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与希望:哈瓦那的小中国

2017-03-16 10:48
上海

Erin Spens 编译 Deanna

哈瓦那的“Barrio Chino”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中国城之一,然而,过去50年中,街区和当地的中国文化都在持续衰退中。1959年革命后,华裔居民逐渐离开古巴岛,而哈瓦那中国城中的迷人历史与文化也不得不挣扎求生。

哈瓦那中国武术会馆一瞥,本文图片摄影均为 图 G L Askew II

1847年,中国人首次抵达古巴,开始在甘蔗田里劳动:他们的身份是契约劳工,常被当地人蔑称为“苦力”。19世纪下半叶,多达15万名中国劳工加入了古巴的劳工阶层,弥补了非洲奴隶数量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契约到期之后,许多中国人开始做生意,于是中国城逐渐兴起,城区中有餐馆、药房、洗衣店、学校、一片公墓,甚至还开办了四份中文报纸。

多数中国移民都是男性,他们中很多人与古巴女性、或者非裔女性结婚。因此,第二代中国移民往往有位古巴母亲,并且说西班牙语长大。在逐渐适应古巴环境的过程中,移民潮才过去一代人,中文和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挣扎求生。

位于伽利略街西侧的牌坊式大门,是通往中国城的“官道”

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许多古巴华裔逃往美国和加拿大:哈瓦那的华裔社区从未真正恢复元气。人们告诉我,如今古巴只剩下不到40个革命前入境的中国移民了,虽然声称自己拥有若干中国血统的人则多达成千上百。中文报纸带着长达百年的发行历史宣告停刊了,其编辑是哈瓦那仅余几位可以阅读中文、解读复杂的汉字、并且经营出版的人之一。

离国会大厦不远处,在哈瓦那市中心的伽利略街西边,你会注意到进入中国城的“官道”:一座牌坊形状的中国式大门。菲德尔·卡斯特罗于1995年访问中国、加强两国关系之后,中国就成了古巴主要的产成品进口国,并资助了牌坊的修筑花费;而辉煌的大门之内,除去几面店招、一条挤满中餐馆的窄巷和寥寥几顶纸灯笼外,街区与哈瓦那的其他地方别无二致。

武术会馆的中式庭一如老电影里的布景

哈瓦那中国城的心脏是古巴武术会馆,由Roberto Vargas Lee大师经营。这位李姓大师是古巴的第三代华裔,他曾在中国学习功夫,于1995年返回哈瓦那开办了这间学校。学校关注健康与社区生活,似乎是中国城能够幸存的最大希望所寄。户外庭院角落处的咖啡馆提供罗望子汁,以及古巴著名的浓而甜的咖啡,这个地方既是朋友聚会的场所,也是学员们练功、表演的场地。不过,别误会了,大师对武术可是非常认真的:他的学生们经常参加国际上的武术和太极竞赛,并获得过20多次冠军。

Luis Vivo教授与Roberto Vargas Lee

“我们为两个理由而存在:保护中国文化,并以练功提升社区生活,”在武术会馆任教的Luis Vivo教授说,“我有250名学生,而其中四分之三都已过古稀之年。即使古巴健康部也不能否认,锻炼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Luis说,他相信生活对老年人来说总是艰难的,不管你生活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受制于怎样的政府;而在古巴,老年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养老金太少,聊天也常常充满消极悲观。“我的学校里不许谈论死者。我们需要正能量;生活的难题留待课后再说。每周你都能注意到老人们身上巨大的变化。他们来的次数越多,就站得越直、笑得越开怀。”

Luis曾是医院检疫中心的一名主治外科医生;一次心脏病发作后,他选择退休,成了太极教授。“不妨直说吧,我自己也不想要我这样的医生!”他笑道。他退休后在大学教书,有位同事建议他学习太极来减少压力、预防心脏病复发。Luis同意了;当他去上课时,老师正好是Lee大师。他们开玩笑说——简直是一见钟情。Lee大师叫他去武术会馆拿个证书,然后就可以教太极了;这一刻永远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久之后,他被诊断出前列腺癌,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但他依然在治疗期间练习太极:“有一次检查时,医生说:‘我不知道你在干嘛,但坚持住!很有效!’终于,检查结果显示,癌细胞都消失了。我相信我驱逐了体内的恶力,并且因此痊愈。”

武术会馆的日常习练

他给我讲了数不清的故事:古巴武术会馆的学生们摆脱了疾病、彻底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我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气氛非常积极,几乎是令人兴奋的。我观摩了一节年轻学员的进阶武术课,感觉自己要被他们的专注力催眠了。学生们动作精确、配合和谐,看起来就像一个整体。中国城或许不再像60年前那样是华裔居民生活和贸易的中心,但它也并没有全然湮没。

课程结束后,漂亮的少女们径直走向老年学员们的桌边。两位女士起身欢迎:她们开始随着咖啡馆里播放的音乐起舞。少女们笑着看她们的动作。乐声高了起来,在我明白过来之前,每个人都开始跳舞,甚至连服务员也从吧台后走出来,跟年纪最大的那位女士跳起了萨尔萨舞。

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武术学习者的出现,为衰落的中国城注入一丝活力

有人说近来中国城里有一股新的风气,那些希望保存根基的华裔居民得到了更多能量和资源,得以复兴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也前来古巴留学。不过,我并不认为中国元素能在哈瓦那重现旧日的影响力,新的努力似乎也更加关注对历史的保存和记录,而非重建。跨种族的婚姻成为助力,而古巴深切的民族意识和纯粹的文化力量总是能吸纳外来者,哪怕是中国人这样独特的存在。我从没见过更不像中国、或者说更像本地城市的中国城,不过这也许是件好事。游客们总是喜欢看见一个时光不再流动的哈瓦那,一个保存完好、永远超脱于世界的哈瓦那。但古巴文化的美始终来自于融合——融合中国、融合非洲,而每当融合之际,你也不用怀疑,这里依然是彻彻底底的古巴。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