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 | “格斗孤儿”被遣返之后就前途光明了吗?

西坡
2017-07-25 17:00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备受关注的四川成都“格斗孤儿”事件出现新进展。据凉山州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未成年人将被带回凉山,安排他们重返学校。但是等待他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模样,目前来看难言乐观。

据报道,两位14岁、来自凉山州的孤儿被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收养”,每天在该俱乐部练习综合格斗。这家俱乐部前身是退伍特警恩波于2000年私人出资创立的一支武术散打队,其创立初衷之一就是“收养”孤儿。从第一批的30个孩子到如今的上百个,恩波俱乐部已经“收养”过400多个孩子。

“格斗孤儿”引发关注之后,网络上的质疑声和表扬声同样强烈。两个核心问题是恩波俱乐部难以回避的:一是收养的程序问题;二是义务教育问题。

俱乐部表示,“收养”的这些孩子均有正规收养手续。但根据《收养法》,民间收养机构必须在国家民政部门注册,并且和民政部门有合约,受民政部门委托帮助养育孩子。

俱乐部表示他们请了老师为孩子们上课,基本课程会完成,所接受教育是完整的。但是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义务教育需要在具备资质进行注册的义务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符合国家规定的、完整的义务教育。人们通常所说的“在家上学”都不合法,遑论批量的未成年人离开校园。

即使恩波俱乐部能解决收养和义务教育一个资质,从理论上它也不可能同时具备两个资质。很可能两个方面都是有问题的。

看着十来岁的孩子在笼中搏击,听说他们甚至会受伤见血,很多人心里都不是滋味。而这家俱乐部在法律、手续上可能又存在诸多问题。可是遣返重回校园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很多人不这么想。而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像阴影一样笼罩在人们心头,因为孩子有一句话:

“这边伙食比家里好,有牛肉、鸡蛋,家里只有洋芋。如果我回到家里,可能要干苦活儿。”

在洋芋和搏击之间,孩子选择了搏击,这看起来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有人会说,未成年人选择未必理性。但哪个理性的成年人能给他们指出一条阳光照耀、平坦无砥的路?别忘了他们的家乡是凉山。

凉山少年的无奈青春,人们已不是第一次目睹。前几年,深圳的工厂曝出使用来自凉山的童工,后来他们被遣返。可是故事还有后续,就在那批童工被遣返后不久,当地警方又拦截了一批正欲外出打工的少年。被拦下的孩子很沮丧,他们的父母也不满:“出去打工至少能吃饱饭,为什么不让出去?”

不约而同,打工少年的父母和“格斗孤儿”关心的都是吃。当外界关心劳动年龄、收养手续、义务教育的时候,他们关心的只是吃。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仍处于最低级的需求层次。我们必须承认,对于贫困地区的底层少年来说,通往未来的路不像外界有些人想象得那么宽阔。

“格斗孤儿”返乡后有几种可能:或者无心课堂,再次辍学,去打工或打拳;或者勉强坚持读完初中,去打工或打拳;或者突然成绩爆发,考上重点高中,再考上大学。平心而论,哪一种可能更大一些呢?

我绝不是主张社会应该对“格斗孤儿”和打黑工的少年听之任之。相反,我认为严格的调查是必须的,必须搞清楚他们的实际生存状况。但是在设计解决方案时,我们不能有“何不食肉糜”的想法,而应该认清现实的困境。发现他们、帮助他们,绝不能止于让他们从我们眼前消失。

一个地方脱贫需要时间,但身处其中的少年等不起。我们必须考虑,在此时此刻,什么样的道路对他们最有利。这是一个难题,但至少要多听听孩子们自己的心声。这需要各方面真正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而不只是弥补程序上的漏洞,手段不能压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