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重庆一副镇长自费两万余元建农耕文化展示厅

澎湃新闻记者 邱萧芜 王鑫
2017-01-20 15:39
来源:澎湃新闻

展示厅里的农耕器具。 澎湃新闻记者 邱萧芜 摄
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示厅,已成重庆市忠县黄金镇的一张名片。这间展厅摆放着50余件石磨、石杵、犁头等农具,最古老的,是一件有数百年历史的打米用具檑子。

展厅是该镇副镇长李宗仕的“副业”——他花了五六年时间、自费两万余元,将农户家淘汰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物品搜集起来,集中展示。

李宗仕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些农具代表着一段历史,非常有必要保存下来。此外,他还希望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农耕文化。他说,自2013年展厅建成后,累计吸引重庆市涪陵、丰都等27个区县八万余人次参观。

希望年轻一代更直观了解农耕文化

黄金镇距离忠县县城约15公里,盛产柑橘。李宗仕建立的农耕文化展示厅就在黄金镇黄土村村委会二楼。

展厅靠墙摆放着50余件各式各样的农具,从生活中常见的簸箕,蓑衣,刨锄,到少见的风车,檑子,顶架,马灯等。每一件农具都标注了名称,有的农具旁还贴有使用该农具时的资料照片。

展厅内的介绍写着:该厅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粮食加工,交通运输等元素汇集起来,全方位勾画了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历史节点。

51岁的李宗仕说,年轻一代,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对于农耕文化基本还停留在“纸上得来”的层面,缺乏一种直观形象的感受。此外,生产力在不断进步,原有的生产工具则越来越落后,终将被淘汰。李宗仕觉得这些工具代表着一段历史,“就这样消失挺可惜的”。

2011年,李宗仕还在忠县涂井乡当宣传委员时,他就萌生了建立一座农耕文化展示厅的想法。调到黄金镇工作后,李宗仕的愿望得以实现。

展示厅里的农耕器具。 澎湃新闻记者 邱萧芜 摄

400元买来“镇馆之宝”

李宗仕指着一件桶状的木制农具说:“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现在好多人都没见到过这个东西,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吗?”

他做了一个倒谷子的动作后,解释说,这是用来打米的檑子,以前没有打米机的时候,村民们将收割的谷子放进檑子,通过人力来回转动,谷壳和里面的大米就自动分开来。

据李宗仕介绍,这件檑子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他在老乡家里发现的。为了让村民同意捐出檑子,李宗仕费了不少功夫。

黄土村三组村民杨承刚告诉澎湃新闻,这件檑子是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约有500年历史。一开始,他只同意以两万元的价格卖给李宗仕。

这个价钱超出了李宗仕的承受能力。他改变策略,一个月往杨承刚家里跑了十次,还帮杨承刚挑水。在多次向杨承刚说明这间展示厅的意义和作用后,杨承刚收了400元的“搬运费”,将檑子送给李宗仕。

李宗仕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经常要走家串户。在工作完成后,李宗仕会习惯地问一句老乡家里有没有闲置不用的农具。就这样日积月累,李宗仕已收集农具500余件。这些农具,大部分是老乡们赠予的。

展示厅里的农耕器具。 澎湃新闻记者 邱萧芜 摄

收集农具堆家里,曾遭家人强烈反对

起初,被李宗仕视为“宝贝”的农具,在他的家人看来,完全是“烂东西”。

李宗仕的妻子曹桂兰说,一家人收入本来就不高,前前后后算起来,李宗仕买这些农具花了五千多元钱,做展板、印照片、搬运农具花了一万五千多元。她一度想不明白,为啥丈夫不给家人买东西,反而要把钱花在农耕文化展示厅上。

不仅如此,在未找到展示地点前,李宗仕把这些农具全部堆放到了家里,搞得家里乱七八糟。为此,李宗仕和家人吵过几次架。后来,李宗仕将一部分农具搬到了他二姐家,家庭矛盾这才缓和了一些。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农耕文化展示厅,这让曹桂兰逐渐明白了丈夫做这件事的意义。

据李宗仕介绍,展厅从2013年开门迎客以来,累计吸引涪陵、丰都等27个区县的八万余人次参观,其中大部分是各个中小学组织的。

来参观的人多了,当地农家乐、超市和柑橘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已申请扩大展厅面积,欲推演艺展示

李宗仕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展厅面积有限,他只能挑选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农具进行展示,而未展出的部分农具也很有展出价值。目前,他已向县里主管部门申请扩充展厅面积。

如获批,除了增加农具外,李宗仕还打算增加农具展示形式:邀请村里农民现场演示使用这些农具,并指导参观者体验。

此外,李宗仕还打算把反映当地红白习俗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加入到展厅中。李宗仕介绍,村里办丧事时,怎样跪拜灵堂、下葬时间如何确定,都有一定的讲究。参观者们对农具、农村风俗了解了,也就对农村、农耕文化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