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7本书:炎夏之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2021-07-15 16:11
来源:澎湃新闻

“湃书单”又又又又来啦!这是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最近在读或者读完的书,分享给大家。炎炎夏日,读一本书,让心静下来,自然凉。

《阿富汗访古行记》

刘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看过刘拓在《奇葩说》分享其经历的那期节目,觉得讲述很动人。而更早大概是在媒体上看到他的伊拉克经历之后,忘了是透过什么途径加了他的联系方式,希望能看到更多他的分享,然而并没有“后续”。所以,看到这则书讯的时候,有点惊喜。后记中,他说这本书缘起于邵学成博士的邀请——两人合写一本将阿富汗的书,邵博士写学术且偏向佛教的内容,刘拓写自由旅行——真要感谢邵博士!他也是私家历史栏目的一位作者,感谢他的成功“游说”,读者可以看到这样一部图文并茂的阿富汗访古行记。

印象中近年有好几本关于阿富汗的书,上一本翻阅过比较有印象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寻路阿富汗》,相比之下,我觉得刘拓这本更好进入阅读,有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和现状,也有旅行时所见的社会日常,以及作者的情绪、思考。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书中所带的一张卡片,一面是图片——“从附近山上远看贾姆宣礼塔”,另一面是刘拓自己在贾姆宣礼塔游客留言本上所写下的留言,他说这好像是本子上第一个中国人的留言——“我的名字叫刘拓,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到达贾姆塔是我到阿富汗最大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感触何来呢?我喜欢看旅行文字,希望有一天在某一地也能写下类似这样一段话,实现一个旅行者的“夙愿”。

《沉默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法】阿兰·科尔班/著 胡陈尧/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第一次对沉默(silence)这个概念产生兴趣,是因为电影《毕业生》的那首经典主题曲《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有声响吗?看似矛盾的两者却又有着某种神秘而确凿的谐和,这究竟是为什么?多年前瞬间闪过的遐思在看到《沉默史》这本书的时候重新涌现,自然要一睹为快。

在第一章《沉默与地点的私密》中,科尔班就几乎解答了我的疑问,沉默不是声音的缺席,而是喧嚣的反面,是一种情绪或是一种氛围,比如小说《海的沉默》中叔父、侄女和德国军官所处的底楼房间中如“晨间的雾气”一般“浓厚而凝滞”的沉默;又如爱德华·霍普画作中那些悄然无声的城市空间的特异质感。沉默并未为人所独有,动物也会向人类输送沉默,其中“猫尤为懂得栖身于其所象征的沉默中”;大自然的沉默似乎无需解释,光、雾、森林、湖泊、夜月、沙漠都有着沉默的质地,定居于瓦尔登湖的梭罗于是感慨“唯有沉默值得被听闻”;当然还有宗教中神的沉默……

科尔班是法国表征史研究的代表学者,他在文学、绘画、神学的多重世界中来回穿梭、旁征博引,为的是“经由表征的迂回触及更深层的现实内核”(译后记),通过调动感官来达到另一种历史真实。这种研究路径或许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的确会有很多个被触动的瞬间。

《此时此地:玛格南街头摄影经典》

【英】斯蒂芬·麦克拉伦/编著 郑惠敏/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2020年12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一本玛格南图片社的街头摄影集,图片之精彩是意料之中的,没有想到的是文字部分无论作为简史、评论还是人物小传居然都大有可观。该书的体例是以四座城市、数十位摄影师为中心,对相关的摄影创作进行剖析,既包含理念的解读、历史的梳理,也有对具体作品的赏鉴。

这些街头摄影作品有些来自严肃的新闻现场,大部分则得自一般意义上的街头日常,有趣的是,摄影师们往往在新闻事件中试图超越报道的即时性,带来去奇观化的常情,却在平平无奇的生活场景中组织出了大量具有超现实感的作品。比如,布鲁斯·吉尔登(Bruce Gilden)在拍摄被飓风和大地震严重破坏后的海地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然灾害造成的绝望状态上,而是在出租车站和街头市场这样的地方观察市民生活的复苏”。而对于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来说,花三周时间跟拍社区里一群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流浪汉,则让她思考了很多“关于统一着装对某些人的保护的问题——人们如何利用服装道具,在不暴露完整自我的同时向世界呈现一个功能性自我”。

诚如作者所言,街头摄影纵情于“变幻无常且难以言喻的事物”,它崇尚“模糊性”,“向一系列经验与情感敞开”,在追求视觉新意与叙事潜力的背后,试图唤起的依然是照片内外人与人的共情,就像书中对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的评价:“从情感上打动人还是摄影中最难的事。” 

