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苏河湾,沪版“清明上河图”的毁灭与复兴

澎湃新闻记者 鲁怡
2017-05-23 09:57
来源:澎湃新闻

苏河湾,位于苏州河北岸,东起罗浮路、武进路、河南北路,西至长寿路桥,北至交通路、虬江路,约3.2平方公里,在上海版图上伸展出蝴蝶之状,而今,它也正经历着蝴蝶般的破茧重生。

1843年上海开埠,苏河南岸逐渐出落成近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一河之隔的苏河湾,除东部被划入美租界成为“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一部分,中部与西部,依然是遍布农田、湿地、沟汊的荒凉之地。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河湾一跃成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撑起近代民族工业的脊梁。然而,它也一次次在炮火中被夷为平地,成为八百壮士的壮烈背景。近代史上屈辱、壮烈、自强与繁华的一幕幕在这片土地轮番上演,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史创新学科首席专家、《上海学》集刊主编周武日前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讲述了苏河湾崛起、毁灭、重建、再造的历程,跌宕起伏的传奇。

苏河湾,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今,几经风霜,几度轮回,是上海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最能体现海派文化的街区

澎湃新闻:《品读苏河湾》这本书认为苏河湾孕育了上海早期民族工业的繁荣。和上海其他有百年历史的街区相比,苏河湾有何特点?

周武:这本书是我和几位青年学人一起写的,最初只是完成一个交办的课题,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苏河湾,了解苏河湾。苏河湾是上海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区域,这种文化底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文化”:

一是苏河文化。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它催生了大半个上海,也催生了苏河湾,今日苏河湾就介于吴淞江新旧河道之间。近代以来,苏州河一直是沟通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苏河湾临水而兴,拥有4.7公里的滨河岸线,还有11座风姿各异的跨河桥梁,都是苏州河赐予苏河湾最具诗意和神韵的水景。

二是工业文化。苏河湾西藏北路以西地区曾是甲午战争后上海快速崛起的四大现代都市工业区之一,而苏河湾现代都市工业区又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新开发区,也是上海民族工业最集中、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区域,早期的缫丝业、制茶业、碾米业,尤其是稍晚的面粉业、印刷出版业,等等,都曾经是苏河湾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其中商务印书馆、福新面粉厂更不仅是上海,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虽然,苏河湾都市工业区在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中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但它是近代工业文化的缩影,其中凝聚着通过实业振兴来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的强国梦想。

商务印刷馆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三是铁路文化。中国之有铁路始于上海,上海之有铁路始于吴淞铁路,而吴淞铁路的起始站即设于苏河湾。此后,沪宁铁路车站、北站、麦根路货站(上海东站)和新客站都设在苏河湾,可以说,苏河湾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发展到繁荣的全部历史。

四是海派文化。众所周知,最能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有三样东西:石库门里弄住宅、海派艺术和月份牌。石库门是上海最典型的民居,苏河湾不仅是早期石库门的发祥地,而且是现在上海遗留石库门建筑最多、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吉庆里12号是“清末海派四杰”之一的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故居,是一幢三间两厢的二层石库门建筑,吴昌硕在苏河湾居住了整整14年,艺术生涯最为鼎盛、辉煌的年代都在这里度过。北山西路上的“穉英画室”则是近代上海赫赫有名的月份牌年画的发源地,杭穉英邀集何逸梅、李慕白等著名画家于1923年创办。穉英画室出品的月份牌因质量地道、风格新颖,极受欢迎,几乎包揽了整个上海的月份年画市场。

五是红色文化。苏河湾是许多红色报刊的发源地,知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热血日报》、《公理日报》、《向导》、《布尔什维克》等红色报刊大多在苏河湾地区印刷、出版。而今全国各红色游览点所展示的许多红色文献、文物,包括许多党内文件,如《中央通讯》、《支部工作》等,其最初都是在苏河湾起步的。

上述“五个文化”交织,构成苏河湾人文历史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区的特质所在。

澎湃新闻:为什么说苏河湾是石库门的发源地之一?还有哪些上海元素滥觞于此?

