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君越·思想湃|评弹,你应该被年轻人喜欢

刘玉侠
2017-05-11 09:14

在粉墙黛瓦的烟雨江南,河道纵横,渔夫缓缓的摇着船桨,船客卧坐船头,酌饮小酒,悠哉地放目远方。市井街道两旁,茶馆林立,人们三五成群,用吴侬软语聊聊家常和国事,一壶茶,两个说书人,一个故事,消半晌。
如果这是你熟悉的江南情调,那么这种情调在评弹里也被演绎得别有风致。“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碧莲香”。5月3日的思想湃舞台上,高博文穿着长衫,手持三弦,正在演唱评弹名曲《莺莺操琴》。台下观众一边兴致勃勃欣赏着高博文的评弹表演,一边跟着轻轻哼唱。

方言的灭绝,是传统戏曲的灭顶之灾

和以往的嘉宾演讲不同,高博文是第一个用苏州话、上海话和普通话混合演讲的嘉宾。用他的话说,用三种语言来演讲,一方面保证大多数观众听得懂,同时,也让大家直观地领略吴侬软语的魅力。

评弹起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传统戏曲跟地域方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评弹根植于苏州吴方言,想要很好地欣赏和学习评弹,语言是重要的一关。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在逐渐消弭。“听不懂”已经成为年轻人喜欢和传承评弹的重要阻碍。曾经一位著名学者说过:“方言的灭失,是传统戏曲的灭顶之灾”,这说的就是方言和传统戏曲不可分离的关系。

高博文很小就开始学习评弹。说起爱上评弹的起源,高博文介绍道,小时候,囿于经济发展条件,人们的娱乐生活比较匮乏,通过收音机听评弹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消闲方式。对于生于上海,长于弄堂的他来说,每天定时从收音机里传出的优美评弹曲段,无异于是一种美的启蒙。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长大后的他考入戏校评弹班,开始接受老先生们的传统教育,这一入行就是几十年。在被问到是否中途有放弃的想法时,高博文说,当年的评弹班有十个人,但是九个后来都转业了,在那个全民皆商的年代,人很容易受到商业习气的熏染。但是,由于他本身的性格、兴趣等原因,还是在自己喜欢的评弹道路上发展,“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喜欢”。

创新就是玩,玩也得有范儿

受过正宗传统评弹教育,跟过多位名师学习,高博文可以演绎出最原汁原味的传统评弹。以门派传承的代表作《珍珠塔》为例,高博文兼收各派之长,将传统评弹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受到一众老观众如痴如醉的喜爱。

但是,要想让评弹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博得年轻人的喜欢,毕竟年轻人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用高博文的话说,“要就青年”,意思是要知道年轻人的想法、爱好、需求,然后针对年轻人的口味做一些艺术上的创新改变。

事实上,高博文已经在艺术形式上做了很多探索。从一开始的摇滚评弹,到近年来的爵士评弹、《繁花新说》,每一次创新都希冀让人们见识到评弹的另外一种发展可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评弹。爵士评弹的创新更多的是将爵士的活泼和评弹的舒缓做一个融合,《繁花新说》则是在评弹本体上有所突破,比如在原有表演方式上加入了很多上海和苏州的方言俚语等。高博文评价说,《繁花》还不成熟,尚有很多融合的点需要打磨。

不同音乐形式之间的磨合,当然会有碰撞,但合作的乐友们总是能够对评弹这样一门艺术心怀敬重。高博文说,他们也会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和探索。当然,这种创新一直都是有底线的,评弹创新要坚持“一人多角,自弹自唱,跳进跳出”的基本底线。不管任何一种创新探索,他一直都坚持一个理念:创新是一种选项,不是方向。“大胆地往前改,不要怕别人的评论,只要去做就可以了,老的都在,不怕改坏,大不了回来嘛”。

高博文告诉澎湃新闻,除了评弹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外,他们还推出了“白领定制”的演出形式,意为会不定期根据白领客户的需求,做一场定制的个性化演出。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为评弹的推广开拓门路,同时,对于搜集客户需求信息,丰富评弹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非常不错的个性化尝试。

评弹里的故事,有生动的智慧

评弹之美在于舒缓、优美,能俗能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效率、力量和快餐化。作为一个从业几十年的评弹演员,高博文说,我经常劝我的学生们不要喝冷的饮料,要多喝茶,因为茶是烫的,“你非得等茶凉下来才能喝,这是要告诉你,要耐下性子,慢下来”。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高博文的语速非常舒缓。

其实,传统文化的韵味就像茶,它的美是优雅沉静的,需要你用时间细细体味。评弹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一直以来也得到了各界大家的敬重和喜爱。从政界名人陈云到文学大师金庸,再到商界精英马云,他们的政治、艺术、商业理念无不受到评弹艺术的影响。高博文说,评弹特点之一是故事性,这些故事饱含真理,能够教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拿捏事物的分寸。同时评弹的演绎方式优美生动,亦可成为一种自我修行的审美寄托。

面对评弹的未来,高博文也表示了担忧,在年轻一代学评弹的孩子们身上,他很少看到了那些因为喜欢而来学评弹的热切,这些孩子大多是因为升学考试被迫做的选择。说到对年轻人传承评弹的看法,高博文略显沮丧,“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只能听磁带,他们现在的条件好了,想听什么网上都有,但是现在诱惑力太大,她(他)们反而听得少了”。

美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故事是任何年代都有人喜欢的,评弹作为一种兼具故事性和审美性的艺术门类,它的活力不仅仅来源于自身生命力的更新,更来自于艺术本身的开放和包容。高博文相信,评弹这门相对传统的艺术门类,将来会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

对话高博文

Q:您最擅长和喜欢的曲目是?推荐几首评弹经典给大家听吧。

A:每个演员都会有一个长篇作为流派传承的书目,我最擅长的是《珍珠塔》,推荐《文征明》、《高博文说繁花》给大家。

Q:对于想要学习评弹的初学者,您有什么建议吗?

A:学琵琶、学苏州话、学基本的评弹唱腔。怀着一种兴趣去学,只要开心就好。

Q:在评弹演出过程中,弹唱者需要和现场观众有所交流吗?

A:肯定是有交流的,给知识分子和农民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既要有雅,也要有市井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演绎。

Q:很多年轻的朋友们想要听评弹,能给我们推荐几个听评弹的书场吗?

A:专业书场很少,很多书场都归附到文化馆了,如黄浦区文化馆,静安区文化馆,上海评弹团的乡音书院,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其实如果你关注“吴韵一哥高博文”或“上海评弹团”的微信公众号,那里会有很多演出信息,喜欢的观众们可以到那里看看。

Q:如果用“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吴韵一哥”、“评弹演员”,几个词来形容您的话,您最喜欢哪一个称呼?

A:吴韵一哥,因为吴韵不仅仅是苏州地区,是整个吴语区的一个称谓。当然,一哥并不是说我年轻,就是比较喜欢这种称谓。

Q:您和王珮瑜合作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珮瑜和我在台上有合作过,她评弹唱得也很好,在京剧艺术上非常有造诣,我很欣赏她,也祝福她,希望她越来越好。之后如果她来到思想湃的舞台,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来现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