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李思聪 陈伊萍 实习生 朱思逸
2022-05-04 08:02
来源:澎湃新闻

这是一场勇往无前的逆行。

在医疗救护的最前线,在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在清零攻坚的最紧要的关头,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是医护、是楼长、是志愿者、是快递小哥……他们青春的身影在IP SHANGHAI(www.ipshanghai.cn)发起的上海抗疫生活场景征集活动中烁烁闪动。

一句句“我年轻,我先上”的请愿不绝于耳,一封封按满手印的请战书历历在目,一批批闻令而动的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挺立在前,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95后护士支援方舱:我们已经长大,是时候做点贡献了

《95后方舱护士:我们已长大,到了做贡献的时候》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IP SHANGHAI(03:16)
在一线医护人员中,有不少“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士赵阳就是一名“95后”,此次疫情中,她跟随医疗队到方舱开展救治。特殊的经历让她有了不同的感触,她说,这次来支援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自己也有能力担当一些事情。“‘95后’已经长大,是时候为社会做贡献了。”

95后创业青年:确诊前在小区做志愿者,进方舱还做志愿者

志愿者接待新病人,右二为国玮。外滩TheBund 图

内蒙古人国玮,95后,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创业。此次上海疫情,在确诊之前,他就是小区里的志愿者。4月9日确诊后,他被带到方舱隔离,并再次报名成为志愿者。他每天要为患者送几千份盒饭,自己却是最后一个吃;他还要引导新患者,协助流调,安抚情绪不佳的患者,经常忙到凌晨。“我不觉得当志愿者是件多了不起的事,作为共青团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国玮的话语简单朴实,但力量直抵人心。

95后快递小哥:自费五万元帮居民采买物资

《自费五万帮居民采买的“95后”小哥:收获很多善意》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IP SHANGHAI(02:46)
同样是“95后”,杨耀森是一名快递小哥,疫情以来,他自费给封闭在家的同事和附近居民采买,不收任何费用。跑腿、采买、赠送物资,杨耀森共计花费近五万元,曾一日内送物资至138户人家。他说:“现在比上班有劲,因为你送过去之后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笑脸。”

00后百万粉丝UP主:意外当上楼长,重新扎根社区

《成为楼长后,整栋楼的人都知道我是UP主了??|隔离日记》  视频来源:拉宏桑/IP SHANGHAI(05:11)
“00后”百万粉丝UP主@拉宏桑在浦东某小区封控隔离并“意外”当上楼长。她将自己的楼长经历拍成视频发到B站获得了上千万的播放量和无数人的点赞。视频中有个细节十分有趣,成为楼长的拉宏桑一度对自己“年轻人”的身份不够自信,想要换个更加成熟稳重的微信头像融入小区群体。但是,在楼道群里被群友扒出自己UP主身份后,拉宏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大大方方地以“真面目”示人。这场疫情让人欣喜地看到,被呵护的一代重新扎根社区、扎根生活。

25岁社区“小黄豆”:主动请缨,专责照顾小区高龄阳性老人

鲁珏在社区做抗疫志愿者。新民晚报 图

25岁的鲁珏微信名叫“小黄豆”,她是欧阳街道模范新村居委一名抗疫志愿者,她还有一项专属任务——照顾小区500余户人家中被确诊为阳性的高龄爷爷奶奶。因小区疫情严重,居委工作人员全部中招,鲁珏和另几名志愿者要挑起居委会工作大梁。而此时,小区封控楼中有不少阳性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起居都成了问题。“我年轻,抵抗力好,我去!”鲁珏几乎都没有多考虑,她就主动接下了任务:组织楼道消杀、为老人送快递、协助医生上门测核酸、帮老人统计配药……就这样,活泼的“小黄豆”蹦到了老人们身边。

在校大学生:退伍不退志,护送孕妇安全回家

袁佳非穿着大白服做志愿者。静安区融媒体中心/IP SHANGHAI 图

袁佳非是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一名在校退伍大学生。疫情来袭后,他主动请缨,与多名退伍大学生一起组成退伍大学生抗疫分队。回到静安的居民区后,袁佳非又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化身“大白”。社区里一位孕妇需要从医院回家,但120无法及时赶到,是他向居委会申请通行证主动把孕妇安全送回家;居民抗原检测异常,是他协助医生上门做核酸检测;他还背起几十斤重的消杀喷雾器,对阳性病例居住的楼栋进行消毒……他说:“我是年轻人,体力好,扛得住。我虽然已经退伍,但是退伍不退志,更应该冲锋在前,冲在战斗的第一线。”

云端抗疫的大学生:创建医疗救助共享文档,为老人“升级打怪”

“上海医疗紧急救助”共享文档。澎湃新闻/IP SHANGHAI 图

一份由大学生创建的“上海医疗紧急救助”共享文档曾在朋友圈里悄然传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三学生华融琦最先产生了创建文档的想法。3月30日,他见上海疫情渐趋严重,建立了共享文档分享到朋友圈,此后一群年轻的志愿者加入,通过校内媒体等各种渠道扩散,为需要求助的居民提供帮助。

共享文档的这一头是大学生志愿者,另一头是求医就诊的主力军老年人。也许,被帮助的老人直到拿到药,都搞不明白共享文档是什么,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位志愿者一路帮他“打怪升级”;但是,在这么大的上海,偏偏在一个角落里,有一群陌生年轻人为他的健康而奔忙,这感觉很好很微妙。

在上海,无数年轻人担起责任和使命,冲在抗疫第一线。不论能力大小、任务轻重,曾经被呵护的Z世代们,正用极富创造力的、专业、勇敢、乐观、坚毅的特质书写他们的时代篇章。

同心守沪,青春万岁!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