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黄牛难以禁绝背后的五种价格扭曲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7-03-28 19:08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又不少地产中介都被处罚了,认为他们有哄抬价格之嫌。

是的,本来应该是解决市场定价机制的“帮手”,变成了扰乱市场定价机制的“黄牛”。

说到“黄牛”,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一说到黄牛,大家势必想到价格问题。而一说到黄牛价格,势必会说到供需关系。但其实,价格与供需关系间,还有很多。

如果看看黄牛盛行的行业,也许能够看到价格扭曲背后的原因。

医疗黄牛:公共服务不足造成的价格扭曲

在医疗领域,“黄牛”可谓大名鼎鼎,挤跑过病人,吓唬过家属,打骂过医生,被媒体曝光过,被群众唾骂过,被行政部门勒令过,被执法部门清理过。

然而,黄牛还在。

究其原因,中国医疗资源的短缺是根本。医疗的需求相对而言,刚需见多。想要收缩需求,较为困难。即使在全国人均医生和病床数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优质医疗资源仍是短缺的。市场供应的不足,

而相对医疗资源的优质程度而言,其定价显然仍然相当低。同样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产品,当然令人趋之若鹜。这个逻辑而言,可想而知,溢价在所难免。

只是,医疗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不能够成为全面市场化的产业。当许多人简单地认为,把医疗都私有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时,各种“莆田系”的泛滥和因病致贫的隐患,已经初步印证了简单粗暴是另一种天真无意义。当然,这个症结,不止是在中国,在全球各国,都是让人为难的问题。但是,作为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重要一部分,国家恐怕必须提供相应的公共医疗服务,也必须保证相当稳定的市场价格。

价格扭曲的原因一,是保障性公共服务提供不足。

火车黄牛:秩序管理漏洞造成的价格扭曲

在火车票领域,“黄牛”可谓历史悠久,从蛮荒时代的蛮力开道,到智能时代的智力渠道,火车提速了,班次加多了,高铁建成了,飞机准点了,购票互联了。

然而, 黄牛还在。

究其原因,需求旺盛确实存在。中国地大人多,尤其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交通需求还是超负荷。

然而,这不是全部。西方国家圣诞节假期出行一票难求和高速水泄不通也是常态。

中国交通在近些年可以说超飞速发展,供给不断增加。黄牛屡禁不止,与秩序理得不顺关系最大。

火车票黄牛,从诞生起,就和机制漏洞断不了干系。这也是其饱受大众批评的关键,

最早的火车票售卖制度,不用说,寻租空间极大。公开购票窗口买一张卧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关系的黄牛,从内部已经买走了票,不那么有关系的黄牛,直接在窗口拳头相向插队购票。

在一直加码的购票管理中,总有很多漏洞。包括一度风行的列车“自预留”和列车工作人员自用的车厢,也成为加价出售的标的。如何能够,你懂得。

到了用身份证实名制来规范,用网络平台来公开,仍旧无法防止“黄牛”的“黑手”。其实问题仍然出在规范秩序对于漏洞考虑不周全上。比如说,大量身份证信息被泄露和买卖,黄牛很容易利用这些和所谓“外挂工具”一起,继续欢乐地“作案”。

价格扭曲的原因二,是秩序管理漏洞。

商场黄牛:内部利益链条造成的价格扭曲

在商场领域,“黄牛”可谓如鱼得水,从购物券到购物卡,从月饼票到粽子票。

黄牛是一种被需要。

这些“黄牛”并不被嫌恶,因为这些被“倒”标的的主人,还相当需要他们。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的是月饼券。大意是,月饼公司与月饼券黄牛其实是相当融洽甜蜜的共生关系。一个月饼公司印一张月饼券,按道理说需要生产一盒月饼,赚取的是产品利润。但其实,印一张月饼券,最好的收益是把这张券回购。你想想,一张月饼券,没有啥成本,票面价值100元,卖给经销商65元,经销商卖给个人80元,大家送来送去,真领了月饼吃的并不那么多,将月饼券卖给黄牛,40元,黄牛通过内部渠道让月饼公司回购,50元。结果是月饼公司就消耗一张小纸片的成本,白挣15元。很合算啊!至于经销商、黄牛、持券人等都赚得了相应所得,其乐融融啊!

