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论天下》出新版:不避敏感问题,努力做到不打“官腔”

澎湃新闻记者 林尹
2016-09-22 16:08
来源:澎湃新闻

2015年7月,172篇“国平”评论文章结集成册,《国平论天下》公开发售。一年多时间,第一次印刷的书籍“已告售罄”。

近日,新版《国平论天下》出版,从700多篇评论中精选出四百余篇文章,并按内容分为4册,既不增加书的厚度,亦方便读者各取所需。

从2014年4月的首度亮相,到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的频繁发声,连续的发稿和鲜明的论调让“国平”渐为网民熟悉。

作为网络媒体的评论主力,“国平”的影响力并不限于网络,其内容常为传统媒体转载,被媒体评价“实现了网媒与纸媒角色里程碑式的转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新版《国平论天下》首度回应了众人所好奇的“国平”真相。更为重要的是,“国平”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文字记录值得研究者进一步的挖掘。

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曾如此评价《国平论天下》:它的可贵之处是能直面真问题,不回避敏感问题。同时,它具有资料价值,弥补了目前图书出版的缺憾,为今后研究中国和国际发生的大事,提供了权威的文献。

“国平”是谁

新版《国平论天下》在序言中揭示:“国平”署名取“国家网信办评论”谐音。

用笔名发表政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政治传统。

“皇甫平”在1991年发表于《解放日报》的四篇改革论述文章,曾一石激起千层浪。“皇甫平”是周瑞金、施芝鸿和凌河三个人的笔名,文章传达了邓小平的看法。

人民日报社的“任仲平”、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的“仲祖文”、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钟轩理”等署名时常现身报端。

“这类特定署名评论,侧重于引导舆论,而不是工作指导;注重回应百姓关切,而不仅仅诠释政策。”序言称。

事实上,“国平”是一个创作集体,其主要职责是在国家网信办传播局的指导下完成上级交办的舆论引导任务。

根据新书序言,“国平”不是编制内的写作班子,其主撰人员来自相关中央媒体、国家机关、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成员们平时干各自的工作,有任务时统一调配。

“国平”的核心成员只有五六人而已,负责选题策划和稿件统筹。他们中,“老中青”搭配,有的擅长政治评论,有的是经济问题专家,有的长期研究外交问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属于新闻行当里的“快枪手”。

“这样一个创作集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移动、远程办公,不论在何时、何地,‘国平’这个集体都保持密切联系,处于全天候工作状态。这也正是‘国平’能够‘上天入地,无远弗届’,可以在第一时间推出重要评论的原因所在。”序言称。

宏大与细微并存

2015版《国平论天下》出版后,周瑞金曾撰专文评论。

“皇皇四十多万字,从中不难看出‘国平’作者们嗅觉之敏,出手之频,用力之勤。”周瑞金说。

澎湃新闻发现,“国平”既关注重大事件亦关注具体生活,宏大视角与细微观察并存。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委对周永康立案审查。

从7月29日至8月1日,“国平”连续发声,在新版《国平论天下》中即收录了其中4篇评论文章。这是新书中少有的对同一事件连续数日做出评论的例子。

7月29日,“国平”发表《周永康落马凸显中央从严治党决心》一文。作者以坚定的语气写道,“周永康是前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是百姓口中的‘正国级’官员。从薄熙来,到徐才厚,再到周永康,他们的落马表明,所谓的‘刑不上大夫’之说,所谓的‘官官相护’之语,所谓的‘官当到一定程度就进入了保险箱’之谈,都不过是一些人的猜测与臆想,与我们党的反腐主旨不合,与中央的反腐决心不符。”

7月30日,“国平”再评周永康落马:《领导干部决不可缺失精神之钙》。

7月31日,“国平”在《清除腐败是深化改革必然之举》一文开头即表明,周永康事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遇到的最大考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现代政党,它不是传统的革命组织,也不是仅仅谋求执政利益的政治建制。作为一个现代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以现代规则自我约束,党才具有维持组织目标、发挥领导作用、整合国家力量、推进民族复兴的能力。”文章称。

