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努力抢菜的结果
隔离时给自己做的饭
和“大白”一起做志愿服务
上海全域封控后,朋辈心理咨询(以下简称“朋辈咨询”)项目“小王子计划”一时间就有近20位受到疫情影响的年轻人前来求助。隔离的不确定性、居家学习办公的困难,还有生活空间被挤压而出现的关系摩擦,都给人们增加了压力和痛苦。他们大多呈现出焦虑、抑郁、恐惧和麻木等常见的应激反应,还有年轻人刚步入成人世界进行自我探索所特有的迷茫和孤独,关于爱、工作和世界的认识在疫情的背景下正在被更新和颠覆。“小王子计划”来访者反馈(已匿名并经来访者同意)
新冠疫情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种集体创伤,我也许不能给出个人化的建议,但能分享三个处理创伤、调试心理的方向:该书从心理治疗师的视角出发,讲述了诊室中四位不同年龄段的来访者的故事,而作为心理医疗师的主人公也在陪伴和倾听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感悟与转变。书中向我们所传达的是,能够拯救我们内心的其实并不在于任何心理技巧,而是直面痛苦的勇气。
书|《少有人走的路》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他认为真正困扰很多人内心的是源于对苦难的恐惧,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就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在本书的开篇提到”人生苦难重重“,引导我们去客观地看待困境,讲述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经历痛苦和磨难,从而实现心智成熟,炼就刚毅的灵魂。同时也帮助我们去探索爱的本质,作者提出“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备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并不只是单纯一种情感,而应是一种促成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和人格不断成长的意志,他将爱视为成长的原动力,而非是一种依赖、占有或是指责。
书|《重塑心灵》书中从五个层面介绍了重塑心灵的方法,分别是:信念系统、自我价值、系统和理解层次、沟通以及情绪。给内心造成压力的是我们对于事情的自我判断和反应,通过改善内心潜意识的生成,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宽容。
书|《焦虑的意义》该书是心理学家罗洛•梅的代表作,他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角度阐释了焦虑发生的心理本质及其意义。焦虑源于对现实的不确定性,在个人主义竞争模式中运作的 “恶性循环” 机制,使得人们产生焦虑的情况更为加剧。焦虑令我们不得不加倍努力地去获取成功,然而更多的竞争只会带来更深的孤立、敌意与焦虑情绪的产生。作者认为若要有效地克服焦虑,就必须要发展出妥当的社群形式来。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的社群,是涉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爱与创意的联结。
书|《多向思考者》该书是法国“国民心理师”从业20多年的咨询手记,作者在倾听和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高敏感群体的心理特性,结合高敏感者的思考模式,帮助他们阅读情绪、了解内心。
影|浮生一日2020该纪录片是由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同拍摄的总计近4500小时的视频素材剪辑而成的。影片共分为两部,第一部记录的是2011年7月24日,第二部是2020年7月25日,在这一天当中全世界正在发生着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是每一个普通人,他们通过镜头拍摄着琐碎的日常,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疫情之下对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命的思考。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平凡的一天组成的,通过影片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惜当下。
影|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这部纪录片是中国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系列纪录片,共有六集,前三集分别记录了青少年群体、女性群体以及老年人群体在经历抑郁情绪时的切身感受,而后三集则从心理学的危机干预视角,讲述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抑郁症,在某个感到极度消沉的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病症带来的消极影响。
活动|正念公益抗疫系列活动详情请关注拾万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重现详情请关注玉兰堂画廊微信公众号
杭州·展览|于风暴中心治愈我——摄影新节点,生于一九九〇详情请关注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乌镇·招募|birdie 2022年暑期集训营地招生详情请关注疯剧场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物灵剧场——刘宸个展详情请关注云安艺术设计中心微信公众号
成都·展览|我与你:埃里克·索斯详情请关注成都当代影像馆微信公众号
成都·展览|次元世界Vi3ionᕽ 国际潮流艺术展详情请关注成都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武汉·展览|昨天堂——严明个展详情请关注武汉影像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澳门·展览|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系详情请关注广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详情请关注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重访黑箱详情请关注烟囱PSA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游园:一场春眠详情请关注UrbanNetworkOffice微信公众号
线上研讨会|“没有昨日,哪有明天”详情请关注SIEW LAB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王海松:上海建筑的江南底色详情请关注刘海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河姆渡文化与稻作文明的摇篮详情请关注北大清华讲座微信公众号
线上读书会|爱的艺术详情请关注方所文化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展览|书香致远 光启世界详情请关注徐汇文旅微信公众号
线上公开课|元宇宙+家×设计 — 全球青少年设计公开课详情请关注AIMKIDS微信公众号
线上工作坊|彩虹捕捉行动详情请关注特有深度聊天室微信公众号
线上工作坊|你愿意让孩子读职校吗详情请关注HOPE学堂微信公众号
线上放映|塑料的故事详情请关注摆脱塑缚微信公众号
线上直播|再造生活:环境、历史与城市详情请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
线上直播|知乎读书日详情请关注知乎
线上直播|光影街拍研习所Workshop——倒影的世界详情请关注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微信公众号
线上展览|数字化人世间3.0详情请关注未名 INNOMINATE微信公众号
线上展览|物化详情请关注上大云水读书社微信公众号
线上招募|南光·学生青年创作者计划详情请关注深焦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穹顶计划详请关注刑为艺术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上海疫情公共记忆存储箱详请关注BottleDream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接锅”也是一门艺术详请关注循环派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视而不见的窗外详请关注SEETY 视而不见的城市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你想对地球说什么详情请关注设计丰收DESIGNHarvests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我们在窗边创作详情请关注笛德侯文化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线上共创|来自刘毅的“鸟鸣电台”详情请关注大鱼营造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