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弃用“女士们,先生们”,你怎么看?

2021-07-16 16:07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今后,你登上汉莎航空的航班,将再也听不到熟悉的“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乘坐本次汉莎航班!”的问候。

这是由于汉莎航空公司决定开始采用性别中立用语。这一新规也将适用于汉莎旗下的其他航空公司,比如奥地利航空、瑞士航空以及欧洲之翼航空公司。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汉莎航空的一位发言人说,此举是为了让机上的所有乘客都感到受欢迎,包括那些不认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人。他同时对德国之声说,“对汉莎来说,多样化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现实。从现在开始,我们的语言中也会体现这一立场。”

汉莎航空将不再采用“女士们”“先生们”问候乘客

“我们的目标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欢迎每个人登机。”

那么机组将采用怎样的问候语呢?可能是“亲爱的客人”,或一句简单的“早上好/晚上好”。

该公司表示,这项举措是对目前“社会上正确进行的关于非二元性别认同的讨论”和“重视机上所有客人”的愿望的回应。

汉莎航空已于2021年6月开始在国内航班上推广这一新规,并将渐渐推广其国际航班上。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开始注意到非二元性别认同,并在迅速推进,如福特汽车刚刚宣布,将弃用“Chairman(主席)”的称呼,而采用“Chair”。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汉莎航空并不是第一家采“中性问候”的航空公司,2019年10月,加拿大航空成为采用性别中立用语的第一家航空公司,使用“大家”来代替“女士们、先生们”。

2020年10月,日本航空也在航班和世界各地的机场采用“所有乘客请注意”和“欢迎大家”的问候语,取代传统上的“女士们、先生们”,它也成为第一家采用性别中立用语的亚洲航司。日航当时表示,公司一直在注意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发展,同年3月,日航宣布女性空乘人员可以选择不穿高跟鞋且穿长裤工作,踏出了性别平等的一步。此前,日本的航空公司普遍规定女性空乘人员必须穿着高跟鞋和裙装服务。

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上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一份委员会报告建议,包括 “飞行员(airman)”和“无人驾驶(unmanned)”在内的性别化航空术语应在全行业范围内改为性别中立的对应词。

7月8日,美国国务院也宣布了美国护照的一项重大变化:美国人可以自行选择护照上的性别,当选择的性别与其他身份证件上的性别不一致时,不需要出示医疗文件。目前,美联航和美国航空已经允许乘客选择性别为”X”,而美国国务卿也表示,美国国务院正在努力实现性别中立护照的使用。

什么是性别中立用语?

在日常生活中,性别称谓无处不在。男孩和女孩、父母、子女、他和她,以及头衔(先生、小姐、夫人、女士)……这些都是性别化的词汇,身份文件上也会标注我们的性别。那么,什么是性别中立呢?

对于这个新词汇,韦氏词典在线版的解释是“提到人的时候不使用任何性别相关语言”。欧洲性别平等研究所的定义则是,所谓“性别中立词汇”是指“不特指某一性别、无论男女适用于所有人的词汇。”

目前,联合国和欧盟等机构也推出了无性化词汇的使用准则。 2018年,欧盟议会发表的《性别中立语言手册》中写道,“性别包容语言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议题。” “性别中立语言的目的是避免那些可能被解释为偏见、歧视或贬低的词语选择,或者暗示一种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具有某种常态特质的词语选择。”

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经济学专家席勒( Alexandra Scheele)对德国之声表示:“对于那些自我性别认同不在男女范畴之内,或者对性别二元区分并不认同的人来说,不使用女士先生这样的词汇,可能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在许多人看来,性别中立用语是性别平等的一个表现。

《福布斯》的一篇报道则指出,性别称谓也影响着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人,因为语言影响了思维方式。语言上对性别的强调,可能会加深人们对性别的某种刻板印象。尤其是在一些语言中,所有物体都被分为阴性和阳性,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认知科学教授莱拉·博罗迪茨基(Lera Boroditsky)发现这种分类实际上影响了人们对物体的认知。例如,当要求说德语和西班牙语的人描述一把钥匙时,他们的反应反映了这种差异:钥匙在德语中是阳性的,而在西班牙语中是阴性的。德国人使用更多的男性词汇,如 “锯齿状”、“锯齿状”、“硬”和 “金属”来描述一把钥匙,而说西班牙语的人则使用更多的女性词汇,如 “小”、“闪亮”、“金色”和 “复杂”。对 "桥 "这个词的反应正好相反,它在德语中是阴性的,在西班牙语中是阳性的。 

同时有研究表明,使用更多性别化语言的国家的性别平等程度较低。

福布斯建议英语使用者用一些无性别指向的词取代原先的性别化称谓,如用“人们(they)”代替男或女,“配偶(partner)”、“同产(sibling)”、“孩子(child)”代替夫妻、兄弟姐妹、子女等。

不过,在这一思潮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的反对者认为,性别中立用语是一种对德国传统语言文化的攻击。目前,德国国歌也是性别中立用语的改动对象之一,3月,一位女性德国性别平等委员提议,根据“性别中立”原则对德国国歌歌词修改,更换原来歌词中“祖国(Vaterland)”和“兄弟般(brüderlich)”等用语。这引起了德国社交媒体的热烈讨论,极右派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图林根州分部发言人穆勒(Stefan Möller)在推特上写道:“有着两个姓的女人想要染指国歌这样的大师之作,希望我不是唯一生气的人”。

2020年底,德国有影响力的Duden词典开始更改其网站上指代人的名词词条,以增加女性版本,并将男性版本定义为明确指代男性,这激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德国语言协会激烈表达了反对,截至3月初,该协会“从Duden手中拯救德语”的请愿书已经收集了超过27000个签名。

保守派基督教民主党(CDU)的一位成员Alexander Krauß是签名者之一。他说:“我担心我们的语言会退化,阅读小说将不再是一件有趣的事。你不能通过……搞乱语言来创造平等”。

2021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政治团体“前进”运动中的议员组成了一个联盟,共同提交一项法案,旨在禁止在官员和公务员中使用性别中立的拼写。

瑞典此前引入了性别中立的第三人称代词单数hen,作为她(hon)和他(han)的补充,也招致了强烈批评。

此外,也有性别议题研究者表示,性别中立用语是一项象征性举措,真的要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以及包容多元人士,还需要有实质性行动,如促进男女同工同酬,拒绝职场歧视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