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纳米比亚的象牙:黑市卖一公斤240元,出国暴利40倍
丛林里的枪声划破了黄昏的宁静,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东北部的赞比西省,就在这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时,旅游和环境部(下称环境部)赞比西办公室的总巡视官Morgan Saisai接到了报警。
“又一头大象!” 他的话里充满了无奈。在过去的4年里,无论警方和环境部如何努力,偷猎的警报总是不绝于耳。9月底,正是南部非洲旱季的尾声,算起来,这已经是该省今年发生的第37起大象偷猎案件,而这一次,它就在距离赞比西首府不远的村庄里。
一位猎人远远地听见了枪声,而等警方赶到时,象牙早已被斧头砍下,随着偷猎者消失无影。“这本该是一头很好的战利品狩猎猎物(战利品狩猎 trophy hunting在纳米比亚是合法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大象为可狩猎的猎物,狩猎带来的收入是社区的主要收入之一),偷猎者从不瞄准那些象牙小的大象。”Saisai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作为主管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行政官,如今反盗猎已成了他的首要工作。
在国家版图上,赞比西犹如一只张开的手臂,笔直地伸向南部非洲中心地带。纳米比亚以极端干燥的气候和沙漠景观著称,但赞比西省是个例外,那里有赞比西河和它的一些支流,水网发达。
沿公路旅行看见野象的几率很高,那些自由的、没有被围栏限制在公园和农场的野生动物对游客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纳米比亚环境部的调查显示,有近一万头非洲象常年生活在赞比西省,是该国大象种群数量的一半。另外,赞比西还是非常重要的动物迁徙通道,旱季时,那里的水源能吸引邻国上万头迁徙的大象。
然而这个优势却也为盗猎者所利用。从2011年至今,纳米比亚有超过230头大象死于盗猎,其中90%以上发生在赞比西, 在西南部和中部则有超过100头黑犀牛因犀牛角而被猎杀。除了这两个标志性的物种,涉及其他动物的盗猎和非法交易也层出不穷。
“生意链”
在赞比西的首府卡蒂马穆利洛,通过中间人牵线,澎湃新闻记者认识了Booysen Kabula,一位30岁的本地人。据说他正在寻找买家,想要出手一张狮子毛,他还号称能弄到其他东西,包括象牙。
在纳米比亚,如果没有许可证,猎杀和持有受保护的野生物和制品是非法的,就算是发现了自然死亡的大象或狮子,也要报告,政府会将可利用的部分收归国有。为了获得Kabula的信任,澎湃新闻记者告诉他住在纳米比亚,平日里通过当地一些朋友收购野生物制品。
卡蒂马穆利洛是个只有约2万居民的边境小城,游客常将那里当做去赞比亚或博兹瓦纳的中转站。城中寥寥可数的几条商业街上,并排着中国人经营的杂货店。自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以来,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人前去“淘金”。为了迎合当地的消费水平,那些店都售卖廉价日用品。小型的太阳能板也很受欢迎,在赞比西的乡村,人们住在传统的尖顶茅草屋里,那些村庄大多未通电,太阳能板就成了必需品。
周三中午,澎湃新闻记者与Kabula相约在城外一家旅店见面。他从一辆白色的四驱车上下来,笑着冲我打招呼,头上的白色的棒球帽拉得很低。车上还坐着一个比他更壮实的年轻人,他跟我说,那是他的“兄弟”。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直接切入了正题,问他是否有他说的“物品”。
Kabula环顾了一下四周,指指身后的驾驶室,“它就在车里。”驾驶座后有一个黑色的大塑料袋。澎湃新闻记者建议他们将狮子皮拿到预定的旅店房间,以检查它的品相。Kabula照做了,而他的“兄弟”则紧随其后,将房间门窗都关上。
他们从袋子里将那张狮子皮摊开,他蹲下去撸了撸它的毛说,这张皮剥自一只4个月大的雄狮,“这张皮很好,它的每个部分都很完整。”
澎湃新闻记者想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生意,很快,Kabula就表现出他的“老道”。他对澎湃新闻记者所住的旅店十分熟悉,不同房间的价格都记得很清。
“我有时候也会住在这里。你要做这种生意,显然不能在家。”他说。
“你还卖过给别人吗?”为了不让他起疑心,澎湃新闻记者赶紧补充,“我只是好奇。”
“上一次也是中国人,从赞比亚过来,一张1000美元(约6400元人民币)。”他想了想,轻松地一笑。而这一次,他开价8000纳元(约3800元人民币)。
Kabula说,如果需要象牙,得等几天,因为东西不在他手上。他还补充说,人们盗猎的都是象牙很长的大象,所以不会有小象牙给我,到时论重量卖,一公斤500纳元(约240元人民币)。
纳米比亚被认为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但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网站,230万总人口中,有31%的人生活在每日生活费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下,主要集中在北部。澎湃新闻记者与不少在城镇打工的年轻人聊天,他们的月工资为人民币350元至1200元。Kabula若能成功卖出那张狮子皮,他的收入就轻松超过不少人一年或数个月的收入。
