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丨工人党员李斌带团队创新,培养大批技术骨干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7-10-15 18:00
来源:澎湃新闻

李斌在工作中。  本文图片均为采访对象供图 

4次全国劳动模范、5次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一连串数不过来的荣誉,属于上海电气集团的工人党员李斌。

进厂37年,李斌从未离开过他热爱的一线岗位,从一名操作型工人成长为知识型、专家型、创新型工人。他为人谦和,不大喜欢谈自己的荣誉,却深深记得自己1991年入党时宣誓的场景,“在党旗下宣了誓,就要一辈子对照着合格党员的要求去做。

坚守生产第一线37余年

“创新就是要在别人去想之前,我早想一步;奉献就是要在别人去干之前,我先干一步。”这是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李斌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进厂30多年始终坚守第一线,不断岗位创新、岗位奉献的真实写照。

1980年,20岁的李斌从技校毕业后进厂当了学徒,当时他的梦想非常朴实,就是“当一名有知识懂技能对企业有用的工人”,在他心中,无论多么普通的工作岗位,只要自己肯努力,同样能成才。

在进厂后的三年学徒期间,李斌跟着师傅学会了车、钳、刨、磨、铣全套操作技能,还在1982年报考了上海电视大学,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成为改革开放后厂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接触数控机床后,李斌就一头扎进数控的世界,很快成为“数控全能王”。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数控机床还很少,李斌和工友们去瑞士一家公司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当时有个外国工程师指着他们一个工人说:“你们中国人加工的合格零件,还不如我们的废品。”

这句话对李斌刺激很大。此前,他在电大脱产学习时曾申请入党,在瑞士时,又再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就是向党组织表决心,愿意学好这门技术,要为我们中国的技术工人争气。”

劳务培训,只能学习最简单的加工操作技术。李斌不甘心,他处处留心,白天除了操作机床,一有机会就跟在老外后面学习数控机床调试技术和编程。一到晚上,就整理白天看到和操作的调试资料,做笔记、测数据、画图纸、设计程序。

1991年12月15日,回国后的李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个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成为他的新追求。

37年来,李斌没离开过他热爱的一线岗位。每天早晨,他都穿着蓝色的、胸前印有“电气液压”字样的工作服,在自己熟悉的车间里兜几圈——问问生产情况,解答技术难题,这氛围令他舒坦。有时身体不舒服,他只要一踏进车间,一回到机床边,就如同服了一帖“特效药”,会立马集中心思、沉醉其中,什么疼痛都暂时不顾了。

他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开展岗位创新,共完成数控编程1600多个,工艺改进23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成功开发了5种类型、17台进口设备的加工功能;完成产品攻关57项;自制刀具替代进口,节约外汇20多万美元,为企业创造了2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作为创新的带头人,李斌还在产品质量攻关、产品技术攻关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成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从1993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起,李斌20年来5次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4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还先后获得了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十大杰出工人、中国机械工业技能大师、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又于2009年获“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模”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中的李斌(右二)。

一面旗帜带出一个创新团队

经过不间断学习和努力,李斌已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的典范,是技术工人创新的一面旗帜。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

“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更多人的积极性发挥,我们的企业才能走出低谷,才能兴旺。”他希望能够带动一个创新团队,凝聚更大的力量和智慧,作出更好的成绩。

2007年6月,上海电气、机电工会为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建立了“李斌数控技术工作室”,目的是培育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创新中碰到的难题。工作室有6名成员,主要是技术工艺人员和数控技师,由李斌领衔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创新中碰到的难题。

在李斌带领下,工作室在中国液压气动领域屡获创新突破,全面开发了技术含量高的6系列定量马达和6系列、7系列、8系列以及11系列的变量泵、变量马达。

2009年2月,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又成立了“李斌技术中心”,这是全国唯一以著名劳模命名的技术中心。公司还成立了“李斌技术中心”试制车间,作为“李斌技术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

公司确保李斌技术中心及其所属的中试车间的人、财、物投入,即李斌所需要的人,李斌创新团队开展研发、工艺攻关所需要的设备、费用都会予以保证。中试车间负责全新产品开发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攻关项目的实施,关键技术质量突破和验证等工作,为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作好充分和必要的前期工作。它的建立,也为李斌团队从技能型工人向创新型工人转变创造了条件。

工作室、技术中心、试制车间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以李斌为旗帜的创新大团队。

李斌创新团队形成后,全面开发了技术含量更高的A6V、A7V、A8V、A11V全系列的变量泵、变量马达和与之相配套的液压系统集成,以及风力发电机配套产品,共55项,相当于企业此前五年的5倍;组织攻关30余项,其中对柱塞环的质量攻关的成功,使产品从强度、精度、耐磨性、装配复原性等技术指标上,完全达到德国进口部件的技术性能,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企业二十多年来的梦想与追求。

“李斌数控技术工作室”先后申报了40项技术专利,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在2011年初被上海总工会授予上海市“首席技师工作室”001号,之后相继被认定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而“李斌技术中心”经过认定,成为了市级技术中心。

“我个人能获得这么多荣誉,是企业培养的结果,做人必须要有良心。”李斌说,企业培养了他,他为企业出力,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人党员,不仅自身要过硬,还要在打造创新型团队中发挥模范作用,为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一批人,带动一大片。”在李斌的心中,这同样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