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有企业买海外球队为转移资产,该风潮早引起警惕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7-03-20 13:05
来源:澎湃新闻

近两年来,许多中国企业都迈出了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步伐,但这样的风潮已经引起了注意。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直言,有一些收购行为其实是为了转移资产。

而在去年底,还曾有四部门表示密切关注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央行副行长提醒投资异常

“总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对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促进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增长,实现互利共赢的格局,是好的。这当中也有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等宏观背景。”

潘功胜表示,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40%,相比前几年翻了数倍,这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他也没有回避其中隐藏的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国内的钢铁厂去海外买了饮食公司,在中国开餐馆的去海外收购了网游公司。

“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如果说,收购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足球水平,我觉得是好事。但是,情况是这样的吗?”

“有很多企业,在中国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再借一大笔钱去海外收购。有一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潘功胜认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更加健康有序,“我也在商业机构从事过海外并购。我的体会是,海外并购有时候像一束带刺的玫瑰,必须小心,要经过充分的论证。”

海外收购风早引起警惕

从2015年1月万达收购西甲马竞20%的股份开始,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的“圈地”运动就愈演愈烈。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的收购范围覆盖西甲、英超、意甲、法甲、英冠、法乙甚至捷克联赛,涉及球队除了西班牙人、格拉纳达、西布朗等欧洲二三流球会之外,米兰双雄、曼城这样的豪门俱乐部也进入人们的视线。

在国内足球资源还算不上丰沛的情况下,走出国门成为了很多资本与企业的选择。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过一些收购欧洲俱乐部的中资企业,得到的回答大致相同,“希望通过此举争夺体育产业的上游资源,实现自身的体育布局,同时反哺国内的足球事业……”

但事实却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盈利模式成熟并不意味着俱乐部个体盈利,欧洲五大联赛除了德甲相对健康,其他联赛大部分球队都在亏损,从中资的标的来看,短期盈利概率并不大。”国内著名体育咨询公司关键之道CEO张庆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部分投资方的确存在缺乏理性的现实。

事实上,中国企业对海外球队的收购风早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警惕。

去年12月,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期间便提到,监管部门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体育总局反对“有钱任性”

张庆认为,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通过投资海外俱乐部进行资本层面的运作。

“比如通过并购为自己加入体育概念,提高估值,达到提升股价的目的。”

“中国资本市场急功近利的行为很多,体育领域、服务经济恰恰需要长期培养。当然,在经历了最初的疯狂烧钱之后,一些投资方已经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在监管部门警惕投资“非理性倾向”的背景下,中国足球圈的“泡沫”也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一个直接的现象便是,球员在转会市场上身价急剧“膨胀”,无论在内援还是外援的转会操作中,溢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

而在谈及“烧钱”问题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便明确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天价球员’是投资足球的人‘有钱任性’造成的现象,他们意在商业而不是足球。”他说,国家体育总局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已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下一步还会有更严格的整治措施出台,谴责这种不利于足球行业发展的行为。

在今年1月中国足协出台的联赛管理“18条”当中,就出现了限制俱乐部大肆“烧钱”的条款。包括确定职业俱乐部用于支付球员薪酬的资金比例的措施,也就是俗称的“工资帽”。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