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校长邀近20名中小学生进校,交流“可持续发展”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吴洁瑾
2016-08-16 09:59
来源:澎湃新闻

雨天里亮起指示灯表示愿意与陌生人分享的伞、用废纸折成餐桌上的小小垃圾容器、高中慕课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花生壳吸附土壤中砷的初步研究……8月15日,近20名“中国好作业”学员凭借一份独具匠心、精心完成的作业脱颖而出,受邀走进上海纽约大学,并与2016“中国好作业”导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面对面交流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心得体会。

俞立中说,对于“可持续发展”话题,大多数学员集中关注“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廉价和清洁能源”两个方面,对于贫困、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则很少涉及,他建议学员们能将眼光放得更开一些,看到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对此抱有责任感。

希望孩子们更多关注资源、环境等方面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带领2016“中国好作业”学员参观上海纽约大学。

据了解,俞立中给今年的“好作业”学员布置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从我做起》。他请同学们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设计一个崭新的未来。他表示,希望我们的未来,不会因为当下的过度挥霍而变得贫瘠,也不会因为追求个人小利而牺牲了后人的幸福。他同时也启发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经历出发,来制定符合自身规律同时又是“独一无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局限在课堂中。”俞立中认为,课堂外的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责任,拓展知识、技能和素养也许会更有实效;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现实、关注周边事物、参与公益活动。他同时表示,“我希望给大中小学的同学们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从不同的层面上思考这个话题。可持续发展,在宏观上涉及到哲学思想、发展理念;在中观层面上,可以论及区域规划、产业结构、科技进步;而在微观意义上,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都可以有关系。至于作业的完成形式,可以是小发明、小论文、动漫视频,也可以是策划方案、调研报告等。”俞立中说。

在看过学生的作业后,俞立中表示,较多学生是将“好作业”当成一篇作文来写,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好的设计方案或者项目,还有同学设计了小的作品,“其实可持续发展就在我们身边,我希望同学们能思考‘我’如何从自身做起,从而提出解决方案、行动计划等。”

另外,俞立中指出,学员们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去年联合国提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问题都是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学员们大多集中关注“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廉价和清洁能源”两个方面,对于贫困、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则很少涉及。

“我希望中小学生能把自己的眼光放开一点,看到人类现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家要有这种责任感。通过这个作业,增强对今天地球环境的认识,看到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代代的年轻人来关注这些问题了,这些问题才会得到解决。这是我出这个题目的最根本宗旨。”俞立中说。

中小学生创意让导师“点赞”

虽然思路仍有局限,但学员们提交的“好作业”却还是有不少亮点,令导师“点赞”。此次挑选出来的不少优秀作业都是围绕日常生活展开,小学生的切入点很小,但都很有创意,提交的作业也是图文并茂,还有很多废物利用完成的实物。例如,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二年级的张嘉凌在假期跟妈妈学会了用废纸折成一个个立体的小小垃圾容器,专门为吃饭时吐垃圾用,他表示,“这样既利用了广告纸又方便了吃饭吐垃圾,还能减少家里买的一次性塑料桌布,真是一举三得!”

而中学生提交的作业则蕴含了更多的思考在其中。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王昀晨同学有感于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有些疏远,因而设计了一款带有指示灯的伞。下雨天,愿意分享伞的人可以亮起伞上的指示灯,让走在路上的人们知道。而没有带伞的人看到雨天里亮起灯的伞,可以不用害怕尴尬,信任地上前询问,与他(她)共享一把雨伞。在小王看来,加装小小的一个指示灯,就可以发挥一把伞的最大效益,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了解,这款伞目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样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