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扬州“寻狗案”可以看出秦汉人爱狗吗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实习生 何清
2017-04-19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2015年,扬州市文物考古所在当地一座西汉中期墓“蜀秀河一号墓”中挖掘出了若干份奏疏,内容涉及到一桩寻狗案,这引起了该考古领队闫璘副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张朝阳的兴趣。

“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汉代寻狗记录。”侍中遂写给广陵王刘胥的几份奏疏中,讲述了一只官府饲养的县官狗“糜”几度走失又被找回的故事。通过对这几份奏疏的释读,结合同期秦汉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张朝阳和闫璘两人发现,秦汉时代狗与民众生活乃至政治、军事都有很大的干系,因此非常受到重视,“这有功利性、迷信的一面,但更有对动物生命本身的某种关注,因此可以认为扬州寻狗案例折射出一丝动物权萌芽的意味。”

4月15日,“新出土汉代简牍与古代史研究工作坊”在上海举办。江苏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小迎,副研究员闫璘,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虞万里,副教授张朝阳均做了专题报告,其中,张朝阳与闫璘的合作研究成果《从扬州新出土西汉寻狗案谈起:秦汉时代的狗》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工作坊现场

简牍中的西汉寻狗案

据介绍,“寻狗案”出土于一座小型西汉墓,墓主人是一名叫“遂”的官员。根据各种信息推断,案中提到的“大王”,最有可能是汉武帝第四子、广陵王刘胥,他统治广陵国六十余年,先后与海昏侯刘贺、汉宣帝等人多次争夺帝位。

根据出土奏疏可知,刘胥统治广陵国的早期,他的宫中豢养有一条叫作“麋”的狗。“麋”曾经被惊吓,跑出宫去,后来自己跑回。但又一次,“麋”不知何故走失,被他人牵走。这引发了一次长达数月的寻狗事件,直到遂的家人无意中找到了“麋”,并查明了牵狗之人的身份。

有趣的是,“糜”每次走丢,都要惊动广陵王。那么,对于狗的丢失案如此重视,是大王玩物丧志、无所事事,还是在当时的汉文化中,狗十分重要,甚至生命被足够尊重?

沿着这一思路,张朝阳与闫璘想到了另一个与狗有关的最新考古发现——狗墓。2013-2015 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阎良的栎阳城遗发掘,发现了一座狗的墓葬。这座墓位于西汉后期-新莽时期的地层,以陶管为葬具,埋葬了一只小狗。由于该墓周围没有发现其它墓葬,考古人员断定,这并非一座陪葬坑,而是是专为小狗修造的独立墓葬,“换言之,这只小狗是真正的墓主人,受到了和人一样的礼遇!”

此外,这座狗墓结构简单,规格也小,所以这只狗很可能并非达官贵人的宠物,而只是普通人出于对自家宠物的感情而修建。更耐人寻味的是,狗墓中还有31个小陪葬俑。这表明,死去的小狗享受了非常重的葬礼。

张朝阳与闫璘推断,遂屡次上报大王寻狗并非无所事事,而是狗在汉代受到尊重的表现。沿着这一思路,翻阅秦汉简帛文书和正史,张、闫两人发现狗在秦汉时代与民众生活乃至政治、军事都有很大的干系,因此非常受重视。

狗在当时有名字,“糜”即是走失的狗的名字,而这不是个例。当时人还禁止滥杀犬,根据秦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即便是闯入禁苑的狗也不准随意捕杀。此外,《日书》中反映民间信仰中有在特定情况下,杀狗的禁忌日,即使是狗主人也不能随意乱杀自己的狗,这一迷信背后的实质是对狗的生命之保护。

回到“寻狗案”的例子,张朝阳与闫璘认为,“走失一条叫做‘麋’的狗,竟然每每惊动‘大王’过问,竟然能被找回,而相关文书竟然被责任人带到墓葬中,陪伴于黄泉之下。 这些细节说明狗的生命受到重视。这样看来,寻狗案可能朦朦胧胧地折射出一丝动物权的端倪。”

陕西阎良的栎阳城遗址发掘出的狗墓

秦汉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已有显现

秦汉人对于狗的重视,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动物权的萌芽?张朝阳与闫璘认为,秦汉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已有显现。《孟子》中记载,齐宣王看到将被用来祭祀的牛发抖,不忍它“无罪而就死地”下令将其放掉。悬泉置遗址出土元始五年《四时月令诏条》,则规定在特定的时段内,不可砍伐树木,不能摘鸟巢、毁鸟卵,不可杀害幼小无害的动物,不可杀害有孕的动物等等。不能无理由剥夺动物生命,保护动植物繁衍生息,折射出的正是对动物生命的重视,从中可以看出一丝动物权萌芽的意味。

在点评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李玉尚则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现今我们建立起来的“狗”的体系是否能够适用于秦汉时期,仍需要商榷。奏疏中官员对于丢失的狗的重视,或许是因为狗属于政府的财产,官员有可能重视的是丢失政府财产将导致的罪罚。

对于秦汉时期狗在民众之间的地位和价值,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系教授吕静提供了一些线索,从战国晚期到秦代,阴阳五行十分盛行,《吕氏春秋》等典籍记载,当时人们认为杀狗有毕止春天阴湿疫气的作用,因此春天的时候,在城门会有“傑狗”的巫术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进峰提到,在商代考古材料中,经常发现用狗陪葬。但在西周的墓葬中,用狗陪葬的情况就很少了,“到了秦汉时期,狗墓葬又出现了。可见,寻狗本身就说明了狗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定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在商代到秦汉期间有断层,后来又恢复了,这一过程值得我们关注。”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