《单身社会》

【以】伊利亚金·奇斯列夫/著 林怡婷、陈依萍、罗椀龄/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3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从这本书里获得的最大收获就是,不管单身还是成家,坚实而宽广的交际网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可能超过了财富和社会地位。即使结婚,如果家庭关系不好,那么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如果关系很好的伴侣离开了自己,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不及时调整和改变,可能永远无法走出来。对于单身人士,虽然没有伴侣和孩子,只要有稳定美好的社会关系,也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这对于年轻人来说问题不大。所以一言以蔽之,不管你现在的婚配状态如何,还是想想谁能和自己一起养老吧(最好不限于伴侣和孩子),这是晚年生活幸福与否的关键。所以一方面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单身社会”,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改变和互联网社交的兴起,的确为单身人士提供了更友好的环境。

《都是大角色》

郭宝昌/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7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作者郭宝昌的身世传奇,自幼被卖进同仁堂乐家,从幼失怙恃的孤儿突然成了豪门少爷。在等级森严、讲究出身的大宅门里,养子难免在正牌少爷小姐面前低人一等,而他的养母又地位崇高,一度是大宅门的掌权人,这种矛盾使他与宅门深院里的种种奇观贴近又疏离,看到了许多别人难以看见的人和事。

1953年大宅门解体,各房头各奔东西,分家产一地鸡毛。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他成了“反动学生”“反革命”,历经风雨,后来又成为编剧和导演,把家族故事拍成了电视剧《大宅门》。这部经典电视剧片头的最后一幅衬底,画着一个人跪在大宅门前请罪,他说那是他在向母亲认罪,因母亲忌讳他写自己的故事,可他终究无法收手。

奇观确实不少。家里的小姐追星梅兰芳,那阵仗现在的饭圈女孩看了也要喊一声祖奶奶——抱个首饰匣子坐在第一排,边哭边喊边把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使劲往戏台上扔,最后和梅兰芳的照片(!)盛大结婚,终身没有再嫁。几十年后为了争夺这位小姐的遗产,各房老少又使出浑身解数,最后没争到的进了精神病院,争到了的因为刺激太大得了“羊角风”,不到一年竟撒手人寰,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分家产分了三天三夜,字画分等级摆得铺天盖地,齐白石、陈半丁的画都排不上号,没人要。八十年代家族成员又争遗产打官司,惊动了人大法律系的学生停课半天去旁听。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但我觉得作者写得最动人的还是这豪门里的底层:花匠钱二爷是半残疾人,“弱中之弱者”,相貌奇丑;门房的郑老屁是灾荒中投奔来的乡下人,有个不大文雅的名字,吃相总好像是逃荒的。可这些勤俭忠厚、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活得真切有温度,有情有义,栩栩如生。郭宝昌说,这世上多是小人物,不太起眼,没什么丰功伟绩,像叶子。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就是叶子,多气派!小人物也能是大角色。

《大宅门》剧本第一次送审没通过,七十多个角色,看得审核的人不耐烦,要删去一半。我想,在《都是大角色》里,也许是有幸看着了一些被删去的“大角色”。

《浮生:水上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贺喜、科大卫/主编,中西书局,2021年6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2016年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书,但因为对贺喜、科大卫老师的研究有过一些了解,特邀当时正在港中文访学的刘诗古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一场访谈(文章发布于私家历史栏目,此次又作为“代结语”收入本书中)。在那篇长访谈中,诗古是可以与两位老师对话的,他有学术基础,也有相关的田野经验,他研究的鄱阳湖也是贺喜、科大卫老师跑过的田野现场,他们谈疍民谈宗族谈仪式谈族谱,讲“水上人”的身份分歧,与“陆上人”的区分,讲水上的“边界”……或许是我长于大西北移民城市实在离“水”太远,毫无相关生活经验,读书时对“水上人”相关研究的一点了解还多停留于“华南的”“南方的”“过去的”这样的固有印象中,以至于在编辑这篇长访谈的时候,依然是一种“旁观者”的阅读心态。此次中文版出版,特别拿来一读,一个原因是,我的先生就长于微山湖边,爷爷一辈即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岸的“水上人”,近年闲聊时他讲起小时候听爷爷讲起的故事,我才感觉到这个课题似乎没那么遥远而陌生。

