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成立了足球学院,想帮国足你还有高考这一条路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2017-06-22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当国足在国际赛场表现不佳时,球迷们总会哀叹“偌大个中国竟选不出11个踢球的人”。

但现实是,足球从来不是只关于11个人的运动。球员之外,从专业教练、训练师,到康复师,数据分析师、后勤管理人员,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

目前,关于中国足球配套行业的人才培养,比球员青训更加缺位。

6月21日,同济大学成立国际足球学院,常务副校长伍江就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高等院校就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机构,目前的中国足球,最需要配套人才。”

首届3个专业,考生明年可报考

在中国足球发展和改革的热潮当中,“足球学院”这一新事物应运而生。

本次上海同济大学建立的国际足球学院是继今年1月在山东成立的国家足球学院之后,国内第二家同时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足球学院。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将主要涉及足球运动科学、足球运动管理、经济、足球产品、足球传媒等方面。

而具体的招生方式就是通过高考,并将从明年正式展开。

“预计第一期不会太多,主要是足球运动训练、足球科学研究、足球经济管理三个专业,分别招20个左右的学生。”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这些专业?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热爱足球运动,热爱体育。”

“对于训练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强的体育运动的背景,比如说一些优秀运动员等等。而对于足球的科学研究,可能就需要生命科学,医学研究这一方向的。而足球管理主要就跟各种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类似。”

按照目前的计划,在学生毕业之后,选择的就业道路可以是直接投身足球运动,成为足球俱乐部的成员,包括教练员,训练师等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进入更广义的足球产业。比如俱乐部和足球机构的管理人员、研究机构人员,或是比赛及延伸产业等。

同济大学成立国际足球学院。

足球比拼从不只在场内

谈及足球学院筹备过程中的难点,伍江坦言,师资力量是一个因素。

“国内师资的力量比国外难一些,这就是一开始就定位国际化的原因。一是足球教育的国际人才吸引过来做老师,还有就是直接和国际的足球教育机构进行合作。”

“这个足球学院也酝酿了好几年,已经集中了师资,未来还要进一步引进足球运动,产业人才加入进来。”

上海申花技术总监、同济大学教授吴金贵曾在科隆体育大学学习,关于中国足球和足球发达国家的差距,他也感受颇深。

“中国足球的管理人才,足球的经营人才,还有训练人才,包括各个科研和智库的人才,都还很缺乏。”

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他举了一个细节上的例子:

“比如运动创伤这一块,在国外就是个非常专业的项目,有很深的研究。对于伤病的康复研究也很超前。每个环节都抠得比较细,细分到膝关节受伤,踝关节受伤,腰腿疼这些。”

“而我们就没有治疗得那么专,那么针对。就像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球员伤病康复需要很长时间。国内我们球队里面要找队医、康复师、营养师这些,都很难找到。”

一个更加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弥补中国足球在各个细节上的差距至关重要。

“的确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有一个瓶颈,就是整个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伍江说,这也是学校建立足球学院的最根本原因,毕竟高等院校才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机构”。

前中国足协党委书记于洪臣(左四)到国家足球学院调研。

雨后春笋般的足球学院效果如何?

在全国从上到下重视足球的背景下,国内的足球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从2016年开始,广州体育学院、成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都先后成立了自己的足球学院。此外在今年1月,山东还成立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足球学院”。

对于培养足球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新成立的学院可以提供更加规范和完善的培训机制,但与此同时,在体育产业教育本身就落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指望中国足球能靠这些学院,培养有限的人才“一步登天”也不太可能。

事实上,国外院校不乏和足球相关的课程。例如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和利物浦大学,都提供足球方向的课程,但都没有把足球这个项目提升到“学院”的高度。

吴金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国外学校中,和国内院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实践”的重视。

“在国外,有很多时间你都要去找实习机会,去参加实际的工作,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这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上海体院教授肖焕宇则认为,把专业只放在足球这个项目上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限制。

“毕竟体育教育不光只是足球,如果光是足球一个项目,需求不会有那么大,现在足球有热度可能还好,但热度过去后就很难说了。”

不过,这种限制更多只限于足球教练员教师这类专业,产业经管类的岗位,或是康复师这类岗位的“普适性”则会更大。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