,并将飞虹雕塑进行重构,使其成为航站区入口的重要景观节点,实现环境建筑一体设计;文脉延续包括对于虹桥枢纽内敛方正的造型逻辑的延续,对于老上海材料肌理的延续,融汇现代手法将不同时期的建筑统一在45度元素下进行演绎;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T1航站楼更新荣获2017绿色解决方案奖——既有建筑绿色解决方案奖,成为既有建筑更新中的生态改造典范;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带来无边界出行、大数据技术带来安检无感化,实现物理边界的消融和数字边界的重塑,成为未来机场建设的典范。荣获“金色机场”和“四型机场”称号。

郭建祥认为,历经百年,虹桥机场的生长过程是中国民航百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上海城市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融合过去与未来、技术与艺术、智慧与生态,在上海的城市更新进程中,T1航站楼改造是一次具有探索意义的实践。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