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放的玉兰花 澎湃新闻记者 图
(传)五代南唐 徐熙 《玉堂富贵图》轴(传)五代南唐 徐熙 《玉堂富贵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五代南唐 徐熙 《玉堂富贵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熙(约活动于10世纪初)钟陵(南京)人,为南唐的花鸟画名家,画史记载他长于以墨写枝叶蕊萼,然后上色称落墨花,独具风格。明 沈周 《画芝兰玉树》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芝兰玉树》轴画坡上灵芝兰草,后倚大石,石后玉兰一株。通幅用笔极秀,与晚年笔趣大异,文徵明所学者多此种。幅上之吴宽题,与明宪宗戊戌(1478)年吴题林逋二札字体甚近;同年沈周所作赠吴之行画卷,用笔秀雅又与此相类,故本幅或亦此年所作,沈周时年五十二岁。明 沈周 《画芝兰玉树》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画芝兰玉树》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家自题:“玉兰挺芳枝。幽兰出深谷。生长虽不同。气味各芬馥。沈周。”明 沈周 写生册《玉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选自《写生册》,浅设色画写意白玉兰。以淡青色烘染背景,运用留白法突显花朵的洁白。画家使用粗硬短促的线条画枝皴干,并以长弧线做出花瓣的柔嫩质感,显得清淡雅致,并富书法趣味。明 周之冕 《花卉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己丑仲春周之冕写。”钤“服卿”白文印。“己丑”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周之冕时年69岁。明 周之冕 《百花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是图有作者自识:“萬曆壬寅(1602年)秋日寫,汝南周之冕。”系周之冕的晚年之作。该图勾画了四季花卉,其中木本花卉多为折枝。画家将吴派的写意山水笔墨转化为花鸟画的造型语言,形成了勾花点叶派。画家以写意的手法勾写或涂抹出花叶、枝干,随意之中透露着明快和清雅,反映出文人画家淡泊不羁的胸臆。明 陆治《玉兰》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行书自题:酒香花气春无量,花容人面颜相向。含情直待数来催,一声一叶花初放。冰肌玉质嫣千状,直教不许东施让。不随红紫逞鲜秾,偏留一种庄严相。右调临江仙。包山陆治识。明 陆治《玉兰》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陆治 《桃花木兰》明 陆治 《桃花木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为“明人便面画册(二)”册第七开。玉兰花或盛开或含苞,再配以桃枝。扇面尺幅之间,布局并不复杂,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画面出枝、开花,上下颇能贯串,一分条畅感,跃然纸上,成画于六十六岁。明 陆治、王穀祥合作《海棠玉兰》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陆治、王穀祥合作《海棠玉兰》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项圣谟行书题跋:(第一则)美人䜩罢酒初消。凌乱云鬟压步摇。莫遣翠禽啼梦断。要留香艳托春娇。素娥绰约髩云斜。(第二则)相映红枝上苑花。对此繁英人欲醉。知谁更着好诗夸。包山酉室。吴下名家。偶成合璧写生。率题二截句。古胥山樵项圣谟。明 宋旭 《木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旭(1525—1605年以后),浙江嘉兴人。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善山水,师法沈周,山石树木,苍劲古拙。万历间名重海内。本幅为“明人便面”册第十八开。木兰一枝自左上隅斜伸入画面,淡墨写枝,白描花瓣,木兰数朵,或含苞、或微绽、或盛放,俯仰之间,逸趣横生。明 孙克弘 《玉堂芝兰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窈窕千花笑脸时,蓝田洛浦竞芳春。虚传雪满扬州观,何似盈盈步洛神。己酉春日写,雪居克弘。”钤“孙允执”白文印、“汉阳郡长”白文印。另有引首章“东郭草堂”朱文印。己酉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作者时年78岁。钤鉴藏印“姚江陈子受家珍藏”朱文印。明 孙克弘 《玉堂芝兰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拳石之旁,玉兰、兰花竞相开放。花、石的画法均极工细,玉兰花用粉多次轻染分出浓淡,再用工笔勾勒烘托出花瓣的肥厚白嫩。枝干双勾填色并施以皴擦,极富质感。山石的画法是先以淡墨勾出轮廓,然后用浓淡墨多次晕染,逐渐加深,直至显现出丰富的前后层次及石体的质感。山石玲珑剔透而刚硬,玉兰和兰花婀娜多姿而柔媚。本幅设色明丽温润,层次细腻,变化微妙,典雅端丽,属作者工笔花鸟之佳作。清 恽寿平 《花卉》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与王翬是交情深厚的好朋友,两人合作作画,相互题诗,他们之间的情谊,在画坛上传为美谈。恽寿平本来原擅长画山水画,认识王翬以后,见到王翬的山水画,即对王翬说:“此道让兄独步,格耻为天下第二手。”认为王翬的山水画是最好的,除了推崇王翬的艺术成就之外,也谦虚自己的画艺。于是专心致力于花卉画上的研究,以宋徐崇嗣(活动于十世纪)、元赵孟頫(1254—1322)、明沈周(1427—1509)、陈淳(1483—1544)诸名家为师法的对象,以没骨花卉闻名,不钩花叶、枝榦的轮廓线,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花朵叶形,创出独特风格。由于恽寿平是常州人,因此他创的花卉风格,称为“常州派”。清 恽寿平 《花卉》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画柏枝、玉兰、牡丹,有“玉堂富贵”的吉祥象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牡丹代表富贵,柏枝则是长寿的象征,再取玉兰的“玉”字,就成了“玉堂富贵”的祝福语,题材通俗而常见。清 蒋溥 《摹文徵明玉兰花》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蒋溥 《摹文徵明玉兰花》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蒋溥 《摹文徵明玉兰花》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玉兰奇石,玉兰秀致,奇石玲珑,相映成趣。以工谨双钩法画花朵,花则含苞、绽放各具姿态,通幅以淡墨烘染,更突显玉兰雅淡之美。画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上录御制玉兰诗三首。清 余省 《春分三候木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清代名臣庄有恭行楷书题:“御制木兰花诗。江郎才思谢家娇,几许春光着意描。含韵斋中三月半,翠罂银管不相饶。”清 吴昌硕 《玉兰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玉兰花依石而开的景致。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