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看上博③|“白手起家”的陶瓷之路,过去与未来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陆林汉
2022-01-14 07:51
来源:澎湃新闻
70年看上博|陶瓷研究部发展历程。 编辑 陆林汉(04:50)

七十年传承,文脉在兹。

作为一家海内外驰名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收藏、保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为己任,且尤重文物研究与保护的传承。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与上海博物馆独家合作推出的系列报道“70年看上博”,本期关注的是古代陶瓷的研究与发展。

上博古陶瓷收藏在1952年建馆时呈空白状态,通过几代上博人的努力,如今已聚集2万余件陶瓷类藏品,其中汝窑瓷的收藏量可据国内外三甲之列,官窑、哥窑、定窑均有上佳之作, 元明清景德镇瓷器更是业界公认的馆藏精粹。上博陶瓷馆不断调整与升级的背后,也可望见上博“白手起家”的过去与未来可期的东馆将来。

北宋 汝窑盘   上海博物馆藏

从“白手起家”到洋洋大观的陶瓷馆藏

上海博物馆现有两个陶瓷方面的常设展,一个是位于二楼陶瓷馆的中国古代陶瓷陈列,展示着上自新石器时代彩陶、下至清代的代表性瓷器共400余件,构成了一段浓缩的中国古代陶瓷史;一个是1996年以香港著名收藏家胡惠春捐赠文物专门建立的“暂得楼陶瓷馆”,展出胡惠春先生在陶瓷领域的毕生收藏。两个常设展见证了上博陶瓷收藏从“白手起家”到拥有洋洋大观馆藏体系的构建过程,其中既凝聚几代上博人的心血,也体现收藏家与上博之间的深厚情谊。

“上博古陶瓷在1952年建馆时呈空白状态,最初只有很少的一些藏品,慢慢发展起来,其中老一辈专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把首要工作放在充实上博的馆藏。”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原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在最初阶段,上博古陶瓷文物的征集进展缓慢,随着老一代鉴定人才进入和新一代专家的成长,古陶瓷方面的收集有了新的突破,尤其在1960年代中期以前,上博通过市场收购和藏家捐赠,大批陶瓷文物入藏,可以说,五六十年代的大量征集文物,奠定了此后的馆藏基础。”

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馆

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馆

五六十年代上博陶瓷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器物研究和鉴定方面,重要陶瓷器进入,总会有几位专家把关,新老专家齐心协力,使馆藏文物包括陶瓷器的征集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收获。如尚业煌,李鸿业先生,他们负责上博早期的文物征集工作,涉略广泛,往往既懂陶瓷,又懂其它门类的文物知识,为上博征集到了不少古陶瓷珍品。还有沈令昕和另外几位从事古陶瓷等各类器物研究的专家,也对上博陶瓷研究和藏品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70年代中期以后,汪庆正先生成为上博古陶瓷领域的带头人,他后来担任了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是著名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来自景德镇的周觉民先生,他原来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任职,对陶瓷制作工艺非常熟悉,对上博陶瓷工艺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

据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介绍,从馆藏的1950—1960年代的藏品卡可知,1966年以前,上博就经常到上海和北京的文物市场去购买东西。一来当时机会好,市场上的东西多,价格也不贵;二来当时陈毅市长非常支持上博工作,上博的文物征集经费历来是比较充裕的。

“全国各地的很多文物商店都有我们买东西的记录。上海在1956年公司合营以前有很多古玩行,上博经常去北京买东西,北京故宫则经常到上海买东西,两家互相到对方(地盘)去买东西。”陈克伦说。

比如现收藏于上博的“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大瓶”就是上博从北京的文物市场购买的,北京故宫也在上海的文物商店买到过最早的一件“康熙粉彩瓷盘”。提及这件康熙粉彩瓷盘,陈克伦直到现在仍不无遗憾地说,“康熙晚期的粉彩瓷器就发现这么一个,带康熙款的,是判断康熙粉彩的一个标准器,非常重要。”