本书中就有收录一篇关于微山湖渔民宗族、信仰的田野研究,我们特别认真读过,想要追寻祖辈的一点点生活痕迹,遗憾的是,作为“上岸”亲历者的爷爷已不在世,而后的人们生活又多有变化,如今想要寻证些什么,非得更要下番功夫才有可能……“浮生”,中文版这一标题确是精妙,或许曾经猫在船里的,活在山里的人们,又或是处于其他边缘角落的芸芸众生可算是没有“历史”的人,也许更多的后辈对“寻根”既无自觉意识也不执着于此,但有人找寻这些没有“历史”的人的历史,本身亦可告慰浮生了。

《黑夜的理性:埃德加·爱伦·坡与美国科学的形成》

【美】约翰·特里西/著,Farrar, Strauss, Giroux,2021年6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爱伦·坡(1809-1849)是哥特小说和悬疑惊悚小说的大师,是伟大的诗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然而这些只是他的身后之名,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波德莱尔对于他的推崇。在约翰·特里西最新出版的坡的传记里,这位曾就读于美国内战前最好的科学院校——西点军校的年轻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身份:拥有宏大科学抱负的科学作家。在1830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即将抵达尽头,科学与探险故事的杂糅(作为十八世纪的抒情诗和十九世纪的小说之间的过渡)是其时阅读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类,爱伦·坡的许多创作既受到现实中的探险者的启发,也会反过来影响当时的新闻报道——尽管这类报道事后往往被证明是一场骗局。有时坡刻意不在他书的扉页上署名,以便误导读者把他的书视为非虚构。坡认为他最重要的杰作是他最后一本书《我发现了:一部散文诗》(Eureka),其中充满着幻想性的宇宙理论,是他通过整体主义的科学来抵抗专业化的最终努力。他把这本书献给所有梦想家,并认为他在写完之后就“必须死去”。与爱伦·坡同时代的记者说:“坡先生不仅是科学人——不仅是诗人——不仅是文人。他是这一切的总和,又或许,他是更多的什么。”

《花甲录》

【日】内山完造/著 刘柠/译,九州出版社·理想国,2021年1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几天前,看到《光明日报》刊出报道《有“鲁迅的会客厅”之称的内山书店7月10日回归,落户天津》,想起之前去东京,特意跑到神保町的内山书店,大发思古之幽情,末了因为急着去吃咖喱饭,把刚在店里买的一本关于上海虹口的书籍(是不是很有纪念意义?)给落下了。

手头恰好在读刘柠老师所译内山完造回忆录《花甲录》。估计不少人都是冲着鲁迅去的,因为之前读过内山写的《我的朋友鲁迅》,我对这方面内容的兴趣倒不是特别的大,更感兴趣的是内山与中国名流人物的交往。除了鲁迅而外,内山自己也说,“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者中的李大钊、陈独秀,都是书店的顾客”,郭沫若甚至于1927年时带着一位身穿军装的安徽女郎在内山家中住了十来天,这位女郎的母亲为了寻找女儿,一路追到上海,而郭沫若的日本籍夫人安娜(佐藤富子)也在内山家附近租了间房子,住了下来……

内山完造本是一名卖眼药的游商,书店起初是内山夫人内山美喜(原名井上美喜)的副业,等到内山接手之后,才把书店经营成上海最著名的文人书店和日本在海外最大的书店。书中记载的内山如何操持书店事务的细节也颇有意思。读罢让人不禁感叹:内山书店成为传奇,决非偶然,也恐怕只有内山这样的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事业。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于赓哲/著,中华书局,2021年4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至今仍未结束,也许我们要学会长期跟病毒共存。这时候,读于赓哲教授的新书《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更能感受到包括瘟疫在内的疾病给人带来的恐惧、无助、荒芜,当然也有历史上人们应对疾病所做的努力。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并不是医学史或疾病史,而是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蛊毒与瘴气……

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瘟疫以及应对瘟疫的办法。这大概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只是历史很残忍。比如,建安七子中至少有四人直接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作者认为是鼠疫),作者同时介绍,1234年金为蒙古所灭,汴京大疫堪称压倒金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崇祯爆发的肺鼠疫与其它因素一起,铸成了明末的死局;清代最著名的两个天花患者是顺治和康熙,顺治死于此病,而曾出过天花的康熙在能继位的皇子中胜出……至于应对的办法,则比较单薄和无奈,除了隔离与自我隔离,能做的并不多。

