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成几何级增长的马拉松赛,是时候“放慢脚步”了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
2017-09-20 19:07
来源:澎湃新闻

2017北京马拉松比赛在上周日顺利举行。但完赛之后,不少跑友爆料,多个选手佩戴同一号码布蹭跑,其中三名男选手甚至佩戴D0198这个号码布合影,并公开发布。

“北马”组委会20日回应称,组委会将根据现场图片、录像等线索查证替跑(蹭跑)者身份,一经核实,将对其进行终身禁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全民健身的热情高涨,跑步成为广受欢迎的锻炼方式。与此同时,大量马拉松比赛遍地开花,好不热闹。仅2016年3月27日一天,就有郑州、成都、上海、南京、丽水等5场赛事同时举行。在马拉松热潮的“感召”下,那几位伪造参赛号码的仁兄想要凑个热闹,也不难理解。

可既然想要参赛,难道不能通过正规渠道报名?原来,要参加“北马”,需要符合一定条件。今年的北京马拉松共有3万人拿到参赛资格,而报名人数高达10万。不具备参赛资格,却还是混进跑步队伍,这就是所谓“蹭跑”行为。

“蹭跑”行为,侵占了正常报名参赛选手有限的赛事补给和资源,更是对马拉松精神的亵渎。跑步,究竟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还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这是“蹭跑”者应该反思的。

更值得追问的是,伪造号码的行为为何在事先没有被阻止?“北马”组委会今年推出了选手号码布完整覆盖荧光防伪技术,选手进入赛道时,需要荧光灯检验。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技术,可还是未能奏效。马拉松比赛赛程漫长,“蹭跑”者不从起点出发,而在沿途悄悄混入,主办方对此束手无策。

“北马”作为国内较为正规、专业的马拉松比赛,也无法堵上赛事组织上的漏洞,遑论各地的其他赛事了。可见,马拉松比赛在国内野蛮生长,但组织者的赛事运营和管理水平,显然未能匹配。

不够专业、严谨的赛事组织,还可能威胁到选手的生命安全。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事件,已多次发生,甚至还有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发现,倒地者的血型与报名信息不符。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各地马拉松赛事为了“提升影响力”,黑人运动员成了国内比赛中的标配。原因无非为了彰显国际化,拉外国运动员为自己贴金。时下,已有经纪人专门组织黑人参赛,只为赚取高额奖金。本为促进国人全民健身,如今却成了黑人运动员的淘金圣地,岂非咄咄怪事?

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从2010年的13场,到2015年的134场,再到2016年的200场,几乎是几何级增长。在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仍不达标,比赛中乱象丛生的情况下,国内马拉松赛需要的显然不是数字上的增长,而是彻底的整顿和清理。

“我们走的太快,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放慢脚步、整顿行囊,厘清前行的方向,才能让中国马拉松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