除了市场收购,早期的文物征集在争取藏家捐赠或转让时也是不遗余力。征集人员熟悉藏家,做有心人,经常与他们联系,进行交流,时间久了,不少藏家愿意与上博交朋友,出让甚至捐赠他们的收藏品。

清 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比如汪庆正先生经常会到吴湖帆先生家中帮他做些小事,与他建立感情联络,碰到吴湖帆先生需要用钱的时候,汪先生就鼓励吴湖帆把东西转让给上博,所以吴湖帆的一些书画收藏和几件汝窑瓷器早在1950年代就转让给上博了。”

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1949年以后,一些著名的收藏家为了支援上海博物馆的建设,纷纷慷慨捐赠文物给上博。其中如著名文物收藏家胡惠春,他在1949年已经担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他认为,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不能没有像样的博物馆,1950年,他带头捐赠280多件文物(含100多件明清官窑瓷器)给上海市文管会。1986年,他又将80多件“文革”期间寄存在上博的瓷器文物等悉数捐给上博。

1996年上博人民广场新馆落成时,特辟“暂得楼陶瓷馆”,专门用以陈列展示胡惠春捐赠的陶瓷文物,以此作为回馈。

胡惠春和范季融

去年(2021年),胡惠春后人又以胡惠春的名义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包括一对清康熙景德镇窑苹果绿釉印盒在内的四件暂得楼旧藏瓷器。“这对印盒是胡惠春先生生前最喜欢的收藏之一,它的呈色非常特别,是极偶尔才会烧出的颜色,非常珍贵。”陈克伦说,汪馆长早年在胡惠春先生女儿家中看到后就爱不释手,但是上博从来不主动开口让藏家捐东西,这是要伤感情的。他女婿去年说为了纪念汪馆长,把这对印盒捐赠给了上博。”可见收藏家与上博之间的关系十分深厚。

清 康熙 景德镇窑豇豆红釉印盒

类似的藏家捐赠故事还有很多,对上博陶瓷馆藏的构建贡献卓著的捐赠者除了胡惠春,还有吴中一、薛贵笙、陈萍、张永珍等,当然还有很多人士,他们的名字连同捐赠的文物将在上博的展厅中代代相传。

度过“草创期”后,上博在国内外的声誉日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以捐赠或出让方式把自己的珍藏转让给上海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上博的收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清 雍正 景德镇窑仿汝釉弦纹花盆(一对),胡惠春、王华云 1950年捐赠

经过近70年的积累,上博古陶瓷的家底有哪些?

陆明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博馆藏陶瓷器已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其中绚丽多彩、造型丰富的唐三彩制品在传世收藏中绝对可以名列前茅;处于百花齐放阶段的宋辽金时期可以说名品荟萃,汝窑瓷的收藏量可据国内外三甲之列,官窑、哥窑、定窑均有上佳之作……不过业界公认馆藏最精彩部分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佳。

唐 彩色釉陶骑马女俑

五代 定窑白釉“官”字款划花莲瓣纹盖罐

“上博现在有这么好的馆藏文物和前辈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陈克伦说,“我时常对后来的同志说,坐在办公室里是买不到东西的,东西不会自己飞来,包括争取捐赠、争取转让,都需要我们的同志做很多工作。”

近些年,根据研究和展示需要,上博也在不断地补充新的馆藏,比如明代“转变期”的瓷器,它一直是中国瓷器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还有反应中西文化交流的外销瓷器等。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

明 嘉靖 青花云龙纹大缸

明 宣德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国内首个中国古代陶瓷通史陈列

得益于上博老一辈专家打下的坚实文物基础,上海博物馆早在1972年就推出全国第一个“中国陶瓷陈列”,古陶瓷研究也步入新轨道。1995年,在上博人民广场新馆落成前一年,“中国古代陶瓷馆”作为新馆第一批常设展对外开放,这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陈列,甫一开放就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中国古代陶瓷馆开设至今已经20多年了,虽然此后我们也会根据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展品做些调整,但是大的框架基本还是沿袭当年。”陆明华说,当年他们是在新馆建设工地前的临时工棚里筹备陶瓷馆,往事还历历在目。