不过,作者在访谈中也指出:在中国的叙事体系里,瘟疫和其它的旱灾水灾等混在一起,其实都是为了阐明天人感应的合理性。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的历史记忆中很少单独把瘟疫拿出来,进行痛苦的咀嚼。西方的黑死病对他们来说既是灾难,也是新生的机会。而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关于瘟疫,一言以蔽之,是众多灾难中的一环,很少单独唠叨这件事。

虽然饱受各种疾病的困扰,但似乎不妨碍我们对古代名医神乎其技的故事津津乐道,作者专门对华佗的传说进行了考辨,认为华佗给曹操实行开颅术、为关羽刮骨疗毒,都是演绎出来的,但倾向于相信华佗时代以及华佗之前有过大型外科手术。(243页)然而,华佗的外科手术经历里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古人曾拒绝承认华佗外科术的存在,认为不过是妄诞传闻;但在近代西医外科手术进入后,部分国人又开始为华佗塑造“外科鼻祖”之形象。“这等于是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建立在西学话语权基础上的民族自信重建。”(266页)

作者在书中还涉及了很多人们好奇却不甚了了的古代医疗、疾病的状况,在我看来,这固然增加了很多新奇有意思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古人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围绕着生命的那些思考,现代医学当然远远地超过了古代医学,只是对于生命本身的理解,我们恐怕没有太多的进步。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意】卡洛·金茨堡/著 鲁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21年7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这本书自然用不着我“推荐”,出版至今已有二十多种译本,未有中文版而早已在中文学界声名远播,是微观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中译本迟到多年,当然不是因为没有人想这样做,据说早有著名的译丛计划翻译引进这本书,但因为坚持要从意大利文原文翻译,条件又不成熟,最后没有做成。这次的中译本译自英文版,英文译者是作者颇为信任的约翰·泰代斯基和安妮·泰代斯基夫妇。中文译者说她在翻译时文字风格借鉴了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和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倒是很适合这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简而言之,一个籍籍无名又有点神神叨叨的16世纪意大利磨坊主,竟然有自己的一套宇宙起源论(“奶酪与蛆虫”),他带着沉静的自信向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官们解释自己的理论,而后者对他深深感到惊异和好奇,对他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审讯。这些审讯材料后来被历史学家卡洛·金茨堡偶然注意到,通过它们重建人物的心灵史。1970年代出版之时,它在史学史和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但今天的读者仍然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卡洛·金茨堡说,它是一个故事,也是一部历史著作,它既写给普通读者,也写给专业人士。时隔45年之后,中文读者终于可以一睹它的尊容了。

《派对恐惧症》

【美】卡门·玛丽亚·马查多/著 叶佳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1年5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任何人或事物都可能在外面那片黑暗中徘徊,我想。比如一名有着钩子手的男人;一名永远重复同样行程,如同幽灵一样想搭便车的旅人;一名因为孩童吟唱儿歌,被从镜中休憩状态召唤出来的老妇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故事——应该说,大家都不认识他们,却都说过这些故事——但也没人真正相信这些故事。”(《为丈夫缝的那一针》)

作为一个男性读者,我很难准确描述出阅读《派对恐惧症》中“为丈夫缝的那一针”这一节的感受。我所能体会到的,是恐惧、羞愧以及强烈的无力和被掌控感。当丈夫试图掌握妻子的一切秘密,以自己的意志为妻子做出决定时,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女性“自我”的逝去。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两性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情绪,丈夫是否真的聆听了妻子的声音?妻子儿时看到的一切究竟是否存在?甚至“为丈夫缝的那一针”这个故事本身,都可能成为他人“听说过,但不会当真”的存在。

《碎片》

【日】青山七惠/著 竺家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本书中译本是十年前出版的。几年前买过一本旧书,结果最终还是在手机上读完的。在英语中,常把看电影和读小说讲成是一种逃避(escape),那么青山七惠的小说其实并不特别适合“逃避”。这本《碎片》里有三个短篇,太平淡了,几乎没有任何故事性。不过还是一口气读完了,也算完美逃避了炎热一夏日。第一篇《碎片》让人感受到,即便是至亲,有时候也有一种无法拉近的绝望疏离感:“我想起了以前还住在家里时,爸爸留给我的一些零碎的印象。比如饭后杯盘狼藉的餐桌啦,凉台上那把椅垫绽开口子的椅子啦,放在楼梯下面的杂物架啦,与这些物件融为一体的、其本身也同样是其中一道风景的爸爸。还有总是穿着一身也不知道到底有几种式样的灰色西服,早上八点准时离开家门,融入奔向车站的人流之中的爸爸。”与大部分女孩儿不同,小说里的女主人公不喜欢爸爸的性格,所以找了一个同父亲性格完全相反的男友。

