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摇滚莫扎特,“德扎”和“法扎”有啥不同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9-29 15:31
来源:澎湃新闻

“德扎”走了,“法扎”来了。

上海文化广场前脚送走了德语音乐剧《莫扎特》,后脚又迎来了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两部音乐剧同样讲述了莫扎特的艺术人生,同样把他打造成“摇滚巨星”式的人物,然而风格大相径庭,前者冷峻沉重,后者更显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2018年1月,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将在文化广场连演24场。日前,在剧中饰演莫扎特的米开朗基罗·勒孔特、饰演莫扎特之父的洛朗·班也特来上海,为演出造势。

自2009年9月在巴黎体育馆首演,《摇滚莫扎特》即在音乐剧圈引发轰动,万千乐迷为之疯狂。

音乐剧从莫扎特17岁开始讲起,直至他35岁英年早逝,再现了脱离神童光环后的莫扎特闯荡音乐界时面临的机遇、诱惑、嫉妒和重重艰难。

听到莫扎特的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音乐,管弦乐队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演奏,观众穿着正式,在台下正襟危坐地欣赏。然而这部剧却让人误以为到了明星演唱会现场,处处是燃点。

剧中的莫扎特身穿红黑蕾丝西服,眼化朋克风烟熏妆,华服下掩藏着一颗现代人的灵魂,犹如一位摇滚巨星。莫扎特生在古典时代,这部剧的曲风却偏流行摇滚,用躁动的音乐来讲一位古典天才作曲家,却并不让观众感觉违和。

扮演莫扎特的米开朗基罗,被中国粉丝亲称为“小米”。

小米是名副其实的意大利人,在法国和比利时打拼时,他拍过电视剧、做过编曲,都没什么太大成就,但自从演了这部剧,他的知名度和曝光率直线上升。

相比德扎,法扎塑造了一个更鲜活的莫扎特。他比德扎更桀骜自信,鲜少自我怀疑。小米塑造的满场乱飞、青春活泼的形象,也更符合莫扎特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

演莫扎特时,小米已经35岁了。一个有趣的巧合是,莫扎特在12月5日去世,小米的生日恰好也是同一天。莫扎特的生命停在了35岁,小米却在35岁接演莫扎特后,音乐事业攀上新高峰。

凭借《摇滚莫扎特》,小米获得了有“法国格莱美”之称的法国广播音乐青年奖(NRJ Music Awards)的三个奖项。这张钻石专辑卖出了56万多张,单曲《Tatoue-moi》(纹我)更是在2009年法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位居第一。

莫扎特之外,这部音乐剧还有两个重要主角,一个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另一个是与莫扎特同时代的作曲家萨列里——作为莫扎特的竞争者,萨列里既仰慕莫扎特的才华,又因嫉妒而疯狂。

在韩国巡演版《摇滚莫扎特》中,洛朗·班曾因出演萨列里大红,然而在上海,他却将改演莫扎特之父。

以前是演竞争对手,这次改演父亲,难度大吗?“我的本职工作是演员,无论是演萨列里还是利奥波德都是角色塑造,有些挑战是一定会面临的。”洛朗·班笑说,他从没有想过小米开口叫自己爸爸的场景,直到现在还是一点小别扭。

如何用一句话评价小米?“小米并不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人。大家都知道小飞侠彼得·潘吧,我一直觉得小飞侠会在世界上寻找与他灵魂契合的主人,他的上一个主人是迈克尔·杰克逊,后来MJ过世了,彼得·潘一直找一直找,最后找到了小米。”洛朗·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