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孟晖|从出土及传世文物中推测古代同心结式样

孟晖
2017-03-18 08:09
来源:澎湃新闻

同心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本文作者从出土及传世文物中推测,标准的同心结乃是通过固定打法形成“田”字结心且带有对耳式环的花结。早期,同心结被用在服饰、器物的饰带之上。到隋唐时代,出现了独自成件的同心结,实际上成了贵重的饰物。

同心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大约在心里都会存一分好奇。

明人王圻《三才图会》有“魂帛图”,其中介绍“结帛式”为:“用白绢一匹,结如世裕所谓同心结式。”配图则展示为:把一条白绢从正中对折,在近对折处打出一个结。这个结的编制显然需依循特定技巧,能同时在结的两边各挽成一个装饰性的圈环,两环的大小与形状均形成对称。依书中说法,这样的结就是“同心结”。

苏州曹氏墓出土百结衣带(元)

苏州南郊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中出土有一条绸带,是将经过裁剪缝制、两端呈剑形的白绸对折,并在近对折处接连打出两个结,这两个结的双侧均带有对称的圈环。如此的形制恰与《三才图会》所示“魂帛”之“结帛式”相近,不同处仅在于打了双结。因此,曹氏墓所出绸带应该正是一条“魂帛”实物。那么,这条魂帛上的结,也就是古代同心结的实物标本了。

曹氏魂帛上的同心结,不仅带有对耳式饰环,而且中央的实心结被精心打成“田”字形。一旦注意到这一点,就不难发现,在出土以及传世文物中,如此中心打成“田”字形、带有对耳式环的花结出现频率颇高。由此或可推论,标准的同心结,乃是此类通过固定打法形成“田”字结心且带有对耳式环的花结。

南朝梁武帝《有所思》一诗有句云:“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说来让人惊奇,现代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亲见甚至比梁武帝的诗句还要更有岁月的同心结实物。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三十号墓出土有一件汉晋时代的“镂金”锦香囊,该香囊有四条长饰带,每两条相绾在一起,打出一个标准的同心结,这样,就在香囊两侧形成一双对称的、饰有花结的流苏飘带。另外,新疆尼雅墓地出土的一件汉晋时代锦缘毡帽残件,则是在帽的尾部垂一对长带,带上打出同心结。由此看来,早期,同心结被用在服饰、器物的饰带之上。

河南偃师杏园唐李郁墓出土 银盒

不过,据《隋书》“后妃传”,杨广曾“遣使者赍金合子,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宣华)夫人”,“见合中有同心结数枚”。这里出现的同心结竟是独自成件,不附属于任何他物,并且一送就是好几枚。河南偃师杏园唐李郁墓出土有一件银盒,盒盖上的主题纹饰居然便是一个用两束长丝编成的独立的同心结。相比汉晋香囊、帽缘上真实的结饰,银盒盖上的这一图案有着远为复杂和精巧的组织结构,甚至串有一颗心形的珠子或宝石。此般线索显示,到隋唐时代,出现了独自成件的同心结,这种同心结并非依附在服饰、器物上的装饰细节,而是作为一件单体的工艺品加以设想、编制,其上有时甚至穿贯珠宝,实际上成了贵重的饰物。也只有这样的精美小玩意,才可能在一个小金盒里放入数枚,送到意中人前讨巧卖乖啊。

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玉佩花题

辽代陈国公主墓中,更是进一步出现了以玉材琢制成的、高度图案化的同心结。这一玉同心结长6.5厘米、宽4.1厘米、厚0.6厘米,被作为一组玉佩的“花题”,下侧环带上系有五条镀金银链,每条银链末端吊有一件玉坠。可见,同心结在长期流行当中,还演变出以玉、金等珍材制作的形式。因此,古时多情男女互相赠送的同心结,有时会是这类金錾玉琢的饰件,而不必然是丝穿带绕的软结。

至于以丝、带打同心结的方法,似乎日本人武内元代《实用系结大全》中介绍的“总角结”颇可作为参考,后者与前者的形态完全一致。不管怎样,对于古人来说,同心结的编结是会者不难,几乎个个都熟练掌握其打法。所以,逢到需要告白的场合,含情的男女往往会临时起兴的打个同心结,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一腔深意。欧阳修《武陵春》“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便是女性以发带、衣带一类私密物件打成同心结,送给中意之人。再如《初刻拍案惊奇》之《乔兑换胡子宣淫》:“唐卿思量要大大撩拨他一撩拨,开了箱子取出一条白罗帕子来,将一个胡桃系着,结上一个同心结,抛到女子面前。”《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赵县君乔送黄柑》:“中又有小小纸封,裹着青丝发二缕,挽着个同心结儿。”

另外,据说有一种“流苏髻”,乃是将同心结引用至发式设计中的结果:“轻云鬒发甚长,每梳头,立于榻上,犹拂地。已绾髻,左右余发各粗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于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髻。于是富家女子多以青丝效其制,亦自可观。”(《谢氏诗源》)名叫“轻云”的巧慧女性头发特别浓密,无法全部绾入髻中,每次盘髻之后,总是会在左右各剩出一指粗的发绺。于是她想到把每束发绺分成两股,编出一个同心结,再装饰上珠宝,然后任余绪自然地垂向肩头。髻的两侧各有一道带花结的乌丝垂下,恰如流苏飘带,于是叫做“流苏髻”。这一巧创引发了跟风,其他女性没有那么多的头发,便以黑丝线作为假发,制成垂在髻子两侧的黑丝流苏。

不知是否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流苏髻”的风行。反正在弄清同心结的具体形态之后,至少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在心海里完成流苏髻的可能的美丽。

(本文原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