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网络无障碍设施”,对残疾人不该是奢谈

佘宗明
2017-05-24 06:12

丽江市有一家叫“和一家无声”的餐厅,他们点菜方式很特别——用iPad借助手语或文字,原来餐厅21名员工中14名是聋哑人。餐厅开业至今近两年,没收到过顾客投诉。(云南网5月23日)

这让人感慨,一个小小iPad的使用,就很容易地填平残疾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岗位鸿沟,让残疾人承担正常人的工作。

今年5月21日是全国第27个助残日,人民网报道了上海28岁视障女孩陈思颖“用手和耳朵结账”的故事。还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两位90后研究生,历时两年,为失语者群体发明出能直接将手语转化成语音的翻译臂环,应用后,可实现失语者与普通人的流利对话。

……

如今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对残疾人意味着什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形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新技术发展,会否带来跟社会贫富强弱差序对应的“信息鸿沟”?会不会让很多弱势群体成为技术红利辐射面之外的被遗漏人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Dennisi就曾指出,信息鸿沟在演化为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也分析道: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人类差距也将报复性地再次扩大。

这无疑是种警醒:科技发展,很可能拉大贫与富、强与弱之间的差距,而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兴许也会因无法搭上“互联网+”等技术革新便车,其境遇更趋弱势化、边缘化。

来自中国无障碍研究会的数据就显示,中国目前视障群体约有1300多万人,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视障者认为“如今的互联网产品很难用”。当新技术将他们排除在“红利分享者”之外时,他们的“弱者”烙印,会因跟普通人在技术惠泽层面的沟壑而不断加深。

在此背景下,让新技术开发也遵循“无障碍原则”,乃至专门为残疾人生活便捷化提供技术基础,也是善莫大焉的公益践行。这既能为科技进步加载“人文芯片”,也有助于让残疾人群体坐上“技术红利共享”的班车,消除他们因技术使用差距而衍生的心理鸿沟。

当下已有些技术在做推进信息无障碍的“增量”:如电子保姆、智能仿生手、智能导航盲杖、读屏软件、应用3D打印技术的前臂肌电义肢、盲人版打车软件等。这些“技术助残”手段在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方面的作用,着实不容小觑。

“科技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这里的“公益”不能只是“意译”,还应有“直译”——那就是直接地去扶弱济贫。因而也期许,全社会都能在增益残疾人生活上下更多工夫,特别是大型科技企业,在研发“黑科技”的同时,也多给残疾人预留便利红利,体现出弥足珍贵的“技术伦理担当”。

“黑科技”的前沿技术,电子支付等网络应用能否充分遵循线下的“无障碍原则”,让广大残疾人充分受惠,不被信息化时代抛弃?这并不是阳春白雪的奢谈,而是残疾人的切身需求。中国“线下无障碍设施”起步晚,但这不妨碍“线上无障碍设施”的快启动。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