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小城青年和他一个人的飞机制造“梦工厂”
在胡波家一间空闲的房间内,遥控飞机部件凌乱地散落在床垫上:粗糙胶合成的木匣子里塞着一块马达,飞机起落架是由金属尺制成,一堆广告泡沫板将会作为飞机的翅膀、机身和襟翼。如何依靠这些材料拼凑起真正翱翔天空的飞机?19岁的胡波试着让想象成为可能。
他的家位于距离重庆市区两小时车程的大足区杨柳村,最近他正忙着制作的是可飞行的C919国产大飞机模型。凭借自学的技术、从网上下载的图纸和廉价的材料,胡波迄今为止已经制作了约11架形态各异的航模。如果飞机在试飞时不坠毁的话,他就把它们在网上标价出售。目前他已完成的最新作品是一台1.4米宽的运12多用途运输机模型。
胡波正在家中组装一架运12多用途运输机模型。 澎湃新闻记者 吴越 图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胡波在奶奶的独自抚育下长大。大部分的童年时光他都只是在村子里做作业、逗狗、折精巧的纸飞机。
在有了一定收入之后,胡波凑钱购买了一些制作飞机的基本材料,加入到当下国内日益庞大的业余航模爱好者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内航空事业的发展。许多第五代战斗机已经准备在未来几年内被投入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大水上飞机蛟龙600也已定于年内试飞,而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民用大飞机C919今年5月5日的成功试飞,更是激发了众多充满爱国热情的年轻一代成为航模爱好者。
在二手购物网站“闲鱼”上,购买过胡波飞机的买家对他的模型制作水准赞赏有加,尤其是他的C919模型。关于价格,如果胡波觉得买家能够珍惜他所制作的模型,是真正的航模爱好者,他不会多收除制作材料外的其他费用,这样几乎毫无利润可言,一架飞机能赚60元左右,制造时间长达一周。
尽管常常入不敷出,但对胡波来说,制作飞行航模让他能够在常年辛苦讨生活的疲惫中得到一丝喘息。14岁时,胡波辍学跟着父母去广东的砖厂打工,在那里呆了4年后,他回到老家安顿下来,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胡波带着孩子在山头试飞新的模型。 澎湃新闻记者 吴越 图“我不想我儿子跟我一样,”胡波回想起自己作为留守儿童的经历。“我会一直陪着他,不管我去哪里,我不论以后打工也好,做生意也好,没有出路也好,我都会陪着我的儿子。”
胡波蹲在地上给他的运12飞机模型做最后的加工完善,他6个月大的儿子安安专注地在一旁看着,还时不时戳戳机翼,抓抓螺旋桨。午后凉爽的微风给酷热难忍的初夏带来一份短暂的宁静,胡波准备带着儿子到家旁边的山上去见证这架飞机的处女飞。成功试飞后回到家,胡波还在谈论着儿子看飞机时的眼神,“他那种专注,眼睛里流露出的也是对航模的热爱。不像其他玩具,抓着玩一下就扔了。”
胡波希望在30岁之前能够坐上自己造的飞机,而这个梦想的完成需要他儿子参与其中。“我爷爷造了板车,我爸爸造了玩具,我又造了飞机,我觉得我儿子肯定是更进步,能造卫星。”他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
胡波的父母最近从广东搬到成都一位亲戚所在的批发市场打工,家人希望胡波能前往帮忙,虽然具体要做什么还未确定,但过去几周大部分时间他一直忙着为驾照考试做准备。
等他的Y-12成功飞上天后,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带着儿子安安和下一架飞机的设计图纸,胡波与家人余夕芳坐上了大巴去到230公里外的成都。
“我热爱航模,”胡波说,“反正没有它我就感觉过不下去,就像一个烟瘾非常大的人一天没有抽烟一样的那种感觉,总差点什么,不自在。”
他说希望有一天能为自己的航模瘾办一个小工厂,每天生产几架飞机模型。“一家人也不用那么累了。”
胡波的最新产品:一台1.4米宽的运12多用途运输机模型。 澎湃新闻记者 吴越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