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群:大家都是全球化的赢家,有输家主要是国内政策的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张枭翔
2017-03-20 10:0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化利益并没有让所有的国家和人民受益,原因究竟有哪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3月20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上,金立群表示,大家(各国)都是全球化的赢家,因为我们的效率都提升了,但有的国家就是输家,主要是国内政策的问题,你首先应该把国内政策调整好了。

金立群认为,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方面受益更多,那是因为他们的国内改革非常成功。

金立群表示,大多数的亚洲国家都很开放。“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相比,在金融一体化方面还不够。全球化及全球一体化经历了重大挫折,原因是两级分化的收入分配,以及各个国家的利益分配不同,尤其是那些没有获得更多收益的国家和人民。”金立群表示。

金立群建议,当前急需改善全球的经济治理。“21世纪的利益应该是共享的利益和全球治理,我们需要一个21世纪的全球化。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从21世纪全球治理中受益,他们需要首先进行国内改革。”金立群表示。

金立群认为,未来很多多边机构会遇到很大的挑战。“这些多边机构应该紧密合作,和借款国合作,帮助他们进行国内改革。也要进行基础项目投资,这些项目的体量也会很大。我们需要在政策等方面发挥我们的影响力。”金立群表示。

以下为金立群发言实录

大家早上好!

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再次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与大家分享我对这些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的看法。我今天会谈三个问题,而且我认为这是目前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第一是全球化、全球挑战以及对各个国家的影响;第二是国际主义和多边主义。未来这些开发银行或者是国际金融机构在当今的作用;第三是关于AIIB(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介绍,我们的使命,还有我们展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今天非常高兴亚洲开发(银)行的行长也坐在这里,所以我想感谢亚洲开发银行对于我们组建时候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已经筹资了1.7万亿,所以非常感谢世界银行,还有亚洲开发银行对我们的支持,否则的话,我们没有办法拿出这张成绩单。

首先,我谈一谈全球化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目前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论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是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各国以及国际机构都在看世界的舞台上它们应该在未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全球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趋势,那么21世纪最重要的趋势又是什么呢?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很多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因素,包括参与全球经济,推动了很多国家积极的采取有利于市场的政策,他们都经历了经济快速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在效率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亚洲在过去几十年最重要的趋势就是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尽管出现了1997年、1998年的金融风暴,大多数的亚洲国家都非常的开放,我们的跨国贸易和投资都非常活跃。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互联互通的建设,在近几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相比,我们在金融一体化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全球化和全球的一体化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原因就是这种两极分化的收入分配以及各个国家的受益不同,所以这也是公众最大的担心,尤其是在那些没有获得太多好处的国家和他们的人民。

我特别不想说全球化带来的赢家和输家,我觉得其实大家都是赢家,因为我们的效率都提升了。但是有一些国家确实是输家,如果你是输家的话,我觉得还是你国内政策的问题。首先,应该把国内政策调整好。我觉得成功的这些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国内政策的设计和执行方面是成功的。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从全球化当中获益较多,更多的实际上是他们把很多的利益让渡给了这些发达国家。因此,目前这种经济的架构建立起来是那些最发达的国家建立的,之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在现有的经济和金融基础设施架构的基础上,我觉得很多国家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那是因为他们在国内改革(方面)非常成功,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当然,我们也急需去改善全球的经济治理,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会带来各方共同的利益,可以确保没有一个国家会被落下。

所以,在我看来,二十一世纪的趋势应该是共享的利益和更好的全球治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从这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当中受益,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他们需要进行国内的改革。

另外是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所有的在过去50年建立起来的这些架构,基本上都是基于国际机构的设计。我们未来是需要应对融资更多的需求,但是资源又有限的状况。所以像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是世界银行,或者未来的欧洲复兴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等,在大多数的成员国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几乎没有说没有从这些多边的机构工作当中受益的。所以,我们在中国也非常感谢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的这些国际机构。所以我想代表亚投行,非常感谢这些布雷顿森林建立的这些体制和机制。这些金融机构,还有这些平台也是让各个主权国家对话的一个重要的机制。

