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 澎湃新闻 图
清 恽寿平 《鱼藻图》轴清 恽寿平 《鱼藻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东野遗狂、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恽寿平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更以徐崇嗣为宗,兼取各家之长,极大的发展了没骨画。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天趣盎然。恽寿平的艺术创作,有自己独创的艺术见解,他在《南田画跋》宣称:“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不知渲染极难”。又说:“宋法刻画而无变化,本由于刻画,妙在相参而无碍,习之者视为岐而二之,此世人迷境……”这是说宋画工整,元画写意,二者应相参才能入妙。清 恽寿平 《鱼藻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恽寿平 《鱼藻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恽寿平行书自题:紫茸垂组绶,宝帐飘缨络。南田客恽寿平写生。清 恽寿平 《紫藤》 本幅选自“画花卉”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恽寿平 《香林紫雪图》扇页清 恽寿平 《香林紫雪图》扇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香林紫雪,云溪寿平。”吟首钤“吹万”朱文印、“园客”白文印。又自题:“春暮东皋园池,赏藤花天半,紫云飘漾,好风吹香,落英缤纷,真奇观也。戏写一枝,以为娱乐。”钤“寿平”白文印。清 李鱓 《松藤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李鱓(1686—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清 蒋廷锡 《紫藤》 本幅选自“仿宋人花鸟”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蒋廷锡(1669—1732年),字酉君、扬孙,号南沙、西谷 ,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并任《明史》总裁。次年(1729年)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内,谥号“文肃”。清 费丹旭 《紫藤绣球》 本幅选自“花卉画”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费丹旭(1802—1850年),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兼工山水、花卉,以清灵雅澹之笔出之。清 任熊 《花卉四条屏〈紫藤轴〉》 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1823—1857年),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江萧山人。其绘画对“海上画派”及中国近现代绘画影响很大。清 廖云锦 《藤萝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壬子秋仲为眉洲弟写。织云。”钤“锦云”朱文印。清 虚谷 《紫藤金鱼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虚谷(1823—1896),清代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工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亦擅写真,工隶书。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消,别具风格。性情孤僻,非相处情深者不能得其片纸。清 吴昌硕 《紫藤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字昌硕,又名仓石,别号缶庐、苦铁,又署破荷、老缶、大聋,七十岁后以字行。善诗书画篆刻,书法以石鼓文最为擅长,绘画初从赵之谦上溯扬州八怪,复师石涛、八大、陈淳、徐渭。运以金石书法入画,影响后世极为深重。清 吴昌硕 《紫藤》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昌硕 《紫藤》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豪放笔意写紫藤,藤条枝叶曲折横斜,缠绕交织,几成笔飞墨舞之狂草。而笔势坚挺,墨色厚重,一枝一叶无不精神饱满,为其晚年八十一岁之作。清 吴昌硕 蒲华 合作《紫藤》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草书题:数竿修竹映窗纱,梅雨初晴落日斜。舟贝有珠藤能补屋,作英知是夏时花。作英蒲君强作夏时花。因末均戏及之。光绪癸卯(1903)端阳后数日雨窗。吴俊卿。老缶。近现代 陈师曾 《紫藤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右上侧自题:“秀康仁兄先生雅正。癸亥夏日修水陈衡恪。”钤“朽”印。“癸亥”指民国十二年(1923年)。近现代 陈师曾 《藤萝鸲鹆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左侧自题:“紫藤挂垂木,花蔓宜阳春。密叶藏謌鸟,香风留美人。陈衡恪。”钤“陈朽”印。近现代 齐白石 《画藤》轴 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1863—1957),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幼喜书画。15岁(1878年)时学木工,善雕花,人称“芝木匠”。25岁(1888年)开始学书画,习诗文,刻图章,兼作画工,为人画衣冠像。40岁(1903年)后5次游历南北各地,随地写景,成《借山图卷》52幅。60岁(1923年)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曾任北京艺专教授,受同时期书画家陈师曾影响,一弃旧习,从以徐渭、八大、石涛为宗的写意花鸟,转而取法吴昌硕创立的“红花绿叶派”,即大写意、设色浓艳高古的花鸟画。亦工水墨虾、蟹、鱼、蛙等水族,淋漓生动,饶有野趣。工笔草虫与写意花卉相配,工写结合,大气中见精醇。山水构图独出机杼,不循常规,聊写大意。刻印则尤能独出手眼,气度恢宏,蔚然成家。建国后任美术家协会主席、人大代表,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奖,年逾90之际仍作画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