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20年|一家三代浙大人:时代印记不同,求是精神不变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实习生 邓峰豪
2017-05-20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父亲抗战期间入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自己1978年考入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于1998年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毕业后执教三十载;儿子199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之后在浙大拿到硕士学位——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张梦新,一家三代同为浙大人。

张梦新年轻时候的照片

除了祖孙三人,他的妻子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函授毕业,儿媳读浙大中文系专升本,弟弟就读于浙大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外甥上的是浙大MBA和总裁班,侄儿读的是浙大夜大课程。

“从我这一家窥斑见豹,可以看出浙江大学为培养人才做出的巨大贡献。我的家人在不同时期就读于浙大,时代给我们烙下不同的印记,但不变的是‘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5月20日,张梦新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30岁时带着2岁儿子上大学

现年69岁的张梦新1966年高中毕业,1977年冬天参加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我父亲1940年代在浙大读国文,我参加高考时,当时的杭大就有很多老师曾教过父亲,所以我对杭大有了解,很希望进入这所大学学习。”他告诉澎湃新闻。

1978年,张梦新抱着2岁的儿子考入杭州大学,因为妻子要上班,白天没人管,他只能把儿子放在学生寝室的床上,用夹子把蚊帐夹住,告诉他“爸爸去上课,你要乖。”

毕业时,同学给他写的留言是:我可不会像你那么狠心,把孩子放在蚊帐里,自己去上课。

“这不是狠心,是学习机会来得不容易,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张梦新回忆,当时杭大借用校外一处礼堂上课,大冬天,140个人坐在四面透风的礼堂里冻得瑟瑟发抖,可每个人都在认真听课、做笔记。

父亲抗战期间在浙大西迁途中入学

但张梦新说,和父亲比起来,自己的求学环境不知道已经好了多少。

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由杭州辗转江西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办学,历时两年多,行程2600余公里,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的史诗,抗战胜利后才回迁杭州。西迁途中,浙大还在浙江龙泉办过分校。

1941年,张梦新的父亲入读浙大龙泉分校。“没有电,只有桐油灯,要躲炸弹,还时常断炊,但老师肯教、学生肯学,上课的是郑晓沧、徐震堮、夏承焘等名师巨匠,他们教学生学问,更以自己的甘于清贫、认真教学、艰苦顽强,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爱国爱民的人。”张梦新说。

2016年,张梦新与杭大中文系同事任平教授去了龙泉分校旧址,缅怀父辈,并为出版《风雨龙吟集》收集资料。

“在龙泉办学时条件非常艰苦,但郑晓沧、夏承焘等老一辈浙大人在教书育人之暇还时常吟诗填词,成立了‘风雨龙吟社’,雅集唱和,集成油印的《风雨龙吟集》,我们想出版这本书,传承求是文脉。”张梦新告诉澎湃新闻。

执教三十年,讲台就是传承浙大精神的平台

父亲就读于抗战时期,自己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而张梦新儿子的时代标签则是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

“他们这代人更开放,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不会变。我让儿子读新闻,因为新闻对社会作用大,能学到新东西。”张梦新说,家庭氛围对人的影响很大,如父亲影响他一样,他的就读、任教的经历也影响着儿子。

1998年,张梦新的儿子在杭州大学本科毕业。那年9月,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

“我侄子、外甥是2000年后读的浙大,现在的浙大,办学层次、师资力量越来越好,教学环境与我和父辈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求是精神是不变的。”

不仅在自己的小家,作为浙大教师,张梦新将讲台作为传承求是创新精神的平台。

曾担任13年浙大校长的竺可桢先生问过新生两个问题:你们来浙大做什么?离开大学后做什么样的人?他还有一句名言: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在30年的执教生涯中,我时常把老校长的这些话讲给学生听,这是传承浙大精神的方式。”张梦新说。

与他一样为浙大学子付出忠诚与努力的老师还有许多。他的同事邬武耀先生1993年离休后仍坚持上课,当年11月8日晚,在上课时突发脑溢血,倒在讲台旁,经抢救无效离世。他的博士导师徐朔方,在八十高龄、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明代文学史》的研究。

正是有了这样一代代老师、学生,百廿浙大才如此星光闪耀,涌现出了竺可桢、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钱三强、叶笃正、徐光宪、谷超豪、程开甲、李政道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以及马一浮、郑晓沧、丰子恺、夏承焘、沙孟海、夏衍、姜亮夫、常书鸿等一大批文化大师;200余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校友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位校友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位校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