周武:石库门是上海最著名的里弄住宅形式,因大门采用条石箍门和乌漆厚木而得名。闸北是现在上海遗留石库门建筑最多、最重要的区之一。隶属于苏河湾地区的山西北路西边,是最典型的早期石库门诞生地,出现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类老式石库门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一般分为两层三间两厢,或者两间一厢,门内有小院,楼下正中一间客堂,东西两面为厢房,客堂后是狭窄的扶梯,再后是厨房(灶披间),厨房之上另有一间小屋,俗称“亭子间”。新式石库门则出现在20世纪以后,适应小家庭增多的趋势,房子由原来的三间两厢变为单间或双间一厢。

苏河湾的众多石库门里弄中,前几年尚保留完整且富有建筑特色的还有位于天潼路847弄的慎余里。这条石库门里弄建于1931年,共有房屋16幢52单元,占地8100多平方米。石库门相对低廉的房租,使苏河湾成为各路艺术精英的荟萃之地和海派文化的滥觞之地。最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海派书画、月份牌和连环画皆以此地为创作的大本营。如紧靠东部租界的北西藏路西侧蒙古路北侧公益里,就聚集了30多家连环画出版机构。

慎余里,曾是海派书画、月份牌和连环画的创作大本营,如今已经拆除 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 图

澎湃新闻:除了工商业,苏河湾在文化上亦对近代史产生影响,有人说它是“新文化运动”基地,这个说法确切吗?

周武:在商务印书馆的带动下,苏河湾的出版印刷业呈现出逐渐集聚的趋势。成立于1916年的大东书局,数度搬迁之后,于1930年迁址商务印书馆的发祥地之一苏河湾北福建路2号、3号。后来,大东书局发展为仅次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民国时期第四大出版印刷企业。除商务、大东两大出版印刷巨头之外,整个苏河湾地区的书局、书庄、小印刷厂更是星罗棋布。据统计,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就有万叶、湖风、世新、文华、国粹、天机、天成、燮记、石竹山房、文粹、大通、粹英、文益、童年、经纬、东方舆记、美华、鸿裁、春咸、槐荫山房、荣记书庄、华大、庆记、联华等书局、书社五六十家以及上海印务公司、元丽印务局和友文印刷所等大量的印刷企业,仅已登记的铅印工业同业公会会员133家,彩印会员27家,铸字制版会员18家,纸业会员11家,油墨会员5家,装订会员122家,印刷机械会员16家,共计332家。这里的印刷产业占据了上海的70%。就这个意义而言,说苏河湾是新文化运动的基地并不过分,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大宗读物都是在这里印刷,并销往全国各地的。

澎湃新闻:那个时代都有哪些文化界人士在苏河湾生活过,有相关作品吗?

周武:在苏河湾生活过的文化界人士甚多,除前面已提及的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月份牌名画家杭穉英、何逸梅、李慕白等人外,近代出版家张元济早年也曾在苏河湾居住过多年。1902年应夏粹芳之邀,张元济入商务印书馆,主持编译所工作。时编译所设在北福建路唐家弄(现福建北路天潼路一带),他就迁居与编译所较近的文极司脱路长康里(现闸北曲阜路文安路)一幢三上三下石库门房屋。直到1909年才迁往苏州河南的长吉里(西藏路芝罘路转角)。

区位交通优势催生的华商发源地

澎湃新闻:苏河湾被称作“华界工厂大本营”,为什么华界工厂会云集于此?当时具体有哪些工厂,这些工厂后来的去向如何?

周武:苏河湾地区不但具有水陆兼具的交通优势,而且东面毗邻租界,南面和西面与租界仅一水之隔,但地价却为四区最低。据民国学者张辉的研究,1930年每亩平均地价公共租界东区为16594元,西区28612元,北区是52947元,中区150879元。而华界的沪南区仅8262元;包括苏河湾华界地块在内的闸北区则更低,每亩平均仅6058元。也就是说,苏河湾华界地区在交通和区位上并不比租界逊色,但地价却还不到公共租界最便宜的东区的一半,这还是1930年的数据。