第二篇《榉树的房间》,描绘了一个被前女友小麦抛弃的男孩子的心理,细腻得有点像女孩子。大概爱而不得,男人内心中也会千转百回:“我并非对她还有什么留恋。一想到那个房间里住着小麦时的痛,就如同想到灵巧地摆脱了脖子上的环套、自己走失的宠物狗挨雨淋的情景时的痛是一个性质的。若是想象成它在蓝天下摇晃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嬉戏的话,反倒会感到气恼的。”

第三篇《山猫》,表面上是讲接待一位不熟悉的表妹,其实或许是一对新婚夫妻在演练未来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

后两篇作为短篇小说,节奏把握得不错。第一篇《碎片》,让人觉得有点纠结凌乱。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邱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杜凤治,生于1814年,浙江绍兴人,1866-1880年在广东任州县官。宦粤期间,他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了考试、催征、缉捕等公务详情,还有大量官员任免、官场内幕、中外交涉、风土人情、物产物价、奇闻逸事等内容。杜凤治日记现存40册、共三四百万字,藏于中山大学,可谓一部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邱捷教授积20年之功,阅读、点注这部日记。他随手摘录有趣片段,参考其他文献对日记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就有了这本近40万字的著作。《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非常好读,作者没有简单摘录日记,而是以历史学家的视角整合相关内容,介绍时代背景,让读者既有杜凤治第一视角的鲜活,又有作者第三视角的冷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晚清史佳作。

《未知的湖》

【法】让-伊夫·塔迪耶/著 田庆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未知的湖”来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最后一卷:“……这种美妙的语言与我们通常讲的语言有很大区别:激动致使我们本来想表达的意思发生偏差,一个完全不同的句子在原来的位置上脱颖而出,它来自一个神秘之湖,那里生长着一些与思想毫无关系的语汇,而思想却因此得以彰显。”

作者选撷的普鲁斯特的这段话中的神秘之湖,似乎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作为同时代人,普鲁斯特与弗洛伊德好像并没有交集,然而有关于潜意识这一未知的湖的观察,似乎能成为他们俩之间的秘密。

作者从梦、记忆、爱情、风趣与幽默等诸多角度考察了普鲁斯特与弗洛伊德有关于潜意识的认识,如有关幽默与风趣的,节选如下:

“于是,他(普鲁斯特)提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释。在幽默中,自我拒绝任人宰割:来自外部世界的创伤触及不到他,而且甚至是快乐的源泉:这就是快乐原则的胜利。超我,父母权威的继承者,把自我当孩子对待。童年的自我为虚幻的不幸遭遇所困扰,安慰他的是由超我所代表的父权。在幽默的姿态下,被放大的超我使自我显得非常渺小,使自我的利益或烦恼显得微不足道。重要的不是开什么样的玩笑,而是‘幽默所付诸实施的意图’。幽默意味着:‘瞧,这就是那个看上去如此危险的世界。其实不过是一场儿童游戏,只配开开玩笑而已!’”

《新乌合之众》

【法】迈赫迪·穆萨伊德/著 刘耘/译,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1年6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群体心理学入门书,作者迈赫迪·穆萨伊德通过自己从入行到博士毕业进入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求学工作经历,介绍了大众研究(对,穆萨伊德将他的研究称为“大众研究”或者“大众学”)领域的一些课题和方向。具体有哪些呢?比如他刚入行时研究的两个行人相向而行会如何避让而避免撞上,乃至马路上两股相对而行的人流如何避让,以及两点之间的捷径是如何产生的,等等。这些都是很日常细小的问题,看似不需要研究我们也能得出答案,或者说很困惑研究的意义何在。紧接着,迈赫迪·穆萨伊德开始告诉你,在人群踩踏,火灾、恐怖袭击等危险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人际交往,社交网络等等情形中的大众行为或者说群体心理的研究。为什么单个人见义勇为的可能性更高,而一群人面对歹徒行凶时却显得很冷漠?疫情是怎么传播的?疫情期间的谣言又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谣言比疫情传播得更快?互联网上的“病毒式营销”是如何做到的?网络评分体系到底有没有用?这些就跟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了,研究结果也颇具指导意义。比如,迈赫迪·穆萨伊德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当你在一群意见相近的人中散布一个与他们原有看法相左的信息,本意是想改变这群人的看法,可是这个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快就会走样,变成与他们最初的意见一致的看法,也就是说,你不仅不能改变他们的主意,反而会让他们更坚信自己原来的立场,变得更顽固。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说服一群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人呢?书里写道:“在这方面,独裁者们有一个方法十分奏效:禁止交流争议话题。因为没有互动,自然就没有观点的放大。”

