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路上④|把握好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法论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克
2017-07-21 08:40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五年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改革动力?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擘画了什么样的未来?改革到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以何种姿态去迎接下一轮喷薄而出的壮丽日出?澎湃评论18日起推出系列策划“改革在路上”。

十集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以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该片全方位展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保护、军队、执政党建设和人民获得感提升等方面的非凡改革成就。准确理解中国改革的大逻辑,既要找准改革内容——“改什么”,更要关注“怎么改”——如何把握好推进改革的方法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五大关系。其中最具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难以效仿的改革方法论就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

顶层设计指的是由中央统筹规划部署改革方略,基层探索则是地方和人民群众自主探索改革的路径与具体政策举措。大国治理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拥有世界上罕见的中央、省、市、县(市)、乡镇纵向五级管理体制,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发展不均衡,因此推进改革和制定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是,中央授权地方开展改革试点,取得试点经验后纳入顶层设计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以试点的方式推动改革一方面可以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搁置争议、寻求共识,广泛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改革,积累不同版本的地区治理经验。

中国改革的试点复制推广模式为世界所瞩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一书中提出,以试点复制推广为内核的改革方法论是中国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秘钥。德国学者韩博天将改革试点推广视为中国特色决策模式,这种体制能够以小范围反复试错、避免重大决策失误。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认为,中央与地方在政策试点互动中相互学习,最终优化政策执行,确保改革成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部署开展了系列重大改革试点,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推动全局性改革起到了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梳理中央深改组成立以来的37次会议公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等等不一而足,重大改革“凡改必试”已经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正是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进展顺利,分散了社会风险,减少了决策阻力,降低了治理成本,形成了示范效应。

当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科学评价改革试点成效。从历史经验上看,往往改革在试点地区获得成功相对容易,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并在异地移植成功较难。这是因为中央选择的试验区一般经济基础较好,成功经验往往具有特殊性,难以复制。

此外,试点地区容易产生心理学上的“霍桑效应”,即意识到了自己是被精心挑选的试验对象,进而加倍投入资源和注意力进行改革,这种不可持续的短期行为也难以为其他区域效仿。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两个“是否”为科学评价改革试点成效指明了方向。当前,迫切需要完善重大改革试点的第三方评估制度,重点运用先进科学方法,系统评估剥离“政策红利”和“光环效应”后的试点成效和基本规律,进而客观总结可复制推广的一般性经验。

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这还需要在完善激励约束制度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例如,推进改革试点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唯有充分调动地方改革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持续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重点环节和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