苏河湾华界地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辟通商场后,才修筑马路,设立巡警,建设水电等市政设施;在此之前,除老闸和新闸两个市集外,大部分地区尚是人烟稀少的荒烟蔓草之区,地价差距只会更大。因此,上海工业化启动后,闸北地区就非常自然地成了资本较为弱小的华商进行产业投资的首选之地,发展迅猛。

据1930年上海工业门类调查,闸北地区的纺织、化工、食品、印刷和机电工厂数分别占全市同业工厂总数的41.57%、23%、22.38%、29.57%和16%。特别如丝茧、面粉、搪瓷等多种工业,大多集中在苏河湾华界地区,所以,苏河湾被称作“华界工厂大本营”。如缫丝工业,1917年这里就设有48家丝厂;1926年50家,占上海市丝厂总数的60%以上;1929年达到78家,占上海市丝厂总数的70%以上;至1937年前,“沪市丝厂有一百数十家之多,均在闸北,仅极少数丝厂在苏州河以南”。再如制茶业,据统计,1929年上海有制茶厂57家,共出口茶叶6.14万箱;其中,苏河湾华界地区45家,租界地区9家,两者共出口茶叶5.82万箱,占到95%以上。至1936年,上海有茶厂38家,全部都在苏河湾地区,其中华界20家,租界18家。面粉业,荣氏家族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面粉厂——福新面粉厂即设在苏河湾光复路。印刷业,以商务印书馆和大东书局最为著名。其他如搪瓷业、油漆业、棉纺业、棉织业、丝织业、绢丝业、卷烟业、饼干糖果业、制药业、玩具业、机器业等工业门类,苏河湾也具有一定优势。

过去的苏河湾沿线有着众多的华界工厂,其中,纺织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

这些工厂除设在苏河湾东部原租界地区者外,几乎全部毁于侵华日军发动的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战胜利后,这里又陆续建立起一些工厂。从1950年开始,原闸北区开始实施“南厂北移”战略,先后在苏河湾以北建成了以化工、仪表为主的和田工业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彭浦工业区和以高新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市北工业园区等三大工业区。在这个过程中,地处闸北区南部的苏河湾地区因紧邻上海的城市中心区域,工厂不断外迁,除苏州河沿岸有数家中型工厂如扬子木材厂、第三碾米厂、华丰搪瓷厂等外,其余仅剩一些小型工厂错落在住宅区内,生产电子、轻化工等产品。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时苏河湾已成为以居民住宅为主的生活区,并且大多是里弄住宅和危棚简屋。

澎湃新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河湾的繁华市面曾被誉为当时沪版“清明上河图”,工商业如此发达的原因何在?

周武:苏河湾工商业的发达,当然跟它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苏河湾地下无矿藏,地上无特产,毫无资源优势可言。它在20世纪前半期能够发展成为上海四大现代都市工业区之一,主要依靠它的区位优势。伴随苏州河南岸租界的兴起和上海城市中心的北移,苏州河逐渐取代南线内河航道,成为上海与长三角城乡连接的“水路大门”,来自江南腹地的丝、茶、米等大宗商品经苏州河运抵上海后,便在苏州河两岸起卸、集散,今苏河湾滨河地带遂发展成为繁忙的“水运码头”。不仅水运,苏河湾陆上交通尤非上海其他区域可比。淞沪、沪宁、沪杭铁路分别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1916年建成通车,其客运总站(北站)和货运总站(东站)均设在苏河湾,铁路带来的客流、物流和信息流每天都在这里聚散,铁路上海站被誉为大上海的“北大门”,即由此而来。水陆兼具的交通优势,又有力地带动了苏河湾的公共交通网建设。三者结合所形成的区位优势,为苏河湾早期的超常规发展和当下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

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紧邻租界,苏河湾东部本来就属于公共租界范围,南面和西面与公共租界亦仅一水之隔。正是这种区位上的诸多优势,才最终使苏河湾成为近悦远来、百业兴旺的投资乐土,成为上海华界的工商业中心,并在一•二八事变前迎来它的鼎盛时代。所谓的沪版“清明上河图”,指的就是战前苏河湾工商业发展的盛况。

澎湃新闻:据说很多当年的地产大亨、黄金巨头也住在这个区域?

