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专栏:为什么我的中文这么好

新井一二三
2017-08-10 17:28
来源:澎湃新闻

常有人问我:

“你学了多少年中文?”

每次我都不知该怎样回答,因为从来没有人问我:

“你学了多少年日文?”

很多人以为外语是要上课学的,母语则是自然学会的。其实呢?没那么简单。

自从两三岁开始说母语起,我们就天天听,天天讲,后来也大概天天看,天天写吧。那过程不是学习,是什么?只是母语的学习环境来得比较自然而已。可也有一些人没有那么幸运。韩国导演尹济均作品《国际市场》里,主角的妹妹在朝鲜战争的混乱中走丢,然后被美国人收养,过三十余年重新跟韩国家人联络上的时候,早就不会说母语了。日本报纸上,还偶尔有报道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在外地离开部队,跟当地人成家留下来的原日本兵,年迈以后想起家来要回去,却把日语忘记得干干净净,想回去也找不到回老家的路了。

我年轻的时候,曾很想脱离自己的日本背景,恨不得做个外国人就算了。于是,二十五岁到了加拿大以后,主动投入于英文环境,很少跟日本人来往。然后,大概过了三年左右吧,有一天在丹打士电车道边的日本商店,发现有卖日本的月刊杂志《中央公论》,随手打开翻一翻,未料给愣住了:竟然记不起来很多日本汉字的读音。日语中,表音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各一套才五十个左右,儿时记住了以后,就很难忘记的。可是,汉字呢,光是常用的就有两三千之多。幸亏,其中很多是象形、会意文字,知道了所指的意思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读音呢?我因为学过中文,中日两种读音混杂之后,不能分别哪个音属于哪种语言了。

之前,我根本没想到母语会那么快就开始流失,所以没有特别珍惜它。那天忽然很着急:如果再顺其自然的话,真不知哪一天要失去母语了。于是,我开始特地多看日文,多查辞典。通过为学好中文、英文辛苦学习的日子,我特有体会:获得一门语言多么不容易。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轻易失去母语呢?当然不可以!后来在多伦多,我也见到了一些第一代日本移民,才十几二十年的工夫,就失去原有的日文读写能力。他们平时的生活中,用英语的机会多,用日语的机会少,而且在当地出生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往往专门讲英语,结果在家庭里都讲起英文来的。然而,英语毕竟是外语,成年后移民去的第一代搔到痒处谈何容易。反之,失去母语,又是意想不到的容易。我最害怕,自己不小心坠入两种语言之间的空隙而不能自拔。

过去二十年,我回日本定居。在每天的生活中,从不缺少听说读写日文的机会。这样子,再也不用担心失去母语了。那么,外文能力,又怎样保持住呢?谢天谢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有互联网。我可以说是全盘靠它来保持中英文能力的。说实在,除非天天能够以低价上网看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且能够用以电子邮件等各种途径跟各地朋友们通信,恐怕我保持外文来得没那么容易。

今天,连我本人都稍微惊讶:自己看中文的能力,比过去什么时候都强。这一方面是阅读能力跟阅读经验成正比例所致;书看得越多,就会懂得越多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为了用汉语拼音输入中文,非得知道每个汉字的正确读音不可;这跟过去用笔写中文的时候,光知道形状则够,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现在,如果我不知道某个字的读音,就把它拷贝下来贴在字典网页上去查一查,马上能知道其读音、意义、造句例子,甚至英文翻译。这么做的速度,不必说比查纸本辞典,连比查电子辞典都快而轻松了。回想才十年以前,我还劝学生们尽量查纸本辞典,真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慨。没错,我本人就是曾经查破几本辞典而学会的中文。然而,事到如今,我这个老学生都很难屈指数出来纸本辞典的强势了。

如果在电脑屏幕上或者智能手机上查询都算是查辞典的话,那么可以说,我至今没有一天不查辞典的。查中文和英文的频率差不多,查日文的次数则少。这是因为我今天回到母语环境里生活,日文能力的保存与强化都来得相当自然,也就是看看报纸、书信,跟家人、朋友说话等等日常活动,都帮我强化母语能力的。相比之下,住在日本东京过日子,中文和英文都是外语,始终少不了稍微人工的努力去维持,换句话说是:学习。

所以,当下次有人问我:

“你中文学了多少年?”

我就要回答说了:

“人嘛 ,学到老活到老,不是吗?”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