今年1月,纳米比亚警署总监公开称,在该国,野生动物偷猎已经形成了跨国有组织犯罪,正严重威胁一些物种的生存。
一名专事打击野生物犯罪的警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这个“生意链条”上,常常有一名偷猎者、一名中间人,中间人雇佣偷猎者或是从偷猎者手中购来赃物,他们往往都是本地或者居住在邻近非洲国家的人,再由他们将非法所得转卖给买家。
Kabula扮演的,也许正是这个中间人的角色。问他东西从哪来时,他只是说:“我会找我的朋友。你可以相信我。”
澎湃新闻记者同意了Kabula再等几天的建议,并借口说需要问问朋友那张狮子皮是否值这个价,请他随后一并带来。
两天之后,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警方已经布下埋伏等着他们。
除了Kabula和他的“兄弟”,他们的车里还有一名同行。在发现被警察包围之前,他们看起来非常开心,一一跟我握手寒暄,像是马上有一场派对要举行。
Kabula坐在车的后座,他的旁边放着那张用塑料袋包起来的狮子皮,他拍了拍它,轻轻地摇了摇头说:“哎,人们给我承诺了,但离着很远,如果你可以等到明天,你就能拿到(象牙)。今天只有这张皮。”
警察随后逮捕了他们。事发的第三天,检方指控他们非法持有野生物制品。Kabula的身份被当地媒体披露,他过去是一名在卡蒂马穆利洛警局工作的警察,他的同伴则来自于赞比亚。一名参与逮捕行动的警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Kabula 2012年辞职,"那时他说要继续读书。”
对于Kabula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与盗猎扯上关系。2014年10月,他在赞比西偷猎一匹斑马时被巡护员发现,案子还未审结。
活跃的黑市在南部非洲,纳米比亚一直被认为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卓有成效,《纳米比亚社区保护》2013年的报告说,截至当年年底,纳入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国土面积达到43.5%。纳米比亚保护了全球近一半的非洲黑犀牛,大象的数量在2005年约为16000头,而现在,环境部宣布已经增长到20000头。
在独立数年后,纳米比亚的盗猎一直只是零星的案件,连新闻都极少提及。这种沉寂在2011年被打破。环境部公园和野生物管理部主任Colgar Sikopo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第一枪就是发生在赞比西省的大象偷猎,自此后盗猎数字不断上升,仅今年已抓获盗猎犀牛的嫌疑人为44人,盗猎大象的嫌疑人17人。
激增的偷猎行为席卷整个非洲。有分析认为,1979年时曾有超过130万头大象在非洲游走,但如今非洲象可能已经缩减到那时的1/3左右。东非是非法象牙的最大来源地,但现在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盗猎者开始将目光瞄准到非洲每一片大象栖息地。
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非法猎杀大象监测计划(MIKE)数据表明,2011年是盗猎的最高峰,所有非洲象分布国的盗猎规模都在增长,对现有大象种群的生存构成直接威胁。
在2013年,根据大象贸易信息系统(ETIS)的记录,CITES认为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是象牙非法贸易链上的最关键的源头、中转和目的地国家。
而就在2015年9月,中美双方达成关于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共识,两国承诺在各自国家颁布禁令,将几乎完全停止象牙进口和出口,包括明显且及时限制象牙狩猎纪念物进口,采取明显且及时步骤停止各自国内象牙商业性贸易。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IFAW)评论说,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共同创造了历史。
在Morgan Saisai看来,黑市价格暴涨正是推动源头国盗猎频发的一大原因,在纳米比亚,几千上万元的纳元就超过当地许多人一年的收入,“一些人一心想着赚快钱,比别人更多的钱。”
虽然在盗猎发生后,纳米比亚政府一再表示要加大查处力度,对盗猎和非法交易零容忍,但黑市仍然活跃。
经过几名中国商人的“指点”,澎湃新闻记者在距离首都温得和克一小时车程的奥卡汉贾市(Okahandja)露天市场就找到了这样的地方。
奥卡汉贾市露天市场是纳米比亚最大的手工艺品市场之一,那里的经营者多来自赞比西和临近的省份,北部以出产工匠著称。那是一个由几十位小贩组成的露天市场,设在游客出入温得和克的必经之路上。
澎湃新闻记者问了许多当地人和纳米比亚的动物保护机构,他们听说那儿有黑市时都表示很震惊。
在那里,澎湃新闻记者挑了路口的第一家铺子走进去。叫做Kenny的年轻人试探性地问“是不是中国人”,得到肯定回答后,他紧接着说:“象牙要吗?”