周武: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伴随苏河湾原华界地区的快速兴起,苏河湾确曾吸引大批民族资本家到这里投资设厂,在这个过程中,苏河湾地区涌现出不少工商业精英,譬如曾在上海滩叱诧风云的湖丝巨商,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他们来上海以后最初的起点都在苏河湾一带,其中“四象”之首刘墉在上海等地拥有的房地产,甚至连房地产大王哈同也自叹弗如。由丝业巨商钱信之、沈联芳、王一亭、周庆云等11人集资创设的湖州会馆即设于苏河湾北面不远的会文路。

以缫丝业起家的沈联芳,他最初在湖州丝商吴少卿开办的瑞纶缫丝厂当职员,几年后集资40余万两创办振纶洽记缫丝厂,后又陆续创办恒丰丝厂、庆华丝厂和锦成丝厂,成为响当当的丝业巨商。1915年,沈联芳被推为江浙皖丝厂茧业总公所总理,连任10余年,是上海丝茧业的领袖。作为丝茧业领袖,沈联芳在闸北华界自治运动中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是闸北开辟通商场的领袖人物之一,先后担任闸北商团会长、闸北商业公会会长等职务,民国后一度被推举为闸北市政厅副市长。在整个上海华商界中,沈联芳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总商会的首任议员,长期担任会董,并于1915年担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主持日常会务。荣氏家族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面粉厂福新一厂即设于苏河湾光复路,到1921年陆续设立多家面粉厂,也都坐落在福新一厂附近,距苏河湾不远处。

上海总商会和北市钱业会馆也设于苏河湾。所有这些都说明,当年的苏河湾确是民族资本家的活动中心,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这里投资置产,但这里是都市工业区,并不宜居,因此当年的地产大亨、黄金巨头,以及其他工商业精英多选择居住在公共租界西区或法租界西区,并不住在苏河湾,即使住苏河湾也住在东部公共租界内。如天潼路上的徐园(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又名“双清别墅”,是清末海上闻名的私家花园,为浙江海宁的大丝商徐棣山所造,占地3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曲折,时人称之为“名士之天乐窝”、“园林布局当为海上诸园之最”。徐园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是上海最早进行营业性开放的私家花园,也是中国最早电影放映西洋影戏的营业性场所。

上海总商会曾是民族资本家的活动中心之一

创痛记忆与“下只角的蝶变”

澎湃新闻:苏河湾的“黄金时代”截止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创伤和灾难让它一度沦为棚户区?

周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这里的区位优势日益突显。滨河,地价低廉,水陆门户,使这里迅速成为中外资本——特别是民族资本投资竞逐的热土,来自全国的各路精英纷纷进驻苏河湾,道路、桥梁、码头、里弄、堆栈、仓库、商店、报关行等陆续兴建,丝业、茶业、机器制造业、纺织业、印刷出版业、制革业、碾米业、卷烟业、面粉业快速发展,各种工厂与豪商巨贾之别墅、洋人住宅日见其多,里弄住宅增速更猛,清宣统元年(1909年)仅30条,到1926年已增至721条。与此相对应的是人口激增,宣统二年(1910年)23000人,到1928年时已达到30万人。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海指南》第廿一版写道:“闸北十年以来,日渐繁盛。以有沪宁及淞沪铁路车站、沪杭甬铁路北车站在其地,而工厂又林立也……丝厂皆在新闸。慈善、卫生、消防等事,设置亦甚备。大统路有闸北慈善团办事处,新民路有惠儿院,救火会有一、二、三段救火会,管理市政者有沪北工巡捐局。亦有警察署,四区署在共和路,五区署在宝山路。自来水电灯机关曰闸北水电厂,在恒丰路。电话局在共和路永祥里。”短短20多年时间,曾经的荒凉之区苏河湾已发展成为百业兴旺、市廛繁盛的近代都市工业区。

然而,苏河湾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被侵华日军的暴行扼杀了。一•二八和八一三侵华日军接连不断地狂轰滥炸,苏河湾首当其冲,北站与中西部的商店、住宅、工厂被摧毁殆尽,战前最繁盛的恒丰路、共和始、大统路悉成焦土。浩劫过后,陈尔鄙公共租界和西部“三层楼”,即裕通路四安里外,全是残垣断壁,几乎找不到完好的建筑,整个苏河湾中西部95%以上的建筑物变成了废墟,满目疮痍。苏河湾因此而沦为上海的“棚户王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上海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安康苑的居民搬离,安康苑地块位于苏河湾核心区域  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

澎湃新闻:《品读苏河湾》中,有一篇叫“看得见的沧桑”,为什么这么写?

