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考古出水文物逾万件,实证确认张献忠沉银传说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发自四川彭山
2017-03-20 14: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两个多月后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发掘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江口沉银发掘现场的银锭。

2017年3月2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两个多月后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万余件出水文物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水万余件文物基本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其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绘纭,史学界也对此长期存在争议,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史料记载,张献忠(1606——1647年),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义,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3月20日在“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举行的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现场,远处警戒线内为展示的部分出水文物。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图

近年来,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江口沉银遗址保护与考古研讨会,经国内权威专家论证,该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的地点。

五十两银锭

“大顺通宝”铜币

“西王赏功”银币

“西王赏功”金币

铁矛

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申请。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项目于2017年1月5日启动,截止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

金册

金耳环

金发簪

金戒指

据介绍,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的万余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考古发掘近景。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发红的河床底的岩石与布置整齐的发掘探方。    

四川首次试水水下考古,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的“总演习”

本次考古发掘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同时,发掘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采用PTK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此外,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了志愿者,为公众参与考古提供了平台,也扩大了考古工作对公众的影响力,让公众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中关于考古新技术的介绍。

据考古发掘方面的专家介绍,目前仅是阶段性的考古工作,距离发掘结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专家预判未来的发掘更值得期待。

【澎湃新闻记者手记】

春分时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四川彭山江口镇,岷江两岸遍布油菜花,空气中弥漫着春花和泥土的气味,而在这看似普通的江边小镇,却有着太多历史的存留和幽秘神奇的传说。

四川彭山江口镇。  澎湃新闻记者 文若愚 图

四川彭山江口镇居民宁静的日常,不远处正在进行着引全国关注的考古发掘。    澎湃新闻记者 文若愚 图

“江口沉银”考古发掘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文若愚 图

其中“汉代崖墓”早在1940年代初,由从李庄出发的川康古迹考察团(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营造学社联合组成)发掘,其出土文物成为了研究汉代彭山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建筑雕刻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信息的密码。

2005年出水银锭

沉寂许久之后,2005年在江口镇岷江河道施工中无意出土的7枚明代银锭,其形制与堑刻铭文表明为崇祯时期所征解的税银。这一发现将人们的视野带回明末清初。

张献忠的主要行军路线

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义军张献忠部与明参将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彭山县江口古镇广为流传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这成为是世人难解的一个谜团,此次考古发现发掘,从出土的文物和兵器看,此处就是《彭山县志》所记载的义军张献忠部与明参将杨展决战所在地,众多来自民间的金银器文物也都为“张献忠屠川”提供了物证。

2015年追缴出水金锭
2011年出水“西王赏功”金币

在此之后,江口镇岷江河道先后出土了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虎钮金印等。“江口沉银遗址”2010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河、南河交汇处,面积100万平方米。

“江口沉银遗址”航拍图

此次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的的滩涂考古挖掘从2017年1月开始,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实证确认张献忠沉银传说 。

“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目前充当“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    澎湃新闻记者 文若愚 图

正对考古发掘入口的对面,一处原为“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红色的古建筑,现暂时改名为“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到江口沉银发掘出的部分文物被陈列在这一考古发掘现场对面的汉崖墓博物馆,文物被隔离在一个2米见方的方桌上,周围设有警戒线,能看到有金银器,戒指、首饰,大小不等的银锭多件,银锭上还有铭文。距离展示的桌子不远的厢房可能就暂时充当着新出水文物的库房。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管窥。    澎湃新闻记者 文若愚 图

早在2005年,江口发现7枚明代银锭之时,方明与彭山县文物管理所的吴天文曾联合撰文《彭山江口镇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银锭——兼论张献忠江口沉银》。里面对于七枚银锭、以及存放银锭的青冈木等有详细介绍。文章中谈及:

“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施工时,挖掘机在距地表两米半左右的地方挖出两个半圆形木桩与七枚明代五十两官银。”“两个半圆形木桩可以拼起来,拼起来为一截圆木,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其内部被挖空。银锭恰可以整齐地排布在里面。”

他们认为,这些铭文为明代崇祯时期的税银,与张献忠曾转战四川、湖北、湖南的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

而这次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张献忠江口镇沉银之说,并为之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同时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川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江口沉银’遗址,与上世纪40年代发掘的汉崖墓遗址,都是彭山县江口镇的重要考古遗迹,分属于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别,下一步要继续研究,至于是分开保护,还是在这区域内连同江口古镇也一起保护,还要具体再看情况而定,都有可能。”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