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张绪山:流布欧亚的“女人国”传说

郑豪
2016-11-24 18:55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22日,清华大学历史系张绪山教授应邀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1106教室做了主题为《希腊“女人国”传说在欧亚大陆的流传》的学术讲演,本次讲座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系列讲座的第十场。

讲座现场的张绪山教授

希腊神话中的“女人国”

在世界各古文明中,中国、希腊、印度都广泛存在着“女人国”的传说,但两河流域和埃及却没有类似的传说出现。其中,希腊“女人国”的传说以“亚马逊人”(Amazons)的名称而为人所知,今天众所周知的美国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Amazon),其名称就来源于此。在希腊早期的“女人国”传说中,亚马逊人具备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根据希腊神话,亚马逊人崇尚武艺,骁勇异常。亚马逊妇女自认为是战神阿瑞斯的后裔,热衷于战争,经常对周边部族发动战争,并使用双面斧、弓、矛和半月形盾等武器。女孩在年幼时,右侧的乳房会被烧掉,以便其长大后使用弓箭。“Amazons”一词很可能来自波斯语,由代表no(没有)的“a”和代表breast(乳房)的“mazos”构成,意思就是“没有乳房”。第二,亚马逊人为了繁衍后代,会与邻近部落的男子婚配,然后将男子送走。第三,亚马逊人有着“生男不举”的习俗,即生下女婴由母亲抚养,并将其训练培养成勇猛的女将;生下男婴,则由其父抚养,或者将其杀掉。

那么,这个神奇的“女人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从目前发现的线索来看,“女人国”传说在土耳其、小亚细亚、高加索山脉地区,一直到南俄草原一带都有流传。张绪山认为,“女人国”的位置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地区。古希腊人原本的活动范围是在爱琴海周围,随着他们向黑海地区的殖民扩张,“女人国”的传说也随之产生。因此在希腊神话中,往往将“女人国”的位置置于黑海(亚速海)沿岸或小亚细亚地区。中国的“女人国”传说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最早的“女人国”传说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在古希腊神话中,解救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赫拉克利斯建有十二功勋,其中之一就是从“女人国”取得金腰带。在这个故事中,“女人国”的地理位置被设置在了黑海边本都地区特尔莫冬河两岸,它的女王拥有战神阿瑞斯赠送的金腰带。赫拉克利斯长得一表人才,他第一次见到女王就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但天后赫拉对赫拉克利斯非常敌视,因为赫拉克利斯是宙斯的私生子,“赫拉克利斯”名字之意就是“受赫拉迫害的人”。在女王准备交出自己的腰带时,赫拉就散布谣言,称有外人要夺走她们的女王,挑起了赫拉克利斯与“女人国”的战争。赫拉克利斯作战勇猛,杀死了很多亚马逊人,最终迫使女王交出了金腰带。张绪山认为,这个神话故事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女王交出自己金腰带的行为,带有一种色情化的含义;第二,该神话实际上是借“女人国”妇女的勇猛,来表现赫拉克利斯的强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女人国”妇女强悍好战的特点。

赫拉克利斯大理石雕像

与“女人国”传说相关的第二个希腊神话是阿喀琉斯的故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载说,特洛伊战争一开始时,阿伽门农率领着希腊军队到达特洛耶,夺走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女奴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一怒之下拒绝出战。后来阿喀琉斯的好朋友帕特罗克洛斯假扮成阿喀琉斯的模样出战,最终却为赫克托耳所杀。阿喀琉斯感到十分伤心和愤怒,决定出战,杀死了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

第三个与“女人国”传说相关的神话发生在提修斯身上。传说提修斯是雅典的王子,前往克里特杀死了人头牛神的怪物米诺陶洛斯。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死后,她的妹妹安提奥帕入侵希腊进行报复,但最终死于提修斯率领的雅典人之手。提修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传说和真人不处于同一个时代。历史上提修斯的改革开启了希腊世界的古典时代。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正是雅典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雅典在整个希腊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宣扬自己文化的辉煌,雅典神话抬高了自己国王和王子的地位,产生了许多传说,其中就包括提修斯,同时也把他和亚马逊女人联系到了一起。

在古希腊流传下来的诸多艺术品中,有许多表现亚马逊女人勇猛作战的雕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公元前350年哈利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陵墓的东檐壁,上面就雕刻了希腊人与“女人国”作战时的形象,有的雕刻还绘有亚马逊女人倒骑马的形象。

