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成都叫停学而思的真正原因,真的站得住脚吗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7-05-19 19:03
来源:澎湃新闻

 成都“学而思”被叫停,引发热议。

“学而思”犯了什么事?

“学而思”是个民办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许多分店,火爆程度很高。这也是其被“枪打出头鸟”的原因吧。

然而,叫停的真正原因,真的站得住脚吗?

成都叫停“学而思”,报道上只是说“违规”。究竟违反了什么“规定”?则各方多有猜测。其实,从学校拿出的“整改方案”中逆向推倒,或许能够见到一些端倪。

据说,学而思培训学校向教育局递交的整改报告中,详细梳理了招生、教学内容、教师管理、考试与竞赛、收费与退费、安保管理、党组织建设等八方面的问题,开展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等自查。

全面自省,也是好事。

报告还说,“学而思”会及时修改违背教学规律的内容等,并承诺“从即刻起绝不主办、承办、协办参加华杯赛、国奥赛、学而思杯等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各类竞赛、考试或活动”。其他各教学点的整改也正在进行中。

看来,重点问题,还是在于教学中有“违背教学规律的内容”,以及参与了各类非政府部门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各类竞赛、考试或活动。

幼儿园就开始上培训班,为什么?

“教学规律”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比方说,是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有某个年龄段的知识水平吗?

似乎是这样。

那这个所谓的“知识水平”门槛由谁来核定?

肯定不是校外培训机构。

比方说,“学而思”的课程培训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幼儿园的孩子们为什么要成群结队的去上培训班?因为他们要上小学。小学是有入学考试的。你要是仅仅凭天真烂漫一张白纸,都没有勾画美好蓝图的机会。你要认识字,要会加减法,要能够说英文,当然如果你还可以来点儿琴棋书画网羽篮排球冰球马术高尔夫也不错,但即使如此,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就能够成为必然人选踏入校门。

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在教育部门的授意下或者未在教育部门授意下甚至在教育部门的禁令下自定了入学门槛,尽管他们会说,这只是一种“摸底”,不会作为能否入学的凭证。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家长们是不敢相信的。

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众所皆知,教育部门的解释当然无懈可击,幼儿园又不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个还算安全的幼儿园上着,已经属于万幸。何况,幼儿园与教育部门无关,就完全没有义务也不能知道要让小朋友在既定的“教育规律”下学习什么。

而小学的教育资源尽管据说十分充足和平衡,但上小学的难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从资源不足的幼儿园奔向资源不足的小学,对个人而言,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动员自身的资源、补充自身的资源。

所以课外补习班铺天盖地,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补习班上得昏天黑地。

不参加竞赛能行吗?

万万幸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不用为去参加各种华杯赛、国奥赛而拼命。

当他们上了小学,这种宿命就不可避免。

没错。这正是“学而思”整改的另一项核心议题,参与举办各种竞赛。

同样没错,“学而思”整改也好不整改也好,小学生们要投入竞赛洪流的宿命不可避免。在现行政策下。

为什么呢?

“学而思”或者其他人、组织,为什么要举行各种竞赛?竞赛的参与者和最终目的是什么?

竞赛当然是为了选拔人才,简单说,看看谁最强。

强又怎么样?就可以进人人艳羡的好学校,个个挤破头的好班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学校的授意在先,竞赛们就不可能风起云涌盛而不衰。这是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和唯一基础。

因此问题就来了。教育部门貌似有明确规定,义务段学生招生录取不得与学科竞赛成绩、特长评级挂钩。这大概也是像“学而思”这种培训机构成为“被开刀”对象的原因。你的竞赛成绩我们根本不认、不看、不理,你还在那里搞竞赛培训和竞赛组织得嗨翻天,你有病啊,你得治!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教育部门是相信这一点的。

这当然很令人费解。民营机构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儿,不可能自娱自乐没有收益。学生和家长们也不可能都闲得太无聊,把所有生命都用于穿过大半个城市去上课。

重点是,所谓重点学校里那些特长班、尖子班学员们,他们都是怎么进去的?学校的需求和实践,才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也才是校外补充机构得以生存的原因好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级复一级。他们堂而皇之大白于天下的存在着,成为学校的典范,成为后人的典范。

教育部门,是知情呢?还是知情呢?还是知情呢?