迈赫迪·穆萨伊德的行文非常幽默,在一些枯燥的实验、分析中也能找到有趣的点来吸引人读下去,去关注大众研究。比如他在拿破仑曾经向他的子民挥手致意、戴高乐也曾现身的市政厅广场最高处架上摄像机观察人群时,油然而生一种豪迈感;(透过纸张你都能感受到!)迈赫迪·穆萨伊德博士论文答辩时,面对评委的枪林弹雨,一旁观摩的老母亲“急得差点冲上讲台,拿她的手提包抡评委几下。‘不许你们这么为难我儿子’”;(太有画面感了!)在以巴甫洛夫实验法研究“领头羊”对羊群行动影响的实验中,“不瞒你说,当时迷住我的主要不是羊,而是它们身边的那位‘牧羊女’。10年之后,她成了我生活里的另一半,我两个孩子的母亲”。(这,十分的法国!)

《支配与抵抗艺术:潜隐剧本》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 王佳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2021年4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对于这本书的内容,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有很精确简洁的概括:“通过考察世界各地文学、历史学、政治文化中的实例,著名政治学、人类学者詹姆斯·C.斯科特深入探讨了支配者与从属群体的公开剧本及潜隐剧本之间的联系、区别和界限。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有权者与无权者会心照不宣地在公开互动中合作共谋,这使得公开剧本往往带有程式化和仪式化的色彩。相对地,任何从属群体都会在其苦难之中创造出特定的潜隐剧本,这些发生在后台的话语、姿态与实践代表着他们对支配者的某种权力批判。与此同时,有权者亦会发展出他们的潜隐剧本,即那些使其统治得以维系但又不能公开承认的措施和观点。”

按照现在流行的热词,大概是说,无论支配者还是从属者,都是戏精,只是前者用的是“公开剧本”,后者用的是“潜隐剧本”。作者认为潜隐剧本有三大特征:第一,潜隐剧本往往是针对某个特定社会场所和某种特定类型的行动者的……第二,它并不限于言语行动,还包括全部范围内的各种实践;这是潜隐剧本最为重要的方面,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公开剧本与潜隐剧本之间的界限并非是一堵实体性的墙壁,而必然是支配者与从属者之间的持续斗争地带。”(23页)只是,剧本终究是剧本,口水终究是口水,这种持续斗争更多地像隔山打牛,只是比划一下甚至在心里比划一下。如果没有特别的契机,恐怕始终停留在演戏阶段。所以,作者认为:很多甚至绝大多数潜隐剧本都始终保持在潜隐状态:避免公开表达,从不“付诸行动”。(26页)然而,书中最后一章的题目是:“权力的纵情狂欢:潜隐剧本的首次公开宣告”。也许作者最终还是不完全悲观。作者长期研究东南亚乡村社会,本书又偏于理论辨析,所以作为中国读者,我更想再去读已故历史学家高王凌先生的某部著作,也许会有更多的触动。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 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推荐人:伍勤

推荐语:

《觉醒年代》的热播,不经意间展现出一段中国革命中鲜被提及的无政府主义思潮,陈延年等人对克鲁泡特金《互助社》的痴迷,吴稚晖的无政府主义者和国民党人的双重身份,引发了我很大的探究兴致。于是,我找出了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一书,这本书循着晚清至民国、新文化运动以及国共合作与分裂的线索,探究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萌芽、兴盛与衰落。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创始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都经历过一个无政府主义阶段,无政府主义在马列主义兴盛前曾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思潮。而在国、共之间,“安布(安那其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合作” 与分裂的历史、“安国(安那其主义与国民党)合作”与分裂的历史,无政府主义夹在另两种势力间“左右逢源”而又腹背受敌的处境,都耐人寻味。

德里克还提及了中国1980年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回归,以前只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官方对“文革”的否定,出现过西方现代理论、寻根热等思潮,却不知道也曾经出现过一波无政府主义热潮。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那波热潮的两个动因。其中一个是肯定性的,即左翼探寻民主社会主义之可能性,而第二个则是否定性的,在今天的语境中看来也更加陌生——因为无政府主义在1980年代的语境中,被一些人诠释为“以‘文革’为最终表现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被歪曲的结果”。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张亮亮