Kenny似乎认为中国人都喜欢购买象牙,随即他就从店铺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拿出了一根看似折断了一半的象牙,开价8000纳元。隔壁的几个小贩围在门口,希望澎湃新闻记者去光顾他们的铺子,而即便这样,Kenny也不避讳与我谈论象牙买卖。
“我还有一根,你要就回头来。”他说。
此后,澎湃新闻记者随便走进一家另一家铺子,看上两眼就问是不是有象牙。一个叫James的年轻人兴冲冲地跑出去,很快就带回来两串象牙手链,每串要价300纳元(约145人民币)。还有一名女商户,她从手袋里掏出来一串全是象牙珠子穿成的项链,叫价500纳元(约240人民币),还说这种珠子比较贵,怕人偷,所以都要藏起来。
即便是在旅游旺季,奥卡汉贾的露天市场也是门可罗雀。他们售卖的手工艺品以木雕的非洲兽类为主,而这在纳米比亚各处都能买到。
Kenny的店铺是全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他说,那些手工艺品绝大多数都出自家庭成员之手,奥卡汉贾与他的家乡相隔千里,他很少能回去,即便是周末也不打烊。
澎湃新闻记者在9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去了奥卡汉贾两次,每一次都会遇上向我推销象牙制品的商贩。澎湃新闻记者以自己无法辨别真假为由,离开了这个市场,不过将这些象牙制品拍下来,发给了当地警方和不同的反盗猎组织,他们都认为是真品,而非仿制。
如果错过了奥卡汉贾,有几位中国商人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可以到温得和克的几大卖场去试试运气。“黑人可能就在门口问你要不要(象牙)。”居住在奥卡汉贾的一名中国年轻人说。
澎湃新闻 苏颢云 制图艰难的打击
当盗猎在纳米比亚赞比西省接二连三发生时,许多当地人将矛头指向了那里的中国人。报纸上零星的中国人涉案的消息,加剧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猜疑。
澎湃新闻记者在当地所遇到的中国人中,不少已经在纳米比亚经商超过10年,他们在那里购置土地和房产,期待更长远的发展。但有的中国人说,想要留在非洲的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希望赚了钱能回国。
在一些城镇,中国人开的百货店是周末为数不多仍能购物的地方,到了晚上,他们在店里拉上一块布帘便有了自己的卧室。
在西北的城市奥普沃,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妻说,他们在那里做了5年的生意,但却抽不出时间去旅游。妻子说:“就有一次我老公带着我在一个国家公园转了一圈。”唯一的一次旅游让她印象深刻。
除了不分节假日地工作,许多中国人还要担心被打劫。这对在奥普沃的中国夫妻就说,前不久他们的一位中国邻居遭到入室行窃,后来将店铺转租,回了中国。
尽管有诸多烦恼,但非洲的生活也让他们留恋。“国内发展太快了,回去都不适应。”妻子说。
许多中国人都有被当地的偷猎者找上门的经验,为了减轻风险,他们声称从来不保留他们的电话、不主动联系。
老张在纳米比亚做了近10年的生意,他说:“黑人拿来卖的什么都有,小的珠子坠子,甚至一整根象牙。”老张自己的店铺里就有一根象牙项链,不过他表示只是买来自己玩,“不像有的人收来倒到国内去,这玩意儿赚的是风险钱。”
一名姓航的年轻人强调,“最大的风险在中国海关,要是被查,数量不多顶多是被罚没。”他表示自己的象牙手链就被没收过一次。
另一名姓马的商人热心地提醒说,现在做象牙、犀牛角生意的风险大了,大家的兴趣就转移到别的风险相对较小的东西上,比如狮子爪,“镶上银和金,做成项链,这东西辟邪,国内都没有。”
在澎湃新闻记者以买家身份和Kabula见面时,他印证了一些人开始参与其他野生物制品交易、以躲避当局越来越严的反盗猎行动的说法。Kabula并不知道他们收购狮子爪的用途,但他说不少买家都问过他,如果我需要他也可以提供,“我有超过30个。”
盗猎是非洲大象死亡的重要原因。 澎湃新闻 吕妍 制图就在Kabula准备以约240元人民币每公斤价格向澎湃新闻记者销售象牙的时候,记者在微信上添加了几名象牙卖家。根据他们的报价,黑市上,一克象牙的价格为10-15元,一公斤象牙至少1万元。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在2011年的调查显示,当时黑市的价格约为每公斤1.2万元-1.5万元。一买一卖之间,差价40倍有余。
纳米比亚的赞比西和赞比亚、博兹瓦纳之间有着漫长的国界线,在很多地方,人们只需要游过赞比西河或是跨过一个村子便到了另一个国家。国境线上的检查站也是走私线上的薄弱环节。在那里,警察并不会对每一辆车都进行盘查,他们甚至没有像机场那样用来扫描的安检仪。Morgan Saisai也承认,在没有围栏的国境线上,打击盗猎和走私难度极大。
国际社会在各方面加强了合作以打击盗猎。CITES秘书处新闻官刘元说,由多国参与的打击野生物贸易“眼镜蛇行动”近年来就取得了不少成果,而这项行动是在2013年由中国发起的。仅2015年,为时一月的行动抓捕了139位嫌疑人。
但是,比较每年递增的被偷猎大象数量,警方所能查获的只是冰山一角。一名要求匿名的纳米比亚警察跟澎湃新闻记者说,更多时候,他们对盗猎感到束手无策,走私客们开始使用更现代化的工具和精明的手法,而在地方警局,警察连电脑也没有,“我们的工作需要耐心等待,有时是好几年,一有机会,就给他们致命一击。”
(本报道得到南非Oxpeckers中心和南非金山大学中非报道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