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曹德旺不算“摊上大事”,但“走出去”并不容易

刘晓忠
2017-06-21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再次被舆论聚焦了。不同于上次引发的中美税负大争论,这次将曹德旺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源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有关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出现劳资纠纷和环保问题等的报道,这篇报道随后被部分国内媒体放大渲染成一场舆论风波。

不得不说,用“还记得那个‘跑’了的曹德旺吗?他在美国摊上大事”等惊世骇俗的标题,将上次引发的中美税负争论联系起来进行反衬,更点露出一些混淆视听的复杂成色,也参杂了部分幸灾乐祸的算计。

其实,《纽约时报》报道的有关福耀玻璃美国工厂的劳资纠纷也好,环保问题也罢,大都属于一般性商事纠纷,算不上什么大事,即便是美国本土的一些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这些问题。

而且,如同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在华克服各种问题和挑战,并索出一种“全球视野,本地智慧”的适应性模式,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一样,这些纠纷和阵痛本身恰是促进中资企业更好地熟悉,入乡随俗地适应投资地法律、制度和文化等的教程和必要经历,中资企业经历这些纠纷和阵痛,是企业家发现并开发目标市场、发挥企业家精神的过程。没有发现和驾驭市场问题的阵痛,反而应警惕中资企业是否有效融入当地,是否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因此,面对福耀玻璃在美国市场出现的这些阵痛,国内舆论更应采取包容、激励的积极进取心态,鼓励中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迅速适应投资地的环境和文化,以便提高中资企业国际化运营的能力。

当前国内实际税负偏重问题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企业的实际感受显然要比理论上的形而上之讨论更真实。资本无国界,对部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寻找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投资行为的不满,是视野和理念上的狭隘。

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内决策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并致力于通过政策和制度调整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等,优化中国市场的经商环境。决策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坚韧和积极进取的建设性,不会被民粹扭曲。

当然,从曹德旺最新的回应看,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企业家开拓国际市场的坚韧,以及日益的成熟心态,如在投资地遇到问题,中资企业由过去谨小慎微,生怕问题暴露,到积极地适应和利用当地的法律、制度和文化来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积极寻找与投资地利益相关体寻找合作博弈的方法和路径。

同时,事件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资企业的一些不适应症状,如对媒体报道倾向于“动机”上的“不良”猜忌,质问《纽约时报》的报道是“拆特朗普政府的台”等;而且在处理问题的行为上,惯性地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或多或少地将一些在国内处理问题的思维,有意无意地用在了投资地市场。殊不知,在美国等国家,政府与媒体、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相对独立,很多时候期待或寻求政府的介入,容易将问题复杂化。

显然,这些反映中资企业在同美国政府、媒体和当地工会等打交道上,还需要在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完善,提高对当地法律、制度和文化的适应能力。

总之,当前中资企业走出去,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和环境,本来就不容易,理性的做法是给予合法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正在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要在走出去之前更好地了解投资地的法律、制度和文化,提高企业对投资地环境和制度的敏感性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