哈利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陵墓上的雕刻

古代世界“女人国”传说在欧亚大陆的流布

“女人国”的故事不仅频繁见于希腊神话,还被写入了史书当中。“历史之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其著作《历史》中记载说,希腊人与亚马逊族在黑海沿岸作战,大获全胜,俘获了大量俘虏。不料在从海上航行回程的途中,亚马逊女战士杀死了押运她们的希腊人。这些妇女不会操纵船只,只能任由船只漂流,到达了黑海东北部亚速海(麦奥提斯湖)旁边,与当地的斯基泰人发生战斗,亚马逊人不幸战死。斯基泰人从亚马逊人的尸身上发现她们是女人后,决定不再以战争手段对付她们,转而采取婚配的形式,形成了新的群体。这个群体迁移到一个从塔纳斯河向东走三日,或者从麦奥提斯湖向北走三日的地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s)根据传说写道,亚马逊人和加尔加里亚人(Gargarians)为邻,她们生活的高加索山脉被称为塞劳尼亚山脉的北麓。每年春天有两个特别的月份,双方都要登上两个部族的界山,共同完成献祭仪式,同时性交以求得子嗣。斯特拉波说,双方在晚上秘密性交,任何加尔加里亚人都可以随意和任何亚马逊人发生关系。亚马逊人怀孕之后,加尔加里亚人就会离开。新出生的女孩由亚马逊人抚养,男孩则由加尔加里亚人抚养。斯特拉波还认为“即使在今天,有关亚马逊人的奇特故事仍然在流传着,许多城市的建立和命名也归功于亚马逊人”。

大约在公元3-4世纪出现于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亚历山大远征记》,是由古希腊阿里安编纂的一部流行故事集。当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到达波斯奈萨平原时,米地亚督办阿特罗帕提斯献给亚历山大一百名妇女,称她们是亚马逊人。阿里安说她们的装备像骑兵一样,但手里拿的是斧和小靶子,而不是长矛和盾牌。据称,她们的右乳房较小,打仗时露在外面。阿里安认为,这些并非真正的亚马逊人,只是外表打扮得像传说中的亚马逊人,但他相信“女人国”确实存在过。

在中国的汉文史籍中,也有关于“女人国”的记载。成书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由道世法师编纂而成的《法苑珠林》卷三九引《梁贡职图》说:“(拂懔)去波斯北一万里,西南海岛有西女国,非印度摄,拂懔年别送男夫配焉。”玄奘《大唐西域记》也说:“波剌斯国西北接拂懔国,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这里所说的“拂懔”,源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名称“Rum”,进入粟特地区后演变为粟特语的“Frōm”,汉文史籍即译作“拂懔”。

闻名于世的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谭》将“女人国”置于第聂伯河中的若干岛屿上。伊斯兰学者卡兹维尼(Kazwini)提到的“女人国”,位于马格里布海面一个岛屿中的大城,这里的女人好战勇武,生男不举,但她们占有一些男性奴隶,男子轮流与她们过夜,并在拂晓前离开,明显表现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在马可•波罗笔下,“女人国”是印度辖下的一个岛屿,与男人岛相对,位于克思马克兰南海行500英里,两岛相距约30英里。15 世纪初叶出使帖木儿汗廷的西班牙人克拉维约(Klaviyo)则认为,“女人国”位于中亚以东地区,“由撒马尔罕行15日里程,有女人国位于赴契丹之路上”。克拉维约说,“女人国”现属帖木儿统治,但曾经归辖于契丹皇帝,信仰基督教,属希腊教会,她们是防守特洛伊城女战士的后裔,希腊人攻取特洛伊后移居此地。这一说法突出了“女人国”传说的希腊渊源。

希腊神话中“女人国”流传的地区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女人国”传说

1541年6月,西班牙探险家弗朗西斯科•奥雷连纳率领探险队到达南美洲亚马逊河下游,发现一些村庄仅住有“一些浅肤色的女人,她们与男人毫无交往”。这些女人留着长辫子,身体强壮而有力,使用弓箭为武器。探险队首先便想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女人国”传说,奥雷连纳遂将该河流命名为“亚马逊河”。

