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这家节能界隐形冠军,是如何斩获中国工业奥斯卡奖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17-01-18 21:07
来源:澎湃新闻

散热翅片生产车间
一家30多年前的苏南乡镇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节能装备,将工业企业产生的余废能量回收再利用、“吃干榨尽”,在一个月前拿得了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同时出现在该榜单上的,还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探月工程探测器系统、航母工程等等。

与这些“超级工程”相比,这家江苏民营企业代表了中国装备制造的另一面,精耕某一细分领域,成为几乎不为外界所关注、却凭借“独门绝技”牢牢掌控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细分生意:将能源吃干榨尽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曾因贫穷落后,被称为江阴的西伯利亚。上世纪80年代初,缪双大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利港镇,带着三个哥哥和儿时好友开始创业。曾从事船用空调安装服务的缪双大,偶然接触到溴化锂中央空调技术,发现这种可大量节约能耗的技术,在当时全国性电力资源短缺背景下有着广阔市场前景,于是在1985年从上海回到江阴,着手创办江阴溴化锂制冷机厂(双良集团前身),摸索生产中央空调。

当时,这家乡镇工厂的工人都是农民工,缪双大推行了军队化管理,上下班用的都是军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在江阴双良集团采访时注意到,双良至今仍在沿用当时基础上改造的办公区和厂区,外观朴素,上下班时间也依然沿用军号。

当时,中国溴化锂制冷机市场90%的份额被国外两家企业所垄断。1985年,双良推出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打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制冷行业的垄断。双良还首次将航天工程的检漏法引入民用装备制造,把溴冷机的真空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机组整机漏率比日本工业标准整整低了4个数量级。

目前,双良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溴化锂中央空调生产基地,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在中央空调产业站稳脚跟后,双良开始将其掌握的真空换热应用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上,开拓余热回收市场。中国是世界上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煤电比重超过六成。如何提高发电厂的热能效率、节约煤炭资源,尤为关键。

早在100多年前,热泵技术已经诞生。随着能源危机出现,通过改进的热泵以其高效回收热能的特点受到全球追捧,重登历史舞台。虽然热泵技术最先由欧洲使用,但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回收火力发电的热能,却是中国节能装备企业与发电企业技术人员的一项创举。

2009年,双良为阳泉煤电集团(下称阳煤集团)定制了全国第一套大型热电余热回收吸收式热泵,这次大面积回收火电机组的余热,在业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两家企业承担了巨大风险。如果对接不成功,不仅会造成巨大安全隐患,还会造成阳煤集团本部五个煤矿失电。

气密性是热泵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为了提高设备性能,10多年前,这家乡镇企业靠借贷建立起全国首个国家认证的全性能热泵测试台,这在当时国内的热泵行业来说,难以想象。

如今,这套热能回收系统已经安全运行了6年,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通过回收余热,为阳煤集团新增252万平方米供暖面积,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30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60吨,相当于每年再造一个上万亩面积的森林。

高175米、底部直径152米,世界最高最大的全钢结构间接空冷塔

填补国内空冷技术空白:迫使跨国公司空冷岛设计费用降低80%

火力发电厂通常都建有几座胖胖的大烟囱,向空中大口“吐”出白色水蒸气。这些“白烟”常被误认为是火电厂排放的污染性废气,其实,这些叫做冷却塔的大烟囱的主要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散热。

但这种传统设施在降温的同时会浪费大量水资源,一座这样的冷却塔一年要消耗相当于一个50万人口城市的生活用水。眼下,中国的电厂正在用一种更环保的装置替代这种传统冷却塔,也就是空冷塔降温技术。利用空气对流来替代传统水冷机组运行,基本不需要补充冷却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据测算,一台300兆瓦(1兆瓦=1000千瓦,1千瓦=1000瓦)的水冷机组,每年循环水的用量500万吨以上,以每吨水1元计算,一台300兆瓦空冷机组每年就可节省水费500万元以上。