视频:陆明华谈1996年筹建人民广场馆舍经历。 编辑 陆林汉(02:00)
“上世纪90年代,我们要建新馆,从1993年以后就从原来位于河南南路的老馆舍搬离,分了几处地点办公。专业人员全部搬到龙吴路一幢二层的我们称之为‘小白楼’的楼里办公,库房中这么大的收藏家业则借了上海档案馆的库房。”

1995年,在新馆落成前一年,陆明华所在的陶瓷部和青铜部、陈列设计部就率先搬到人民广场,在博物馆工地对面的一排临时工棚内办公。“为什么我们这几个部门要先搬到人民广场?因为按照馆里安排,在新馆正式开放之前,陶瓷和青铜两大陈列将作为新馆第一批常设展试开放,我们要先过来筹备中国陶瓷馆、中国青铜馆的展陈工作。”

“我们在工棚里工作当然很不方便,吃住都比较简陋,但是透过工棚看到对面几位馆长比我们更辛苦,他们一直在工地上和工棚里忙碌,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等到1996年正式开馆,大部队就全部撤回来,我们就回到这里(现在的办公室),真正进入上博……”陆明华说。

1994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的建设工地

新馆的陶瓷陈列是建立在1972年中国陶瓷陈列的基础上,经历1980年代初的局部改造和1989年的重新改建,到1996年开馆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陶瓷发展体系。所以新的中国古代陶瓷馆开出来后,当时的社会反响非常好,吸引很多业内外人士前来参观,大家对上博的陶瓷陈列评价都很高。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的陈列

“当时国内的文物考古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的陈列也在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基础上得到提高,体现出了很多新意,许多过去不为人所识的陶瓷器,通过考古揭示,被重新认识展示。我们的出发点是想尽可能融入当时最新的文物知识,向观众传播和普及。”陆明华说。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

直到现在,国内外博物馆中开设有中国古代陶瓷陈列的也还是屈指可数,上博的中国古代陶瓷馆则是难得的集文物艺术观赏、研究、鉴定和科学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陈列馆。

清 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

时隔25年,再次回望上博的中国古代陶瓷馆,展厅已经略显陈旧,但仍旧不失古朴和厚重。陆明华说,过去文物自带一种神秘感,在展陈上突出文物,让文物自己来说话,所以辅助展陈相对来说要简单,现在文史知识更普及,参观群体在扩大,所以这几年办展,在辅助展陈、展签说明等方面都加强了,这些在上博东馆的古代陶瓷陈列中将会有所体现。

明宣德 景德镇窑蓝釉暗花龙纹盘

走出陶瓷馆,仰头瞥见门厅上“徐展堂陶瓷馆”,“徐展堂”几个字也在诉说当年上博兴建新馆的往事:当初上博建造新馆,财政预算不算宽裕,社会各界人士都向上博伸出援手,有捐款的,有捐赠文物的,香港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捐资100万美金作为陶瓷馆展厅的建设、装修资金,为了纪念藏家的善举,上博的陶瓷馆冠上了徐展堂先生的名字。

关注学术前沿, “元青花”、“空白期”特展引轰动

谈及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的发展与研究,不得不提的一位前辈学者是汪庆正,他是公认的文博大家,也是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去年适逢汪庆正先生诞辰90周年。

汪庆正先生自1985年起担任上海博物馆的副馆长之职,他的学术研究涉及钱币、碑帖、陶瓷等领域。他曾自言在古陶瓷研究方面起步最晚,花费的功夫列在钱币、碑帖之后,然而他对于古陶瓷的研究和鉴定在海内外都享有很大的声誉,可说是上博古陶瓷领域的带头人。

