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女王”玛丽·尼米埃:写作是我重建记忆的方式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11-25 07:25
来源:澎湃新闻

拥有一个名人父亲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幸运,对法国女作家玛丽·尼米埃来说,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她的父亲罗杰·尼米埃在当代法国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被法国评论界赞誉为“轻骑兵一代”,和布隆丹、洛朗三人在1950年代被誉为法国文坛三剑客。然而1962年,玛丽5岁时,父亲却出车祸去世,车上还坐着他的情妇。

2004年,玛丽出版《沉默女王》,把父亲离世的真相、母亲编织的谎言和自己的孤独成长吐露出来,小说获得了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和美第奇文学奖,并于2013年被翻译成了中文。11月22日,译林出版社再次推出了由袁筱一翻译的译本。新书发布会上,玛丽也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玛丽·尼米埃和《沉默女王》

时隔多年再次谈及父亲,玛丽言语间带有一种疏离感。“我父亲是个粗暴的人,对母亲也一样粗暴。”书中,玛丽不断怀疑父亲是否爱自己,最后她从父亲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她出生时,父亲写道:“我(真希望)那时立即把她淹死在塞纳河里,以免再听到人们说起她。”再次谈起这封信,玛丽只淡然地说,“这是父亲一种幽默的方式,但仍然很特别。”

而书中对母亲的刻画却是温情且正面的,“为了保护我们,母亲编织了谎言,她一直说‘你们是伟大爱情的结晶’。但事实上,父亲出车祸时,父母已经分居一年了。”玛丽说,“让人温暖的是,母亲在父亲死后说,‘你们父亲出了车祸,离开了。’我和哥哥都觉得离开的意思是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没有参加他的葬礼,之后也没有人带我们去他的墓地。所以从来没有东西证实死亡是真实的。”

这些真相进入了玛丽的身体,而非脑子,因为5岁前的记忆她基本忘光了。“写完这本书,我能更好地理解父亲的痛苦。他常常开快车,喝得醉醺醺,我为他感到悲伤,而不是为自己感到悲伤。他作为男人的骄傲让他无法宣泄自己的痛苦。”

罗杰·尼米埃

父亲的骤然离世并未给玛丽留下什么,甚至连一张合影都没有,只有几张明信片,其中一张背面写着“沉默女王会说什么呢?”这也是这部作品名字的由来。

“这是一句自相矛盾、很残酷的话。一个小女孩无法回答。一旦我回答,我就不再是沉默女王了。如果我不说,我就无法回答父亲的问题。”玛丽怅然,“这是一个带着陷阱的问题。长大后,这个陷阱可以通过写作来解决。我最喜欢的法国女作家之一是杜拉斯,她说,‘在夜晚呼喊就是在沉默中说话’。”

《沉默女王》在法出版以后,法国媒体评论称这是“一个他者的自传”。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一本传记,更像一部小说,玛丽用意识流的手法将虚实编织进回忆中。“小说写了我的内心真相和记忆碎片,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真实,但情感上它绝对真实。与父亲有关的部分也是真实的,没有捏造。但是我与父亲的场景都是虚构的,因为我没有记忆了。”

玛丽没有为了写作而刻意收集父亲的资料,她很清楚自己不是写传记,她将写作看成重建记忆的方式。“我不希望这本书有太多的信息,我真正想做的是表述这种沉默。作家要留白,让读者来完成作品。没有人真正在乎我和父亲是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者心中能否勾出什么。”

玛丽·尼米埃在新书发布会上

“我不恨父亲,最多是冷漠”

澎湃新闻:怎么会想到把缺失的父亲写进作品里?

尼米埃:这本书写于2001年,写了4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孩子的父亲分开了,和一个擅长写童年故事的作家走到了一起,因为这个人,我想到写这本书,我需要他的帮助。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不再作为罗杰的女儿,而是作为自己来写作。那个作家出现在第一个版本里,后来我和这个作家也分开了,于是我又重新写了另一个版本,就是现在出版的这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不是以第一人称叙事,而是捏造了同母异父的姐姐来叙述,而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澎湃新闻:父亲想淹死你,你也在书中称父亲扮演魔鬼的角色,你恨他吗?