直到几年前,这种空冷设备的主要生产国还只有美国和德国,其产品占据了当时中国市场90%的份额。

“国外的企业,两台350兆瓦的空冷岛,不说设备了,光设计费当时要收3000多万元。两台600兆瓦的空冷岛,光设计费就要4000到5000万。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干不了这件事。”双良节能空冷事业部经理刘国银说。

双良用三年时间攻克并掌握了空冷岛的制造技术。在双良位于江苏的生产基地,空冷系统的主要零件散热翅片,被一张张串联起来,一套空冷系统由上千万张散热片组成,形成一个相当于25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散热面积,充分利用空气来进行散热。加工完成的散热片再被喷上一层特殊的金属粉末,经过这样处理的散热片,可以达到30年以上的防腐效果。这是双良自主开发研制的世界首创防腐工艺。

就在他们准备将这种针对缺水地区电厂的新技术推向市场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客户提出,如果双良要接订单,必须先开高达两亿元的保函。“商业规则里,这和9000万的合同额是不对等的。对方也是看我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和魄力,心里有没有这个底,愿意做这个事情。”刘国银回忆说,在此之前,双良的研发团队刚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完成了极端寒冷地区空冷岛防冻测试,取得了上千组数据。在极端条件下测试国产空冷岛质量,在国内也是头一次尝试。这一“慢工出细活”、通过反复试验积累数据的过程令双良信心十足。

终于,国内首套自主设计的空冷岛在神华定州发电厂成功投产,打破了国外企业空冷技术的市场垄断。自从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打入世界空冷市场,先前高昂的设备开始大幅度降价,国际市场上一套空冷岛设备的设计费从过去的3000多万元降到500万元。“这项技术完全自主化了之后,光设计费这块就可以节约六分之五。”刘国银说。

截至目前,双良销向市场的30000多台节能设备,相当于少建了25个6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节约3800万吨标准煤,减排1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再建27万公顷森林。其为百余家用户提供的空冷系统,总容量73500兆瓦,已累计实现节水24.6亿立方米,相当于再造7个太湖。

从卖设备到卖服务

北枕长江,南近太湖,地处江苏省苏锡常“金三角”几何形中心的江阴市,不仅长居中国百强县之首,也是中国制造业版图上一个另类的存在。传统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的江阴,目前已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及集成为主的产业集群,有11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1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2家。

在入围中国500强的江阴企业中,有不少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从像双良这样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所选择的也大多是行业中的细分领域。双良,做的就是将能源“吃干榨尽”的生意,在知名国企、跨国企业背后,将已经经过利用的能源二次加工,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我们出去谈投资,对方经常说双良没什么概念和故事,描述的前景不够性感。”双良节能副董事长缪文彬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感慨说,以一个传统制造企业面貌出现在资本市场上,双良常被称业务概念不够光鲜亮丽。“但我们进入的领域很多都是回头客。你让我现在去进军汽车产业也不现实,我们很像德国中小型企业,是细分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一个细分产业可能也就几十上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他所描述的,是中国许多乡镇企业、家族企业的典型成长路径,从细分再细分的领域起家,精耕细作,出于风险等各方面考量,极少跟风,只选择开拓既有技术可以延伸的领域。“狭路相逢勇者胜。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骑在虎背上,而不是马背上的。”双良创始人缪双大说。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天花板,双良目前正从卖设备转向卖服务,从节能、节水、环保领域的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及服务提供商转型。“未来五年,如果现有的3万多家存量客户里中有1000家接入我们的能源管理平台,那就相当于10个亿的利润。想想是很简单,但从卖设备到卖服务,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缪文彬说,以前卖产品都是相对标准化的。现在卖服务,要提供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对传统制造商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有充足的技术营销人才。”目前,双良还设立了20亿元低碳产业发展基金以及其他举措,以期对外寻求战略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