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葛宇路”启示:政府服务别迟到

2017-07-13 17:32
来源:澎湃新闻

葛宇路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2013年,他在北京朝阳区双井附近发现了一条无名道路,于是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从2013年到2017年7月13日,他一直“拥有”这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路。

葛宇路将“葛宇路”当作一个艺术品,还把它放到了毕业展上。此事在网上火了之后,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据报道,双井街道和城管人员已于7月13日将“葛宇路”路牌清除。双井街道方面还表示,将对私设路牌的当事人追责。

私人制作的路牌被清除,这在意料之中。《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管理应当按照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条例还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

不过与此同时,网上有不少人对葛宇路的“创意”表示赞赏,还有人呼吁干脆弄假成真把“葛宇路”转正。认真地说,私自命名无名道路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否则一条道路上挂满“张三路”、“李四路”的牌子就乱套了。

不过“葛宇路”的启示不止于此。这条路的长期无名状态,反映出道路命名工作的缺位。4年多的时间里,有关部门竟然都没有发现它被“私有化”了。甚至在2015年底,路政工程对葛宇路上的路灯进行了统一编号,写的正是“葛宇路”。

道路命名这件事虽小,管理服务却容不得懈怠。这是人们对非法的“葛宇路”产生好感的原因。检索新闻可知,不少城市都出现过“有路无名”的问题,这是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拖后腿现象。无名道路会给居民带来多重生活障碍,比如打车、快递、外卖等都需要精确地址。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科技时代,消灭无名道路其实有很便捷的方式,“葛宇路”事件中就隐藏着答案。百度、高德等地图软件收录了“葛宇路”,固然说明它们的工作不严谨,但这也说明商业机构对“痛点”的敏感、对商机的及时捕捉。

大而言之,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物联网、LBS技术、手机定位、手机支付这么发达了,政府部门能不能对民间“痛点”做出及时反应,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政府能不能跟上信息时代,更好服务于民众?比如,目前很多政府官网居然只能使用古老的IE浏览器,而拒绝已经成主流的CHROME等浏览器。再比如,政府部门之间“奇葩证明材料”、异地办证,完全可以通过强化政府内部的信息互联共享解决。

“葛宇路”不止是私设路牌的恶搞,更是一个民间“痛点”在互联网时代里的奇遇记——没及时得到管理部门的注意,反而被一个毛头小子、互联网公司发现了商机和解决方案。总之,政府服务别落在信息时代后头。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