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岁上海女作家罗洪逝世,中国新文学百年历程的见证

上海纪实
2017-03-01 17:49

2017年2月27日凌晨,上海文坛最年长,同时也是中国文坛最年长的女作家罗洪,因病于徐汇区中心医院安详离世,享年108岁。

百岁时的罗洪

罗洪于1910年10月出生于上海松江,原名姚自珍,受留日学医的父亲影响,因特别喜爱罗曼·罗兰的小说和画家洪野的画,改名为姚罗洪,笔名罗洪。

1929年,从苏州女子中学师范科毕业的罗洪回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次年经作家、翻译家朱雯推荐,在《真善美》杂志发表处女作《在无聊的时候》,两人也因此结为伉俪。

1935年,罗洪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腐鼠集》出版,由此奠定了她的现实主义创作基调,有评论认为她小说的文字“避开了‘滥情’和‘文艺腔’的毛病,相当朴素和简洁”,同时也突破了当时女性写作“闺秀派”的“婉约纤柔”,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广阔和多样”。

1937年,罗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王正月》,经赵家璧之手于 “八一三”前夕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抗战激发了罗洪“奔腾的热情”,这期间她的“创作激情最高,写作欲望最旺,创作成果最多”,在巴金、茅盾、田汉、柯灵等主编的进步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被收入散文集《流浪的一年》《孤岛时代》,短篇集《腐鼠集》《儿童节》中。

罗洪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长篇小说《活路》《鬼影》《这时代》《逝去的岁月》,报告文学集《咱是一家人》,小说及特写集《为了祖国的成长》《灯塔照耀着我们》《仙胡子》等。

罗洪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编辑,曾任上海《正言报》文艺副刊《草原》和《读书生活》编辑,并先后成为《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的编辑。她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学写作和编辑生涯,堪称中国新文学百年历程的见证。

(本文原发表于上海纪实微信公众号。《上海纪实》为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的电子期刊,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依托华语文学网每季度末出版,其微信公众号内容亦由华语文学网负责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