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高考无线电作弊,上海14个固定监测站“织网”覆盖全市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6-06-07 20:59
来源:澎湃新闻

2016年6月7日,上海市徐汇中学高考考点,上海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考场外使用便携式监测接收机定位和监测异常信号。  澎湃见习记者 韦毅 图
2016年高考是组织考试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

为了给考生一个干净有序的“空中环境”,高考无线电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上海市无线电管理部门6月7日出动无线电监测车,手持便携式频谱测试设备等,对重点地区和考场开展专项电磁环境巡视监测。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期间14个固定监测站将在全市范围铺设起一张严密的无线电监测网,同时联合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上海监测站等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出动约8台次、34人次将携带便携式监测设备在重点防范区域严密监测,依法查处各类利用无线电设备实施作弊的行为。

6月7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在徐汇中学校门口看到,由于不能随意靠边停车影响交通,上海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无线电监测车停在了较远的停车位,监测工作人员手持便携式频谱测试设备等在校门口监测异常信号。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截至目前并未发现异常信号,若发现有可能是发射作弊信息的异常信号,就能锁定,即使不能第一时间锁定发射信号位置,也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干扰信号,阻断作弊信息的发送。现场等候考生的家长也围观了监测过程,家长普遍表示,对电磁环境监测,防止作弊是很有必要的,给予考生公平、公正的机会。

201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将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无线电管理机构在考试保障中遇到的尴尬局面,给予了惩治考试作弊行为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较之于以往的治安管理警告、罚款或者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罚力度,《刑(九)》追究提供无线电发射、接收设备等作弊器材的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大大提升了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违法犯罪成本,对犯罪分子造成了更有力的震慑。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越发隐蔽的作弊手段,上海市2015年已建设完成的快部式网格化监测系统2016年首次参与高考保障,而通过新型的定位技术,能快速发现和定位作弊信号,启动快速处置,让组织作弊的犯罪分子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