想上好学校的家长是坏家长?

可能这时就会有人跳出来怒极道:这还不是因为你们家长都想要学生上好学校!

嗯呐!

家长和学生都想要上好学校?当然啦。啦啦啦。这难道不是颠扑不灭的真理?这难道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这难道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难道不是历史进步的基石?这难道不是谁都应该想得到算得出在制定政策的时候理所当然要考虑到的事儿?

跳出来的人又可以仰天长笑到:既然你们欲求不满都想上好学校,好学校当然就要挑挑拣拣,你们当然就要挤破脑袋,所以天天赶上着劳心费力的去上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竞赛,都是你们自找的!

听起来好有道理,一定以为大家竟然无言以对。

估计还确实有人已经开始反省,作为一枚中国家长是多么的热于进取一心向上。

请大家先捡起自己的玻璃心。用的不是地方。

你想想,之所以要禁止竞赛,就是因为这是义务教育阶段,要给学生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这种“完全平等”已经到了连智力因素都不允许考虑在内的极致状况了。

即使我们承认,这种考虑也有其道理和优点。然而,既然都已经这么强调再强调所谓“完全平等”了,你所给出的教育条件却本身就完全不平等,这是几个意思呢?按照你们的逻辑,就应该没有好坏学校之分才是啊。

好学校无非是三点,经费资源好,教师资源好,学生资源好。学校质量完全可以通过调动经费和教师进行再平衡。不平等?再次分配到平等为止!现在没有这么做,反而还使其在学生资源上进一步有择优的“特权”,完全是在加剧不平等!

资源分配不均本就不是私人的问题。而明明分配不均,却要求个人抱着平等的心态参加不平等的竞争,还硬要用平等的理由把不平等加诸于人。

“学而思”成了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谁才该反思?孩子们在“学而思”里仰起四十五度角,怪我咯?

学校的问题,不能怪学而思

我还挺讨厌“学而思”现象的,但我真不讨厌“学而思”。

学校教育内容究竟应该怎样?始终是值得深入、长期探讨的话题。每个国家也都在不断讨论。

个人智力本就有不同程度,有些人的确能力超群,应当给予他们合适的引导和超常发展的空间。因此,无论是课外学习,或是一些能力竞赛,都有其意义,并不应该被禁止。

但大多数人,尽管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都是较为普通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当然应该要满足这部分人的诉求。

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诉求并不因为其“义务”的原因就可过于简单。国家教育的是未来人才,会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教育一定是有强度的,不是一个“快乐”就可以定义的。此外,“义务”教育并不否定人能力的差异,更不是不重视教育的结果。将“义务”教育等同于不做作业、不考试、不进行竞争分级,也是谜之逻辑一派混乱。

学校教育变得过于松垮,其实并不一定符合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不符合孩子学习渴求的需要,而正常竞争机制缺失,也既不利于教育质量,又不利于学生成长。

致使一方面,所谓“素质教育”自己都不能界定自己,于是教学与考核不匹配,即学得容易考得难。学生不得不付出大量额外精力去校外弥补自己“素质”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考核“地下化”,因竞争事实上不可避免,但禁止选拔的政策让剑走偏锋的各种选拔变得更激烈。结果很多本来不属于“超常”能力的孩子也必须在“超常”学习的独木桥上杀出血路。

这实际上是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思路流于表面,根本没有深入考虑过教育目标、教育路径、教育方式等其中逻辑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些浅表性改革,反而引起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结果。

这个结果,把公共服务的责任压成了私人的负担。因此,当私人无法负担,就会丧失在公共服务中享受权益的能力,进一步丧失社会竞争能力。这也就是当前另一个问题,“寒门难出贵子”,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即为什么名牌大学中贫困家庭、农村家庭学生比例减小。

后记

就算把“学而思”都关掉,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

“学而思”的产生,可说源于市场自发。市场供需现状在此,“学而思”现象如此“疯狂”,该考虑的是教育供需矛盾为何如此之大,教育供需缺口为何如此之大,恐怕“学而思”也只不过是一个附带产物,也只是现象一角。

古人说教育,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现代管理教育的人也一样。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