西班牙人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将“女人国”置于东亚海中,距离日本不远的岛上。这里的女人善于骑射,并将右乳房烧掉,在每年一定的月份,有若干日本船舶载货到该岛进行交易。当船到达该岛后,会有两人上岸,告知女王船舶所载的人数,并知悉该岛女王指定的登岸日期,指定日期来临之际,在船上的人还未登岛之前,岛上女子就先到达港口。她们的人数和船上男子的人数一样,每个人都将一双带有暗记的绳鞋随意扔置在沙滩上,之后离开。船上的男子纷纷登岸,各自捡着一双绳鞋,让女子们辨识。在男子找到绳鞋的主人后,女子就带着男子回家。门多萨说,即便捡到女王绳鞋的男子奇丑无比,女王也不会拒绝。等期限一到,男子会告诉女子他们的住址,然后告别回到日本。次年如果女子生了男婴,就送给男婴的父亲。

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东南亚地区。1697年,法国某传教士在马尼拉写的书信中说,在马里亚纳群岛南方某岛中,只有女子居住,自成一国。她们的习俗仍然是与外部男子婚配、生男不举。

晚明来华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在其所著《职方外纪》中称,“中国之北迆西一带,直抵欧罗巴东界”,都称作“鞑而靼”(即鞑靼)。在鞑靼迆西,过去曾有一个女国,称作“亚玛作搦”。该国人最为骁勇善战,曾经攻破了一座名都厄弗俗,并在当地建立了一座神祠。该神祠被西方人视为“天下七奇”之一。每年春月,该国允许男子来会,互相婚配,但“生男不举”。最后,艾儒略还提到,该国目前已经被其他国家所吞并,只有这个传说留了下来。张绪山认为,艾儒略的记载有四点值得注意:第一,艾儒略保留了“女人国”的原称,“亚玛作搦”就是意大利文Amazono的转写;第二,“女人国”位于小亚细亚,“厄弗俗”应是Ephesus(艾菲索斯古城)的音译,神祠即是阿尔忒弥斯神庙,这保留了“女人国”传说早期的说法;第三,明确指出传说中的“女人国”居地“为他国所并”,现仅存其传说;第四,保留亚马逊“女人国”传说的核心元素:女人骁勇善战,年中某时允许男子来会,生男不举。

收录于《四库全书》中的《职方外纪》

“女人国”传说所反映的历史本相

张绪山认为,流布欧亚大陆的“女人国”传说,乃是各文明圈内族众与边缘区族群社会交流互动的产物,表现出蛮夷概念下的族群认同。“女人国”传说为什么会流布欧亚大陆?在希腊神话中,与“女人国”作战的男性,如阿喀琉斯等都具有勇猛善战的形象特征,这正是文明社会凸显自身文明特性的重要表征。文明社会中的人自认为自身文明发展程度较高,与周边族群也就是所谓的“蛮夷”不是同一类人,“蛮夷”有着与文明社会不一样的表现,会出现一些怪异的特征和事物。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人们会把周边族群称为“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在希腊世界,希腊人则把周边族群称为“βαρβαρι”,也就是英语中的“barbarians”,意思就是不说希腊语哇哩哇啦乱叫的人。文明社会通过不同的名称,凸显出周边族群所谓的“蛮族性”,借此来表现自己的文明特性和族群认同。在“女人国”传说不断流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方面随着文明范围的不断扩张,“女人国”传说不断向外流传,另一方面则是周边族群存在的某些社会特征,足以使文明社会的人们将其与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起来。因此,“女人国”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区,它是在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时候,处于边缘的社会或族群提供了某种与文明社会传说相符合的特征,于是“女人国”传说就随着文明的扩散而流布欧亚大陆。但是“女人国”的位置始终处于文明圈的边缘,“女人国”传说实际上反映出文明圈内部人群对边缘地区既有所了解、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实。

那么,究竟是周边族群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征,使得文明社会的人们会将其描述为“女人国”呢?张绪山解释说,“女人国”传说实质上是原始社会封闭的女人世界与原始禁忌的遗留。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家庭首先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的通婚。接着,普那路亚家庭又排除了同胞(母方的)姐妹和兄弟间的通婚。族群分化为氏族后,同一氏族内部又分为两部分人,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分别聚居,不同氏族之间开始通婚,发展成为族外婚。渔猎是原始社会人们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但渔猎活动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有的长达半年以上。在渔猎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男人之间因争夺配偶而产生的矛盾,因此采取了彻底隔绝的办法。即在渔猎期间,男子不能见女子,甚至不能接触任何与女人有关的东西,如果不遵守纪律,就会受到惩罚。这种单独的男性团体和女性团体组成的社会特征,在作为“他者”的文明社会认识观察周边族群时,就容易产生出“女人国”的传说。

(本文根据现场讲演内容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