塚本由晴:建筑不仅是形态,是与社会行为的对话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丁小涵
2017-06-27 11:27
来源:澎湃新闻

在建筑思潮中,有人认为建筑是一种宣言,以精彩的空间或强势的姿态讲述自己完整的逻辑。也有人说建筑是一种对话,它的生成是对城市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一种应答。

6月4日,在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关于日本当代建筑的系列讲座活动中,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的创办人塚本由晴做了题为“建筑设计的生态型转变”的演讲,讲述了东京住宅的发展谱系以及他在房屋设计理念上,对于人和社会的思考。塚本由晴系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哈佛设计研究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院等的客座讲授。

探寻建筑传统中对立的二元

日本战后住宅建筑的发展由“何为传统”的争论开始。1953年,丹下健三在住宅设计中对日本传统与西方的现代性进行了融合(Tange House)。采用日本传统的木材、纸为建筑材料,用将居住空间架起的方式,阻隔夏季的湿气并保证私密性;而在功能上为现代生活而设计,扩大了榻榻米的模数等。在其与萨伏伊别墅的对立统一之中,可见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丹下健三自宅与萨伏伊别墅。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讲座。

但在溯源日本传统上,建筑师们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日本的传统建筑是以“寝殿造”(Shinden-zukuri)为代表的弥生时期建筑,宫殿的建筑形式代表着开放、正式的贵族性质;另一方则认为,传统属于以农舍(Minka)为代表的绳文时期建筑,与农业生活模式相一致的民居建筑表现出具有内向性和地域创造性的群众文化。

1960年,筱原一男针对这对立的两者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批判性空间”理论(Critical Space)。他提出,殿堂式空间代表着开放的(Open Space)、纯白的、为客人服务的空间;那么民居式空间并非是“封闭的”,而是意味着反开放的(Anti-open Space)、黑色的、供日常生活使用的空间。筱原一男希望去建立一种反开放的白色空间,即“批判性空间”。他通过建筑内外的对比来阐释这种空间。由此,对于建筑“内”与“外”关系的研究成为了日本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点。

从“内外对比”到“建筑行为学”

近代以来,伊东丰雄和坂本一成的建筑实践,都在倡导“基于内外之差的设计”。他们通过对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操作,以内与外的差异对比来定义建筑空间。这种设计思想形成了丰富的丰富的建筑语汇,如室内、室外、灰空间等。但同时,当批判性空间仅聚焦于建筑本身内外空间的差异时,它与周边环境也失去了联系。与城市背景、人的生活相关的“日本特质”,被排除在了建筑设计之外。

塚本由晴尝试打破仅关注空间内外对比的操作模式,从“行为学”这个非建筑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推进建筑设计的发展。他藉由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的一些设计项目,阐述了自己“建筑行为学”的理论。

“建筑行为学”(Architectural Behaviorology),强调通过人的行为来思考一个建筑空间。塚本由晴认为,是人的活动定义了空间,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也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普通的生活蕴含了最丰富的生命力。在塚本由晴的建筑行为学中,他从自然/材料、人文/习俗、房屋/类型这三点出发,对建筑和城市进行解读。

建筑与自然:城中村

自然条件下的光、风、热、湿度都无法改变,但让人对于这些自然元素的适应与利用,则与建成环境的面貌有关。比如,东京有类似城中村(Urban village)的城市形态,即是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东京的“城中村”

日本频繁的地震与海啸,导致部分地区成为火灾高发地,且一旦起火,火势极易大范围蔓延。因此,主干街道在划分区块的同时,也担任起了防火墙的角色。沿城市街道布置的均为十层以上、防火性优良的商业建筑,它们形成了一面面“商业防火墙”,将低层住宅围绕在街区内,由此形成了类似村落的格局。走在街道上,两侧为典型的城市街道景观,而在街区内部则为形成了聚落般的“城中村”。

日本城市街道演变

建筑与人文:城市的二次细分

长期的人文社会因素的积累,往往是城市肌理生成的本质原因。日本为何会有如此密布的小住宅,且往往呈狭长的条状?其原因在于城市的二次细分(Subdivurban)。

由于日本遗产税十分高昂,部分居民在继承土地的同时,往往不得不将基地划分为两到三块,卖掉其中一部分来付税。街区区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二次分割,城市也越来越拥挤。东京小住宅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年,老房子大量翻新,进行着无秩序的、自发的城市发展。

