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10万+文章也可算论文?对浙大试验不妨多些包容

澎湃特约评论员 方乐迪
2017-09-17 16:15
来源:澎湃新闻

“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

近日,浙江大学发布了《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其明确指出在相关媒体发布文章达到微信10万+水平,可以被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

浙大此举,在中国高校中开了风气之先,成为第一个吃新媒体螃蟹的高校。任何创新都会招来争议,此次浙大也不例外。

有一种担忧认为,鼓励新媒体发文会让高校学术蒙羞,作品流于口水、烂俗。有人甚至将此举与情感专栏作家的“鸡汤”等同,说炮制情感故事也能评教授了?

这样理解,显然曲解了浙大的规定。浙大规定明确了具体刊载媒体及影响力的标准(不是发在随便哪家网站或公号都行),10万+规定只是对行业标准的尊重和沿袭,并不过分。从浙大的规定和其传达的意图看,并不能认为是鼓励学者放下身段制造流行的10万+文章,更不是“不看质量,只看点击量”。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10万+的不解和讽刺,也体现出大部分人依旧对于新媒体传播存在偏见和误解。作为一个拥有近十亿用户的应用,微信10万+已经很常见了。某一类10万+的流行并不代表10万+都是如此,或者并不意味着模仿他们才能有10万+。

将10万+先庸俗化,进而把学者写10万+的行为庸俗化,这样的理解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能被简单等同。

10万+代表着实在影响力,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学者而言,面向公众传播的作品获得10万+,是能力的肯定和价值的体现。作为靠公共财政扶持的学术事业,反哺公众是应尽的义务。学术成果不该仅以枯燥晦涩的方式呈现在核心期刊上,更应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公众传播。

社会不仅需要在象牙塔内深居简出的苦行僧学者,也需要更多公众型的学者。

在一些重大社会和公共话题中,鼓励学者面向公众撰写文章,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其让“标题党”占领互联网舆论场,不如让权威学者来阐释解读,如经济、外交话题。

以往,由于考核所限,公众型学者容易在晋升上吃亏。虽然,他们能够依靠稿费获得一些收益,但终归没有靠传统学术晋升路径来的划算。这些学者也许曾在重大舆情事件中扮演着积极角色,但他们社会价值并不能让他们晋升教授。浙大新规定开辟了新的渠道,让学者的付出也有了切实的收获,也会鼓励更多公众型学者出现。

此外,这种创新对于高校的“青椒”们也是一剂福利。浙大将新媒体纳入,也触动了核心期刊和学术利益固化的痼疾。有了充分竞争之后,“青椒”们大可不必再将希望希冀于学术期刊的单一途径。

舆论面对高校的开创之举,应释放更多善意与包容才是。固然试行的规定有不完善之处,但也不至于将其全盘否定,更好的方向是借此完善规定,让其成为一种更广泛适用的标准,让更多高校敢于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