尼米埃:之所以说他是魔鬼,是以孩子的口吻来说,父亲很高,对小女孩来说,是高大的,而且我父亲有一些暴力的脾气,所以我才会这样说,这只是孩子认知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我没有讨厌过我父亲,我对父亲从来没有恨,最多是无所谓和冷漠。我相信即使他活着,我们也相处不好。

澎湃新闻:为什么相处不好?

尼米埃:父亲是右翼,我是左翼,无法和谐相处。其实也不一定要和平相处,他是父亲,不是朋友。父亲的生活关乎速度、女人、雄性力量和男人之间的友谊。父亲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这种力量不仅攻击到了别人,也攻击了自己。写作的时候我不会想父亲,而是和我笔下的人物在一起。

澎湃新闻:长大后自己第一次一个人去父亲墓地,是怎样的感受?

尼米埃:这是很美的地方,依山傍水,首先很高兴的,他能找到这么美的地方安息。当然,有些事情我们没在正确的时候做,永远也追不回来。就好像一个约会,没有在好的时刻进行,就永远无法挽回。当然有某种激烈的感情在,但是也就这样吧。

“我重新把读者带向父亲”

澎湃新闻:父亲的名气和经历对你的写作有没有影响?

尼米埃:今天的读者已经不再读我父亲的作品,他的作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有名,而且我的父亲作品也不是很多。其实,在我写完这本书之后,又激起人们去阅读我父亲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我重新把读者带向父亲。我出生的时候,父亲要签字确认我是他的孩子,而我通过书写父亲,重新承认父亲的存在。

澎湃新闻:你觉得你遗传了父亲的特质吗?写作天赋?

尼米埃:外表比较像吧,我不认为写作才能遗传父亲。我从小就看很多书,我是在阅读中长大的。

澎湃新闻:听说父亲留给了你对驾车的恐惧?

尼米埃: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驾照,写完之后也没有,我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也考了四次驾照,现在已经放弃了。我和哥哥都没有驾照,可能是为了避免所谓的诅咒。考驾照的情节像喜剧场景穿插在小说中。教练发现我每次换挡就会屏住呼吸,死亡也是停下呼吸,每一次提速,我就缓慢经历了一次死亡。

“作家过早成名不是一件好事”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引用登山运动员怀特·波纳迪的一句话:“成功永远得不到原谅”,用来隐喻父亲成名太早才走到最后那一步,你认为对一个作家来说,过早成名不好?

尼米埃:过早成名确实不太好。父亲因为早熟的成功,后来十年没再写小说,但是他可能会非常想念小说,毕竟小说是表达自己的方式,但后来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我希望可以慢慢写下去,不会有隐居辍笔的时候。我得美第奇文学奖挺晚的,这挺幸运,对一个作家来说,得奖晚是一件好事,这样写作不会被打扰。对我来说,写作和吃饭、睡觉、呼吸一样的,我不会停下来,会一直写下去。

澎湃新闻:能谈谈目前的写作计划吗?

尼米埃:明年1月将在法国出版我的下一本小说《海滩》。小说采取第三人称叙事,和前面小说不太一样。所有一切都发生在海滩上,一个陌生人,一个巨人,一个小矮人,这是十年以来我再次探讨“父女关系”,所谓的巨人就是父亲。我在想,如果小女孩由父亲带大会怎样。

澎湃新闻:你之前的小说《我是一个男人》讲家庭暴力,《沉默女王》讲父亲,下一本书《海滩》讲父女感情,三者存在某种关联吗?

尼米埃:在法国出版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沉默女王》和《我是一个男人》有什么关系,读者的记忆是很短暂的,读者总是生活在现时中。但是到了中国,发现中国读者观看这几本作品的视角不同,更加深刻,不是研究者的视角。其实这三本书是构成一个关联的。《海滩》更像《沉默女王》的续集,但是有很多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