8月1日,“国平”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公布的消息,发表评论——《周永康落马是推进依法治党治国的一大步》。

对于反腐、占中、暴恐、改革、法治等重大议题,“国平”评论与中央步调高度统一,受到了广泛关注、刊载。

另一方面,“国平”也没有忽视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和故事。

2015年1月10日,被称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在京逝世。“国平”在1月17日发表数篇文章谈这位淡泊名利的中科院院士,无论是数量还是分量,与“周永康落马”评论可谓相当。

《我们不做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一文称,“正是有他们为国为民而尽忠职守,当好自己的‘守夜人’,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旧中国,我们的人民才能够睡一个安稳觉,才可以享受自己的‘小清新’,甚至能够任性地向自己喜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怀。”

《请对“国魂”多一分关注》同样意味深长,“谈论学者故去的舆论冷热,并不是要分高低、论黑白。而是希望借助思考,提醒着人们还有一批不应被冷落的国家栋梁、民族先锋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褒扬。”

不打“官腔”

参与性和互动性,是互联网最鲜明特色和最活跃要素:众声喧哗,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新版《国平论天下》在序言中写道,正因为如此,才更加需要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见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场上,更需要有根有据的、非情绪化的、充分讲理、给人启迪的评论。“国平”坚持这个写作原则,不回避官方身份,却努力做到不打“官腔”。

“不缺席、不敷衍、不跟风、不落俗。”“国平”如此总结自己在互联网发声的原则。

不打“官腔”的语言,是“国平”文章的一大特色。

在发表于2016年4月24日的《领导常上网打造不翻的官民友谊小船》一文中,“国平”注意到了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说翻就翻体”。

作者评论道,群众更爱跑到网上表达意见,而且很多批评都毫不留情——不常上网的领导干部,看到一丁点儿尖锐的批评可能就受不了了,网民的批评稍微犀利一点就很抵触。很多时候不是网民批评太尖锐,而是领导太娇气,领导干部养成经常上网倾听民意的习惯,就会多很多倾听的耐心和包容的意识。

不打“官腔”同样可以表达立场。

再如“国平”的标题,往往简明扼要、节奏感强,但观点鲜明。

《领袖的青春岁月为何这般打动你我》评的是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接受延安电视台《我是延安人》专访,回忆在延安的插队岁月。

“亲百姓,知疾苦,接地气;说真话,有卓识,做实事——习主席就是这般打动你我。”“国平”写道。

《中国土壤长出的政治制度最可靠》想要解答的,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这一问题。

再如《恐怖袭击休想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香港不能乱,也不会乱》《让“澎湃”的新闻改革“多飞会儿”》等,从标题中大多就能看出作者评什么、为何评。

2015版“已告售罄”

新版《国平论天下》在序言中写道,2015年,“国平”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国平论天下”。书在新华书店卖得不错,很受业界人士和新闻院校学生欢迎。

序言称,有不少人提出建议,希望本书按内容分类,各编一册,既方便读者各取所需,又不增加书的厚度。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印刷的《国平论天下》已告售罄,应读者要求,需要再出一版。

这便有了收录文章跨度更长、文章分类更为详细的新版。

澎湃新闻了解到,新版《国平论天下》共4册,分为四个专题:

“伟大情怀”——反映习近平同志殚精竭虑、奋发有为,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彰显的迷人魅力。通过习总书记一系列政务活动的细节,展现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和亲民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操。

“正议之声”——直面社会生活矛盾问题,回应老百姓利益的关切。如网络共治共享、反暴恐反分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申办冬奥等,对这两年国家的大事要事喜事难事,“国平”多有论及,或可说从一个侧面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

“治国理政”——比较系统地梳理并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四个全面”“五大理念”“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等,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

“和平之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驾驭全局,全面推进和平外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总书记足迹遍及五大洲,中国外交光彩照人,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一个和平友好、欣欣向荣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