汪庆正先生调查白瓷窑址

2002年3月,陈克伦(左)与汪庆正先生(右)一起在日内瓦鲍尔文物馆考察成化斗彩。

在学术上,汪庆正具有很强的学术敏感,非常关注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1980年代他对于汝窑遗址发现的确定,在学界产生强烈影响。

在瓷器鉴定方面,汪庆正注重从陶瓷制作工艺角度总结鉴定要领。他说,“古陶瓷纹饰造型固然重要,但是若不注意器物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工艺特征,往往会陷入造假者设计的圈套。”在陶瓷鉴定方面他很早就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受其影响,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非常注重使用新的科技设备,科技鉴定手段丰富。

陆明华在1995上海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自1993年以来,上博就开始承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内容涉及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学术问题。如1993年的“哥窑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的“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几乎成为上博重要专题展览的标配。

“宝历风物——黑石号出水文物大展”展览现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博举办过的古陶瓷领域的专题展览有1986年的明代青花瓷器展览、1991年的陕西耀州窑瓷器展、1996年的香港天民楼青花瓷器展、2005年的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展、 2009年荷兰尼汉克捐赠明清瓷器展。2012年以来上博又相继举办了 “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宝历风物——黑石号出水文物大展”和“东西汇融——中欧陶瓷文化交流特展”等数个高规格的学术型展览,集中体现了上博古陶瓷收藏和研究水平。

1995年,日本佐贺有田上海博物馆陶瓷展开幕,陆明华为来宾讲解。

几十年来,上博出版了不少古陶瓷专著和具有研究性的图集,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陶瓷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一大部分是体现上博古陶瓷学术研究的成果,也有一部分是专门为配合展览而出版和写作的。

“元青花”和明代“空白期”瓷器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上博很早就将其列入展览规划,不过从最初酝酿到最终成行都历时10余年,堪称上博古陶瓷门类举办难度最大的几个展览之一。

“元青花”不仅学界关注度高,在普通人群当中也有很广泛的基础,在众多瓷器门类中,元青花是最受关注和喜爱的,加之作为展品之一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此前曾创造天价拍卖纪录,使得上博的元青花大展甫一开出反响就空前热烈,引发沪上观展热潮。

元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英国Eskenazi.Ltd.提供

由于展览涉及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内外30余家参展单位导致展览的变数也很大,主办方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来筹备这一展览,即便如此,原定的土耳其、印度等几家合作单位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展。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展览现场 青花云龙纹大罐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空白期”大展的筹备难度主要集中在学术上。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瓷器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上博很早就关注这一领域。在1980年代中期出版的《青花釉里红》一书中对此就有研究,汪馆长在1990年代初的在美国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曾做过相关学术报告,是当时唯一的中国代表。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展览现场

由于“空白期”瓷器的学术问题有很多尚未明晰,在确定策展思路后还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去解决,前期筹备要去很多地方考察、了解机构的收藏,考察出土地,商议借展事宜等,也从国际市场上补充征集了“空白期”瓷器藏品,从而保证了展览的顺利进行。

今年,上海博物馆将迎来建馆70周年。作为馆庆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全新的上博东馆即将于下半年落成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 效果图

时下,陶瓷部门上上下下都在为筹备上博东馆的中国古代陶瓷陈列忙碌着。从1972年推出的最早的“中国陶瓷陈列”到1996年开设的首个“中国古代陶瓷馆”,到2021年将以全新面貌示人的中国古代陶瓷馆,数次展陈升级,浓缩了上博古陶瓷70年的发展与研究历程。

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在布置陶瓷文物

彭涛(中)与海外的博物馆负责人

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告诉澎湃新闻,上博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面积约1760平方米,另设一个600平方米的展厅。中国古代陶瓷陈列的整体结构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会结合近几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考古发现以及近些年新补充的馆藏对展品做一些更替,预计有超过50%的展品是新面孔。600平方米的小厅则用来展示“陶瓷之路”,该展将聚焦陶瓷与中外文化交流,展现外销瓷的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