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洁︱《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的率性令人不忍直视

徐美洁
2017-04-30 14:10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上海书评》将持续发布徐美洁对《大明王朝1566》的观剧笔记,点击文末链接,可以阅读该系列文章。

记得以前看电影《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太监出场时,往往都是飞沙走石,阴霾蔽日,再配上“明成化年间”这样缓慢深沉的旁白,感觉小心灵受到了黑暗的暴击,且以为太监才是搅乱历史进程的幕后黑手。《大明王朝1566》里的苏杭织造太监杨金水,也是坏得可以,不仅跟商人沈一石勾结侵吞渔利,还出了个毁堤淹田的坏主意,除了对皇上效忠外,不免视天下人为草芥。这位公公对大臣也是颐指气使,别说是抚台、巡按,就连胡宗宪这样的霸主狠角色,在他面前也是退让三分,无计可施。王劲松老师干巴瘦的形象,加上他一字一句、慢悠悠的台词表现力,把杨金水这个阴人演到位了。

王劲松饰演杨金水

但历史上的胡宗宪可是个扛把子,会受得了这种窝囊气?首先,胡宗宪并不是那么“醇儒”式的人物,至少不是王庆祥老师那样儒雅范的。《明史》及其他杂史、野史记胡宗宪,都少不了他献祥瑞这一节。《实录》嘉靖三十九年:“总督浙直福建军务尚书胡宗宪献芝草五,白龟二,上悦。名龟曰玉龟,芝曰仙芝,赐宗宪银五十两,金鹤衣一袭。礼部因请谢玄告庙,许之。”胡宗宪一生做了不少事,在那么多事中,偏偏这一条谁都不落地要为他写上,说明清流对他还是有点不齿。

而且我们还有明朝当代史第一大作手王世贞,他可是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八卦,包括胡宗宪与“杨金水”们。王世贞生前心心念念想写一部《大明王朝史》,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在他去世那一年,《弇山堂别集》行世。但他另外还有一本《弇州史料》,在他死后二十余年后的万历四十二年被人刊刻出来,那里可有不少更劲爆的料。估计王世贞觉得有些史料不宜收入他的《大明王朝史》中,所以生前没刻出来。

王庆祥饰演胡宗宪

比如关于胡宗宪的,《史料》八卦:胡宗宪有一次宴会,召集了杭州城不少妓女陪宴,给的钟点费也比较高,每位五两。晚明的社团活动比较多,定期的诗会,以及云栖大师在杭州发起、后来大盛特盛的放生会,费用一般是当次AA,或轮流做东。像这样的花酒宴会,胡宗宪做主人却不做东,AA制也要搞出花样来。首先倒霉的是“杨金水”,他规定中官要多出钱,谁让你织造太监钱多呢?“杨金水”这亏吃的,招妓竟然要太监出大头,这都什么事啊?但郎中可以少出钱,因为薪俸少。李姓大官的儿子拿出一两,胡宗宪觉得他小气,装穷,把那银子夺过来直接扔西湖了。胡宗宪就是这么劫富济贫、有个性的人。

胡宗宪私生活上的率性,也是令人不忍直视,比如坐在轿子里手淫,又比如和一个都御史争夺一位美少年,吃起醋来把美少年投到军中。事后后悔,又赶紧送银子给少年,让他从军营逃走(看得出是真爱)。又与一位总兵官拿轿杠子角力,木头杠子顶得总兵头破血流,胡宗宪就让人把自己绑了立在总兵身旁赔罪。又把一位湖广巡抚灌酒灌得口鼻流血,胡宗宪也不顾体面,像个孩子般哭起来,又亲自给喂药,总算哄得这位巡抚消气。从这些八卦来看,这位胡宗宪倒像是一位疯癫型人格的“狂者”,骄傲、果敢、独断,无视礼法,率性而为。

“杨金水”不仅会被直男胡宗宪强行摊派,也会被另一些儒雅的绅士委婉劝募,王世贞本人就是一位劝募好手。可能是因为他文名远播,性格也比较随和,家里造了个大园子,只要有封介绍信,都可以在这个私人花园里游赏一下,或住上一两宿。好多人也想着要他的诗文、墓志铭,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就这么形成了。吴国伦在湖北老家与某亲王一起想修条路,也写信给王世贞,托他想办法跟吴中的富人募钱。王世贞回信告知,能拿闲钱做慈善的,也就是两个织造太监、三个守备太监和另一位富室而已。但这几个富太监,已经被陆光祖拉着,捐了很多钱造宁波阿育王塔了。况且当年东南有水旱之灾,王世贞打算哄着他们再赈点灾,修路的事情就不好去提了(见《弇州续稿》,此信大概在万历十四年作)。

赵立新饰演沈一石

杨金水后来疯了,虽然是装疯逃死,但活罪也算受够了。起因就在于商人沈一石去淳安买田,挂的竟然是织造局的灯笼,中间又来个海瑞要查真相,直接把杨公公给吓瘫了。挂个织造局的灯笼,为什么杨金水怕成这样?按他的说法,这是给皇上脸上抹黑,是欺君之罪。但八卦史上没有挂织造局灯笼出去招摇的,倒是有湖盗挂着东林的灯笼招摇的。因为东林党声势浩大,有人就混水摸鱼打起这灯笼来,不但小百姓不敢惹,官吏也怕清流的围攻,轻易不敢去查。这种灯笼的作用,就像改开初期的特殊车牌,敢套牌出去招摇的他就不怕,真怕的,他就不出去招摇了,八卦们表示没见过那么胆小的杨公公。

编剧对灯笼恐慌的表现,不知是否有来自于湖盗与灯笼故事的印象。明代鄱阳湖、太湖一带,湖盗出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专有一节讲湖盗。一开始是贫民打劫富户,后来富户也加入进去,因为不参与的话,在官府捕盗时,反而会被一整村为盗的人抓了交给官府,反诬为盗贼(可见平民诉求,早就引领着前进的方向了)。申时行《纶扉简牍》与王世贞《弇州续稿》里,分别有几封书信,都是与内阁或地方官员讨论湖盗问题的。他们不约而同地要求“不必穷治”,理由是湖盗问题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原因也不过是荒年饥馑。言下之意,年成好转,盗贼自息。两人乡梓之地是苏州与太仓,濒近太湖,可能一是不希望捕盗弄得乡里不宁,二也是因为富户牵连进去后,有太多人际关系牵扯其中。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归云庄,在太湖边做着湖盗劫掠的活,但庄主陆乘风却是个知书识礼的乡绅。金庸先生也是用正面来表现这位庄主的,说的是宋事,但无疑是明代的环境与情实。

延伸阅读: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