周武:用“看得见的沧桑”作为标题,是想写出苏河湾地区在甲午以后的百多年间所发生的巨大起落变迁,上海没有哪个城区像苏河湾那样经历过如此巨大的起落变迁。甲午战前,这里是沟叉纵横的僻静乡野,甲午战后短短十数年间即发展成为当年上海华界最具活力的都市工业区,到一•二八事变前更臻于极盛,繁荣、繁华不亚于租界,为华界各区之冠。令人扼腕的是,这样一个新崛起的百业兴旺的工业区却被侵华日军的炮火两度夷为瓦砾之场,沦为一个“赤膊区”,一个“棚户王国”。此后虽叠经规划和改造,这里仍未能脱去“下只角”的称号。直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州河综合整治、不夜城和苏河湾等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的相继实施,这里的城区面貌才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澎湃新闻:苏河湾最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周武:最能打动我的地方还是离苏河湾不远的商务印书馆。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商务印书馆遭到侵华日军的狂轰滥炸,商务印刷总厂顷刻之间在烈焰中化为一片焦土。“所有房屋,除水泥钢骨建筑者尚存有空壳外,其余只见破壁颓垣,不复见有房屋”。 商务印刷总厂被毁后,日本浪人又于2月1日冲入东方图书馆纵火,东方图书馆尽付一炬,片纸无存。面对突如其来的毁灭性浩劫,商务人在张元济、王云五等人的率领下收拾烬余,在悲愤中奋起,投入再一次艰苦的创业之中。就在东方图书馆被纵火焚烧的当天,早已退休的张元济立即重返商务,主持召开董事会紧急会议,组成了一个以他为委员长,以王云五、李拔可、夏筱芳、鲍庆林为常委的善后特别委员会,致全力于商务的善后与复兴。王云五当时提出的口号叫“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他用这个口号回应海内外各界的同情与支持,也用这个口号激励商务同人。经过半年多紧张、艰苦的筹划,商务于同年8月1日隆重复业。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商务同仁重振旗鼓,艰苦备尝,用张元济的话说,就是“吃尽生平未尝所谓资本家之苦”。复业不久,商务即恢复“日出新书一种”的传统,大约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商务已重新占据了全国出版界的半壁江山,它的出版物占全国出版物总数的52%。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种骄人的业绩都是一个奇迹。在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迅速恢复元气,重执出版界的牛耳,商务人的创造性和敬业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澎湃新闻:《品读苏河湾》的最后一篇,你用“蝶变”作为标题,在你看来,苏河湾的“蝶变”有哪些表现?

周武:“蝶变”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用于形容改革开放以来苏河湾地区所发生的惊世巨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一、经过近30年的综合整治,苏州河,这条曾经“黑如墨、臭如粪”,不再孕育任何生命的“死河”,开始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媚,水里鱼游,岸上鸟鸣,正在“被打造成一条文化记忆、文化创新、文化享受之河”。二、地处苏河湾西部原本遍布棚户简屋,随着不夜城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如今已成为上海四大夜景点之一。三、苏河湾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如今的苏河湾已开始“破茧成蝶”,变危房简屋密布的破旧城区为高端生态商务区。

从苏河湾眺望远处的陆家嘴。如今的苏河湾,已经成为上海又一处高端、靓丽、宜居的居住区,百年苏河湾已经“蝶变”  澎湃新闻记者 杨一 图

澎湃新闻: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苏河湾?

周武: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苏河湾,不过,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苏河湾在历尽沧桑之后能够破茧成蝶,真正变成宜居的天堂。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