这些多边的银行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也非常大。我记得在1980年以后我参加了世界银行的工作,当时中国建了很多的世界银行的硬贷款,就是为了能够执行这些在新时期建立起来的一些新的法律和规则,中国我们是希望能够用这些没有贴息的贷款,来真正的在国内执行这些新的规则。所以这些多边机构未来会遇到很大的挑战,要应对他们的这些客户国家,而且他们的利益可能也不会很大。所以我认为这些多边的金融机构应该紧密合作,和这些借款国合作,帮助他们进行国内政策的改革,把改革措施落实到位。而且也要去做大量的基础设施的项目,这些项目的体量都非常大,如果把资金都集中到一个项目上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所有的多边开发银行携起手来进行广泛的投资。这样的话,可以在政策改革等方面发挥我们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金融和财政的体系。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跟现有的机构之间合作的挑战?亚投行成立是为了应对成员国最急迫的问题,在亚洲,在其他地区都是如此,亚投行要去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促进地区互联互通与合作。也就是说,要对基础设施来进行投资,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知道,当我们去做基础设施的谈判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其他产品类的部门,银行本身都是跨国经营的,多边开发银行也有银行的特色,但是我们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并不是完全遵照商业银行的理念来做事。我们强调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合作,而亚投行的成立本身就反映了发起国的决心,要去创立新型的多边合作银行机构,能够反映新世纪治理的特色,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治理,尤其需要适应一个多极化世界的要求。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新特色。非发起国占到25%的投票权,剩下的75%是由亚洲国家分享,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是占多数投票权的,这在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的多边开发银行。但是发达国家也没有被边缘化,像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也都是发起国家,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他们都积极的参与到银行发起和筹备的进程。我们5位副行长当中有3位是欧洲人,是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加以任命的。而我们的高管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丹麦、韩国和新加坡的,你们会问为什么没有日本的?本来是有的,但是有一个日本高管在上任之前跟我说,不好意思,我父亲过世了,而母亲有老年痴呆症,所以我不能离开我的国家,短期之内无法到亚投行任职。其实,我们不排斥任何国家的高管。我们并不是说只偏重中国来任命我们的董事会,我们的董事也不在中国常驻,我们日常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银行的运营情况。

我们去年启动了一个项目,只用60个人就决定了一个17亿美元的项目。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常驻的董事会的话,那这样日常的运营成本会居高不下。70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时候,他们没有现代技术的支持,现在你用电脑,点一点鼠标就可以进行日常的沟通了,所以不需要常驻。在管理层,我们也强调自律,我们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机制,我也跟高管说,一定要牢记一点,如果要招人,招的人有闲人的话你们会有问题,4个人100万美元一年。

问答环节

提问:我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的。我想问金行长一个问题,您从亚投行一开始就倡导绿色,我想问一问,在制定环境标准、碳的标准,能效标准方面,亚投行在过去几年中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和具体的举措?谢谢。

金立群:谢谢你。我们银行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说这个是Lean、Clean、Green,我们是简洁的、廉洁、清洁的。在Green这个问题上,首先我们可以推动绿色的经济,从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要讲究环境保护,要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少对水的污染。比如说我们推动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个人开车的出行,这是一个好处。在能源方面,我们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但是现在我们也不能完全离开石化能源,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比如说我们第一年的项目在孟加拉有一个输变电项目,提升它的技术水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输变电的损失可以高达30%。如果我们不造新的电场,只要把输变电的效率改善了,就可以达到减排的效果。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说对于水电,现在人们对水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除了特大型的水电站,一般的中小型的对于环境生态破坏的控制是可以做到的。同时是清洁能源,我们从去年开始在研究一个能源政策,这个能源政策经过反反复复的跟我们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反复进行讨论,同时听取了NGO、SCSO这些团体的意见。这个能源政策就要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董事会上讨论,希望能够得到通过。这个能源政策就会指导我们的工作人员如何来推动绿色的经济。我相信,利用新的技术,同时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比较务实的一些援助措施,我们是可以做到既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够防止对环境的破坏。(以上实录未经发言人审阅。)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