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27个月后个人征信牌照快来了,央行称不能用于区分阶层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7-04-20 18:36
来源:澎湃新闻

8家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在准备了27个月后,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

4月20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发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非常关心和关注个人信息如何在信息提供、采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并为此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人民银行正在抓紧整理、研究和吸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陈雨露表示。

所谓个人征信业,简单地说,就是收集个人信用信息、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行业。

事实上,早在2015年1月,央行首批允许八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并给出了6个月准备期。

这八家分别是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

其中,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蚂蚁金服,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则隶属于中国平安集团,加上腾讯征信有限公司,“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都拥有个人征信牌照的试点。

不过,在准备期过去后,央行并未正式下放个人征信牌照。目前,中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仍然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其中,征信中心作为央行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事实上,市场对个人征信牌照的下发,期待多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的提案就是鼓励对接市场化机制促进征信行业发展,他建议,应尽快建立牌照发放制度,推动征信业务全面启动。

“目前,对个人征信业务的争议导致征信牌照迟迟难以下发,既不利于试点征信机构业务开展,同时也让一些不规范商业数据公司乘机肆无忌惮地收集并输出各类个人信息,不仅侵害用户权益,也对征信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为什么6个月准备期后,等了21个月,个人征信牌照仍未下发?

稍早前,一家获得个人征信准备工作资格机构负责人曾对澎湃新闻表示,或是因为独立性存在争议。

可见的是,陈雨露今日在进一步阐述个人征信业务活动需要把握三方面的原则中,最先强调的就是独立性。

陈雨露表示,征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和业务开展上应确保独立,防止利益冲突。开展业务要客观中立,不能受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等其他主体的支配。征信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不能与征信机构股东或出资人的其他业务相捆绑,不能成为股东或出资人谋取他利的手段。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个人征信业务被用于自己公司或大股东的商业行为,那将会公信力产生影响。去年某个人征信机构就因其信用分挂钩社交产品 “圈子”而引发争议。

除了独立性,陈雨露还强调了征信活动中的公正性原则。他表示,征信产品主要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问题,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既不能当作把人分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工具,也不能应用于某些低俗的社交活动,背离征信的本意

在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方面,陈雨露强调,征信机构应从保护个人隐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角度出发,保持业务透明度,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不当加工和非法使用,防范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侵害,切实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