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叫停私募注册,整治借私募旗号非法集资

澎湃新闻记者 吴月霞
2016-01-12 07:23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一则北京市工商局下发的“在全市范围内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的通知在市场传开。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该份文件确属实。

该通知列有五条内容,其中第一条明确,暂停核准包含“投资”、“资产”、“资本”、“控股”、“基金”、“财富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字样的企业和个体户名称。第二条为暂停登记“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投资顾问”、“资本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投资类经营项目。

通知落款日期为1月9日,自下发之日执行,下发前已核准名称的此类投资类企业,仍可办理登记注册

不能在工商注册就无法成立公司,有市场人士将此举看作为私募牌照收紧的一个举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前由于私募基金实行备案制,准入门槛低,不少非法互联网金融公司就借此便利,打着私募的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等行为。

另一方面,监管缺失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本身也乱象横生。

1月11日最新的一条消息是,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已经对“e租宝”网络金融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立案侦查。

根据网贷之家月报显示,仅2015年12月新增问题平台106家,平均运营时间为13.78个月。

目前,上海也已暂停了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类公司的注册登记。深圳则直接明确自2016年1月1日起,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监管层已经收紧私募基金备案,将其与P2P、众筹划清界限。

2015年11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的问题解答》中明确,包括P2P/P2B、众筹等在内的相关平台将不予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还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和经营范围做出要求,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包含“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相关字样的机构,协会将不予登记。

除了对新私募准入要求外,老私募同样有明文规定,协会要求,“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整改,下一步协会将对不符合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自律管理。”

从去年底开始,监管层即针对私募出台一系列规范文件。去年,12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在公开演讲中磊直指,与私募业务的蓬勃发展相比,私募监管有所滞后。

可见的是,自2014年私募基金阳光化以来,呈现爆发式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实缴规模3.82万亿元,其中17371只是2014年8月21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后新设立基金,认缴规模3.13万亿元,实缴规模2.5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