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青铜器综览》新书座谈会:林巳奈夫和他的青铜器研究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7-09-18 17:10
来源:澎湃新闻

9月15日,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林巳奈夫《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一卷中译本)新书座谈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出版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分享与林巳奈夫先生的交往经历,评述他对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卓著贡献。

座谈会现场

林巳奈夫教授(1925—2006)是日本学士院会员、著名中国青铜器研究专家。父亲是著名在野思想家、评论家林达夫先生。林巳奈夫在湘南中学第一高等学校文科毕业后,就读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以考古学为专业;接着就读于京都大学大学院;其后在平凡社工作,担任《世界大百科事典》编辑(其父任总编辑)。他于1957年被聘用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助手,其后任助教授、教授,1989年退休。

林巳奈夫主要从事中国出土文物的鉴定、审评、年代鉴别、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考古。他利用现代考古的类型学理论对铜器、玉器进行分析,并与甲骨、金文及中国古代文献相互参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颇为考古学、文字学、神话学、美术史学者所关注。代表著作有《中国先秦时代的马车》、《周礼考工记的车制》、《长沙出土战国帛书考》等,《神与兽的纹样学》、《刻在石头上的世界》等被翻译成中文。

《殷周青铜器综览》是林巳奈夫先生的权威著作之一,全书共三卷(四册),日文原版在1984年-1989年刊行,B4版共2169页,所收商周青铜器的器影有5271器(第一卷图版册收録3542器的器影,第三卷图版册收録1729器的器影)。2017年7月,《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一卷(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中译本(广濑薰雄、近藤晴香翻译,郭永秉润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卷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字部分,第一编属绪论性质,在对中国、日本和欧美有关著作的评述中,阐明自已的研究方法;第二编是对殷代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进行研究;下册为图版部分,根据上册所作殷周铜器类型学的系统研究,将从鼎、鬲、甗到乐器和杂器,共计五十多种3500余件铜器的图像,按照器类、年代和型式编号排列,实际是一部相当齐全的殷周青铜器的集成性图谱。

《殷周青铜器综览》书影

座谈会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主持,中心代表裘锡圭教授在开幕致辞中特别赞扬了译者广濑薰雄的工作,他认为林巳奈夫先生的《殷周青铜器综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语言的隔阂,中国学者使用较少。广濑薰雄的翻译认真负责,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文字更适合中国人阅读,让这本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裘锡圭发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丸道雄先生是林巳奈夫多年的好友与学术伙伴,他对《殷周青铜器综览》日文版的出版多有助力,也为此次中译本写了序文。由于身体原因,松丸道雄先生未能参加本次座谈会,他的发言由广濑薰雄代为宣读。评述林巳奈夫的学术视野时,松丸道雄说:“林巳奈夫的眼光惊人的广阔,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就不用说了,他还充分了解古典学和清代考据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这一辈的考古学者中,对历史方面如此了解的一个也没有,不仅日本,这样的学者在中国也不多。”

此外,他还回忆了他与林巳奈夫以及樋口隆康在台湾考察青铜器的经历。1974年3月到4月,他们三人在台湾待了四十几天,每天请台北故宫的人员从展厅拿出三到五件青铜器,轮流做记录,包括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被称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的重器。他们仔细观察了约九十件青铜器,详细记录了观察结果。“因为我们对某些器的某些部分有疑问,所以才不敢遽下结论,说‘真伪待考’云云。但在故宫亲眼看了许多原器后,我们抱有的疑问几乎全部都冰释了。”

与会的日本学者多与林巳奈夫先生有过深入交往,他们在回忆林先生工作情况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小细节——林先生的卡片。他的卡片整理得非常细致,编号明晰,为了写《殷周青铜器综览》,他做了几百个纸袋的卡片,这些卡片的编号都直接用作书中的图片编号,可见其做卡片的细致程度。

与会的中国学者大多与林巳奈夫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或者“几面之缘”。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世民先生早在1966年就与林先生相识。“尤其难忘的是,他曾提出一份谋求提供的考古文献清单,那是根据我们在《考古》杂志定期发表的《中国考古学论著目录索引》,开列在日本无法看到的一些论文的目录,主要发表于若干大学学报和地方刊物。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因为都是国内发行的刊物,一律不准对外提供。后来林先生再三压缩,最后恳切要求仅提供邹衡的《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一文(《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发表)。即便这样,我们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明,《北京大学学报》的要目曾逐期在《人民日报》刊布,并无保密内容,仍然未能得到批准。当年对外学术交流如此封闭,我们爱莫能助,林先生只好遗憾地作罢。这件事反映了林先生求知如渴的执着精神,也表明他专攻殷周铜器的起点甚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从判明殷周铜器的名称和用途入手,又高屋建瓴地关注殷周文化的考古学分期。他在1958年即已发表《殷文化的编年》一文,根据安阳殷墟和郑州二里冈的遗址发掘资料,以及殷墟甲骨文,率先进行殷文化编年的探讨。林先生趁来访之便,急切地寻觅邹衡的《试论殷墟文化分期》一文,以期相互参照,是可以理解的。林先生后来发表的文章表明,迟至1970年代后期他才看到邹衡的文章。”

王世民发言

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张光裕在发言中回忆了林巳奈夫先生对他的提携。“1972年到1976年间,我曾数次访学日本。在访问东大期间,林先生知道我们青年学者钱是不够的,特别把我安排住在东大附近,又便宜、又安静,往返东大非常方便。后来他邀请我到东大读书会作报告,当时我年轻气盛,跟日本学者争辩。会后,林先生带我去喝酒、吃烤肉,他还把历次读书会的记录装订成册送给我。林先生还带我去很多日本收藏家的家中看他们收藏的青铜器,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的青铜器研究肯定会缺少日本青铜器这个部分。”

张光裕发言

最后,本书译者广濑薰雄说明了译者团队组建的情况,并表示将加快《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二、三卷的翻译进程,尽快让该书剩余部分与中国读者见面。

广濑薰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