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同侪学习”:好的学习共同体能帮助实现个性发展

“自招小黑板”微信公众号
2017-09-29 09:28

同侪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研讨会现场。

“同侪”,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即同辈,是同伴、同志、同类等这一类人的代称。“同侪学习”,即同辈聚集在一起讨论学术、共同进步的过程。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同侪学习”能够更加全面地涵盖学生能力,训练考察更系统,避免因为视野有限等原因遇到学习的“高原现象”,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发展。目前,这种学习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9月28日,“同侪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研讨会于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包括原市教委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在内的诸多教育专家就“同侪学习系列活动-整本书阅读”及其具体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聂剑平老师对“同侪学习”这一概念发表了深度见解。

浦东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聂剑平老师对“同侪学习”这一概念发表了深度见解。他认为,好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是基于自己的个性发展需求共同主动组建的、不应该被人为地局限于规定的时空里。而同侪学习,就是一种好的学习共同体。这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诸多边际,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专家们表示赞同,并在讨论中得出,“同侪”应该是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诉求、知识水平可以有差异,能够在共同学习中实现成长的人。

步根海老师对“同侪学习”的意义补充道。

原市教委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对“同侪学习”的意义补充道:“同侪学习”更侧重于“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身通过实践巩固拓展,更能体现学生自主选择的意志。“同侪”是由个体的个性本身组合形成的,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侪学习”把学习的重点更多放在互相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协作学习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在步根海老师的引导下,专家们就“同侪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世界外国语学校学生处主任王娜娜老师介绍说,世界外国语学校设置的“阅读课”就很符合“整本书阅读”这个主题,授课老师规定主题后,学生自发阅读相关书籍并自主结合成小组进行读后交流、合作阅读笔记,最后由老师对小组进行评议。

《语文学习》主编何勇提出,“同侪学习”要从中观走向微观还是要课程化。由于“整本书阅读”在教材中已有体现,高中班课标也即将公布,因此已有不少老师在做这种尝试。

同时,建平实验中学校长李百艳也说到,推广“同侪学习”可以不要拘泥于概念。作为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细化主题、拓展平台,给到一个支点,让学生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做这件事。

虽说“同侪学习”早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及结果监控。专家们认为,“同侪学习”这一新的学习形式能够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给学生更大的助力以实现自我发展。

“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形式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此次与会专家有:

步根海 原市教委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

何勇 《语文学习》主编

金兵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

李百艳 建平实验中学校长

李德元 延安中学校长

李汉云 长宁教育学会会长

聂剑平 浦东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

魏新磊 上海市特级教师,长宁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

王白云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王娜娜 世界外国语学校学生处主任

王意如 华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主编、中文系教授

杨能浩 普教院附中副校长

张豪 上海江宁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朱青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 按拼音排列)

(原题为:《沪上教育专家齐聚,“同侪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