的确很不错。这是因为,最初这张券的购买者,是用了80元来消费和送礼的。中间的成本,是他承担了。他也觉得合算,因为花了80元拿了100元的人情面子。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还有一种价格扭曲,不管其表面价格如何,存在的内部交易和资本运作,已经致使价格扭曲,但是外在看起来,却是人人受益。这个过程中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有的只是价值的转移以及转移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社会总福利是净损失的,既得利益者们建立了一条看似合理的内在利益链条集团。

价格扭曲的原因三,是内部交易形成的利益链条。

文体黄牛:制造虚假信息造成的价格扭曲

在演出市场或文体市场,“黄牛”可谓历久弥新,从小电影院到国家大剧院,从“三高”到“三小只”,小鲜肉去了,老腊肉来了,新的小鲜肉又至,全球的老腊肉都来了。

黄牛一直在。而且,黄牛不可怕,就怕黄牛有文化。

文体市场与黄牛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更喜欢利用黄牛来哄抬市场价格,达到“奇货可居”“洛阳纸贵”“一票难求”的宣传目的。

说白了,黄牛也是营销中的一环。

犹然在耳的,应该是去年年底时候所谓天后百年难得见千年走一回的演唱会了。开始就极度渲染天后的矜贵身份,以及此次复出极致难得的洪荒大机遇。接着,黄牛人等就冲上台面,上演痴情歌迷豪掷万金戏码,由于反响热烈,黄牛们发力过猛,天后变成万岁万岁万万岁,万金变成十万百万万万金, 终于破局,留下票房牛皮的神话。

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进行信息欺诈的结果。

在当今社会,信息流通本应该更加通畅,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对称变得更加可能。

但是,由于财富集聚的不平等,掌握资源的少数人便总企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尽可能的不对称欺诈,而资源掌握较少的人群则成为资本庞然大物下被刻意屏蔽关键信息的弱势群体,这种刻意信息不对称的加剧和欺诈,进一步造成收入的分化和不公。

价格的扭曲,也是一种掠夺。

价格扭曲的原因四,是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各种黄牛:政策性资源稀缺造成的价格扭曲

在各个地方,“黄牛”总是若隐若现。

究其内生缘由。

对于黄牛这个词语的来源,一定要追溯到已经远去却也不算遥远的计划经济年代。

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她需要做什么?她需要精打细算、苦心积蓄,同时,可能还需要一个可靠的黄牛。计划经济年代,吃穿用度都需要“凭票”,而“票”是有限的,除了积极积攒,还存在需求与供给极大不一致难以协调的问题,因此,需要“黄牛”来帮助完成流动性进行调节。

一个要出门的人,他需要什么?他需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温情,同时,可能还需要一个可靠的黄牛。计划经济年代,全国粮票炙手可热,是通往外界的第一道必需品,否则,可能寸步难行。

至于外汇管制,因此有了外汇黄牛。许多商品的生产、销售配额,造就了配额黄牛。

黄牛们或者自身拥有资源,或者依靠靠近拥有资源的源头,来获得其中认为制造不可复制的高额溢价。

政策所造成的资源稀缺、或者资源不平衡,对于价格,显然是最大影响者。

时至今日,这种资源稀缺导致的价格扭曲,仍然存在。

但资源扭曲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扭曲。黄牛本身就是其中一叶。其与其周围一同裹挟的,是灰色利益链,是寻租腐败窝,无疑的。

资源扭曲还带来的,是欲罢不能终至的发展瓶颈。资源集中会有集聚效应,但反过来看,又岂不是虹吸效应?以一点繁荣为目标的,岂不是以其它点干涸为代价的?

价格扭曲的原因五,是政策性资源稀缺。

后记

通常我们都认为,价格是个好东西,因为价格是在市场里通过供需形成的,所以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也因此,我们总是说,通过调动价格,就能够正确调整市场供需。这种说法好像没错,不过这样说,有个前提,就是市场的竞争是充分的,市场是完全的。如果并非如此,价格本身反映的,就是扭曲的供求关系。

在这种状况下,单纯通过硬性价格调整,不可能获得需要的市场平衡。

而既不知道市场平衡在何处,又不能舒平市场去寻找均衡,也不可能做到真该做到的供给和需求调节,因此也不可能获得真实价格,

有时候,看起来,这就好像是经济学理论失灵了。其实,不一定,也许失灵的不是规律,是人。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特约评论员)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