目前,许多住宅已经开发到第三代,形成了沿街切分的狭长房屋形态。住宅为更多的容纳家庭生活,都注重室内空间的最大化,在房屋与房屋之间夹出了一个个“裂隙”空间。

住宅街区的二次细分

那么接下来的第四代住宅开发应当怎样发展?现代愈发广泛的独居模式意味着家庭结构的弱化,住宅也将转向提供更多的室外活动的机会,重新定义这些作为负空间存在的“裂隙”空间。对于这些室外空间的再设计,也是对于传统房屋模式的解构和重新定义。

从建筑类型变化看城区发展

塚本由晴也非常关注日本的传统建筑--町屋(Machiya)。町屋起源于江户时代,发展至今经历了民众各种各样的改造,包括零售商铺进行的立面翻新、屋前增加停车空间等等。犬吠工作室将这些改造方式按谱系类型学总结为八种类型,将每种类型在地图上采用特定的颜色进行标记,进而反映出了城区的发展情况。也成功解读了房屋形式的类型与行为活动、城市社区之间的关联。

对町屋的研究过程也自然地催生了新的设计灵感,犬吠工作室的“分拆町屋”(Split Machiya)即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建筑。由于房产的分割,这块仅仅27平方米的狭长土地需要容纳两个住户。房屋分为左右两栋,分属两家。两部分被一个室外花园分隔开,同时也被花园连接起来。户主们共享厕所、厨房以及花园,房屋内外空间交融。

“分拆町屋”(Split Machiya),图片来自www.bow-wow.jp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发生后,犬吠工作室进行了一系列灾后重建项目。其中牡鹿半岛的项目中,14位建筑师与其学生们组成了“Archi+Aid”团队,共同对28个村庄进行了探访。该地区原本的房屋被海啸抹去所有痕迹,研究人员通过人类学的方法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何时喝酒,何时见朋友等生活细节。

此外,因为原来的居住区域被改为劳动生产地,重建团队还前往山顶寻找新的定居点,他们在山顶发现了许多松树,这些树在上世纪60-70年代被当地的渔民种下,当时为了经济发展需要,村里减少种植米,转向种树。1980年代,由于美元和日元汇率的变化,日本经济遭受影响,进口木材更具吸引力,因此这片森林被闲置了20年有余,现在却成了居民的宝贵财产。政府期望山顶的住宅重建项目在5年内完成,因为灾前该地区已呈现人口减少的趋势,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快速重建又会割断居民与原有的生活文化。

所以,基于上述的研究,犬吠工作室设计了“核心房屋”(Core House)的模型,这种小住宅运用了板仓木结构(Itakura Method),不仅复兴了该地区,还带动了当地的林业。这样的住宅还易于日后扩建与改建,任何人皆可负担,更有助于吸引人们回乡。

塚本由晴认为,看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看它具象的形态;做一个建筑,也不仅仅是对于抽象空间的设计操作。建筑的外部空间应当是被使用的具体空间,外部因素可以决定房屋的建造。城市所呈现出的形态面貌,是物质空间上的建成环境,往往更多的是社会行为作用的结果。因为重建项目,塚本由晴逐渐意识到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存在着以乡村及与自然同住的民族志网络(ethnographical network),以城市、都市、产业相关的工业社会网络(industrial society network)。我们生活在这些网络的混合交织中。建筑设计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批判性空间”,这一空间将房屋与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联接在一起,寻求自然与工业的平衡,资源利用与人类需求的平衡。

小马农舍(pony garden),图片来自www.bow-wow.jp

建筑行为学是对城市形态生成的重新思考:以人的行为生态为基点,进行设计与创新。在塚本由晴的一所乡村住宅的设计中,主人坐在窗边抚摸自己心爱的小马的这一刻,也许正是建筑达成了生态型转变的时候。

(本文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塚本由晴:建筑设计的生态转变”讲座整理,参考了微信公众号“烟囱PSA”文章【PSA | 讲座回顾】塚本由晴:建筑设计的生态型转变。)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